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党建创新样本》系统总结了兰州石化60年来党建工作的实践做法、典型经验及取得的成效。《国企党建创新样本》分《举措》《标准》《机制》《考核》4个篇目共计14章,涵盖了兰州石化党建创新实践的制度、规范、措施、案例等方方面面,内容新颖、数据翔实、案例丰富。为增强图书的吸引力和可读性,兰州石化党委在篇章编写中专门选取了大量基层党组织工作案例,使内容更加务实、实践更加生动、案例更加鲜活。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是基于深化理论研究和推动网络社会治理实践的需要,也是基于网络化生存方式下人的全面发展的诉求。本书主要研究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基础、思想资源、内涵、特征、结构、功能、生成机制、矛盾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程、经验和域外借鉴、现实境遇、未来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探讨,具体回答了新时代如何推进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正向发展、如何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等现实问题。
《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立足政治学理论,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分析和研究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讨论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二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国家的基本战略,三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建设和发展的方略。《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国家建设的内在原理。
作者张正耀,自2014年至2016年担任安徽省委第七巡视组组长。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网对第七巡视组的工作都进行过专门报道。本书收录的是他在此期间从事巡视工作的实践感悟与思考。在书中,作者对巡视工作、巡察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省委巡视工作如何开展;怎样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巡视巡察结束后,如何启动问责程序等,都进行了深刻思考和实践探索。本书记录的是挺纪反腐的生动实践,展现的是巡视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可资为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巡视巡察的有益启迪。
作者根据党中央2003年颁布的《党纪处分条例》和2015年、2018年修订的条例及读者意见和建议,对本书第九版进行了修订。全书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对《党纪处分条例》总则作了系统介绍,着重阐述了党的纪律处分及定性和量纪的基本理论;分论对《党纪处分条例》分则规定的六大纪律一百多种违纪行为逐一地从概念、构成要件、认定界限以及处分的适用等四个方面作了具体、深入的阐述。本书作为纪律审查业务指导用书,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操作性,长销20年,在纪检监察系统广受欢迎,是纪检监察干部的好帮手。
本书从文本的视角研究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文本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的语境中,将语言文字等各种符号根据规则而构成的蕴含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符号系统,展现思想政治教育文本更为丰富多样的一面。同时,突破现有的静态描述研究,通过运用较为丰富的材料深入探究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语境和目标、文本形态、文本生产、文本要素、文本传播等实践过程,为优化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文本提供经验和建议。
本书为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农村基层党建研究团队带领的学生开展相关调查的调研成果,同样立足“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开展相关研究。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三农”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农村工作,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才会有坚实基础,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才会有可靠保障。本书对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四百余村进行了“农村基层党建现状”调研活动,发放问卷七千余份,针对当前中国农村基层党建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党组织自身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及与精准扶贫、靠前书记政策、村社共建、精神文化等问题展开调研,结合社会发展中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从事建党、建军和建政革命实践,留下了无数宝贵革命遗产和思想财富,古田会议精神就是其中光辉、珍贵的一笔。这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不仅照耀了中国革命艰巨辉煌的来时路,而且还将辉映我们未来的伟大征程。
《中国共产党妇女工作史(1949-1978)》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工作的历史考察与历史经验研究”成果之二,依照中共历史的经典分期,研究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历史轨迹和历史经验。与以往研究相比,《中国共产党妇女工作史(1949-1978)》着力发掘运用包括中共妇运文件、全国妇联部门档案、妇女(联)史志、妇女工作者口述访谈、妇女报刊在内的丰富史料,从“中国共产党部门工作史”的新视角,全面、系统、深入地展现了此一时期中共妇女工作的历史形貌,揭示了学界过去语焉不详的当代中国妇女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增进了对毛泽东时代中国妇女运动的进程与走向的理解。
作者根据党中央2003年颁布的《党纪处分条例》和2015年、2018年修订的条例及读者意见和建议,对本书第九版进行了修订。全书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对《党纪处分条例》总则作了系统介绍,着重阐述了党的纪律处分及定性和量纪的基本理论;分论对《党纪处分条例》分则规定的六大纪律一百多种违纪行为逐一地从概念、构成要件、认定界限以及处分的适用等四个方面作了具体、深入的阐述。本书作为纪律审查业务指导用书,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操作性,长销20年,在纪检监察系统广受欢迎,是纪检监察干部的好帮手。
屈原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热爱祖国、亲民爱民、保持节操、砥砺品性、以物言志等具体层面,其中,爱国主义是屈原精神的核心。众多专家学者从“屈原出生寻踪、屈原资源发掘、屈原精神传承”三方面论述屈原精神的来源和去路,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缜密的逻辑论证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既正本清源,又开拓创新。对于在新时代弘扬和传承屈原精神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华屈原文化展现出魅力和时代风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选题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为历史线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法为根本方法,探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造就青年干部的主要思想与实践;分析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世纪新阶段,党培养造就青年干部面临的世情、国情与党情,分析青年自身状况对党培养造就青年干部的影响;展望未来,就中国共产党如何提升青年干部的素养和能力,完善培养造就青年干部的体制机制等提出策略建议,同时,以世界眼光、靠前视野研究和分析外国政党培养造就青年干部的做法和经验,以资借鉴。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是基于深化理论研究和推动网络社会治理实践的需要,也是基于网络化生存方式下人的全面发展的诉求。本书主要研究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基础、思想资源、内涵、特征、结构、功能、生成机制、矛盾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程、经验和域外借鉴、现实境遇、未来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探讨,具体回答了新时代如何推进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正向发展、如何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等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