吴克利著的《审讯心理学(第3版)》从实战的需要出发,全面科学地总结了犯罪嫌疑人抗审的原因,犯罪嫌疑人供述认罪的基本特点以及审讯犯罪嫌疑人的六大基本规律。该书从心理学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论述了犯罪嫌疑人从对抗审讯到交代犯罪事实的全部过程的审讯方法,并且以科学的方法论,提出了实战性的审讯技巧,对于从事侦查审讯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的同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保生主编的《证据法学(第3版)》以阐述我国证据法为主,同时适当介绍国外及其他地区证据法的规定,使读者扩大证据法的视野,了解世界范围内证据法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趋势,具体涉及以下内容:证据法学概述、外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证据概述、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证据的分类、证明概述、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推定、证据的收集与保全、证据的审查判断、法院对证据和案情的认定、证据规则等。
《刑法学》由张明楷主编
《痕迹检验技术实训教程》是为配合《痕迹检验》教材而编写的。本教材秉承“面向实战,贴近实际,务求实用”的理念,重点突出技能训练。教材选取贴近实战又便于学员学习的内容,注重与理论教材内容的衔接。本教程主要介绍手印、足迹、枪弹痕迹以及工具等痕迹检验技术,共有22个实训项目,基本涵盖了实务部门常用的痕迹检验技术,每一实训项目都介绍了实训教学目标、实训内容、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等,本教材使用了大量的图片,以收到析疑解难、易于操作之效,可称本教材的一个特色亮点。
根据新时期的要求,第四版的修订进一步优化结构,除了内容上的修改完善,理论体系、框架结构基本保持了第三版的原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教程的特色之一国有经济参与法律制度一编的设置,与我国国有企业与国资管理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非常贴切,有关内容对于指导国有企业规范管理、国有资产有效监管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本教程的特色之二为市场运行监管法律制度一编的设置,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越来越彰显市场监管的重要作用,有关内容对于规范政府及中介机构的监管行为、建立市场交易秩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警察实战技战术》立足新形势下警察执法对警务技战术的实际需求,坚持紧跟实际、贴近实战、注重实效的指导思想,突破一般警务技战术实训教材就“战术讲战术”的思维和框架,将依法施策、遵循程序,充分估势、防控为先,合理应对、尊重民情、随情处变、力保安全的基本原则和合法、合理、有效、实用的执法要求贯穿其中,以警务任务中的法律依据、有效技能、处置程序为主要内容,深入阐述了警察任务处置的法律依据和程序要求,‘强化了严格依法执行警务和执法安全、执法规范的意识。 《警察实战技战术》着眼警察任务处置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以岗位执法实战能力培养为主线,对繁杂的技能、战术进行整合,对陈旧的理念、思路进行创新,以实战情境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将实战训练与实战应用结合起来,对警
本书不仅对不同国家的具体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进行比较,而且对其制度演进和法理理论进行比较,创建了保障性住房的法理理论。这为本书在方法创新和内容上的独特性提供了保障。本书内容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在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的法理理论构建方面,二是在具体的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比较方面。本书对完善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犯罪治理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共性议题。伴随数字技术全覆盖适用,近二十年国内外城市犯罪治理发生重大变化,包括犯罪风险分析、热点探测、防控布局优化、预警预测等方面,国内外不断转型升级。然而在多年升级中,我国特大城市犯罪治理信息化发展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方面,犯罪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刚发展起步, 数字技术 犯罪治理 的模式未全面形成,其体系有待探索;另一方面,国内对特大城市空间、人口、社会结构及管理者法治思维等要素研究不透彻,导致犯罪治理实效未达到预期。信息化条件下特大城市的犯罪治理需要保持权力的理性,维持技术与权力的平衡,本书试图从这一方面提供一些思考。
李伟斌律师行著的《跨境商事争议解决法律实务研析》是香港李伟斌律师行所著,由一些从事两地法律事务并对两地的制度和法律有相当认识和丰富经验的人士和学者,就一些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供宝贵意见和解决方向。当中涉及内地与香港跨境民商事诉讼及仲裁,司法管辖权的争议、所应采用的法律、所采取的程序等重要问题。这些文章从务实的角度去找出问题所在,加以详细分析,无论是解释或应用法律原则和有关案例,均有独特的见解。本书不单对需要就这些问题多些认识和了解的人有很大帮助,同时还为将来解决问题提供不少启示。
数字革命重塑了生产、消费和分配方式,它为经济社会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引发巨大担忧。数字市场中的法律问题是全球性现象,但不同国家的应对策略不尽相同。本书概述了欧盟的数字市场规制模式,主要阐述数字革命给欧盟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带来的挑战,以及面对此种挑战,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应当提出何种有效、公平的规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数字市场和数字权利的演变,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逐步塑造了数字市场,数字市场需要多样化的数字公共政策,因此,欧盟创建数字单一市场,推出诸如《地理封锁条例》《内容可携带条例》等跨境数字政策,并考虑建立数字权利体系的可能性。本书第二部分阐述了监管科技巨头对市场和社会的影响。如今,主要的数字玩家限于少数几个大型全球平台,而竞争执法已成为公权力介入数字市场的先
本书是张明楷教授风格鲜明、独步学林的代表作。无论是理论体系的构建,抑或分析问题的逻辑,都带有强烈的法益保护思想和浓厚的大陆刑法理论的气息。 作者抉微发隐、深考精思,一以贯之地以刑法解释学为本体,发掘成文法的真实含义和内在理念。第六版仍然坚持在遵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的解释,在违法性方面采取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在责任领域采取以心理责任论为前提的规范责任论,在刑罚论领域采取以责任刑预防刑的并合刑论。 第六版再次扩容近六十万字,不仅增加了《刑法修正案(十)》《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相关内容以及2016年7月以后公布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还在以下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增删与修改:第一,在刑法基础论方面,对刑法的修改、刑法的基本原则与溯及力等问题增加了相关内容;第二,在犯罪论方
本书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为契机,综合运用理论演绎与实证分析、规范解读和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聚焦平台经济时代公众个人信息权利的确立和实现,剖析网络平台相关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探究大型网络平台个人信息保护特别义务及其适用路径,依据科学构建的指标体系对大型网络平台履行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进行测评考察,探讨合规科技在助力企业个人信息保护责任落实的情况,展望平台经济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平衡之道,以期在保障个人信息权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信息数据蕴含的潜力动能,推动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流通法制论坛》一书是基于北京物资学院与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共同主办召开的中国经济法-流通法制年会,出席会议的嘉宾主题发言专家演讲等的观点综述及参会学者发表的论文集合的研究成果,是紧密围绕着每一年流通法制论坛年会主题,集中阐述当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