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披露了1919年至1927年间中国国民党与苏联、共产国际关系中许多鲜为人知的重大史实。俄国共产国际同孙中山进行联系的目的是什么? 1922年盛夏孙中山从永丰舰上向共产国际传达了什么重要信息?上海莫里哀路29号发生了些什么故事?中国个体验共产主义的张继何以成为 国民党右派 ?斯大林、共产国际冠以 左派 的蒋介石、胡汉民、邵力子、汪精卫,何以光环掉落,全部反苏反共?邵力子何以退回斯大林赠送给蒋介石的照片?孙文越飞联合声明的台前幕后还有什么新的亮点?中德俄联盟何以终落空? 红色将军 冯玉祥为什么后摆脱共产国际?斯大林自认中国形势让他糊涂了,可陈独秀成了右倾机会主义者,宋庆龄等酝酿组建第三党等等,相信这些会引起读者的浓厚兴趣。
《共产党宣言:多语种纪念版》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纲领性文献。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次再版的《共产党宣言》以2009年出版的中央编译出版局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译本为基础,其内容包括《共产党宣言》正文以及作者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七篇序言,此外收入了该书初期的德文本影印版,具有代表性的俄文本影印版、英文本影印版,以及我国著名国画大师蒋兆和创作的马克思画像和恩格斯画像。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建设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领导中国人民执掌政权、领导和管理国家的伟大尝试。在中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发展乃至转型的整个过程中,共产国际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与此同时,这个过程本身又是曲折起伏的。本书稿共分六个章节,全书以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为基础,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将共产国际指导和参与中国苏维埃政权建设所经历的复杂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苏维埃政权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放到当时大的历史背景中,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历史考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执政党建设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关系机理为重要切口,围绕 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进行布局谋篇,彰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基础工程,聚焦新时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重大问题,呈现体系化研究与学理化阐释相统一的鲜明特色。
德国人进攻斯大林格勒,*初的目的是为了掩护德军侧翼,但面对斯大林 不许后退一步 的命令,这场进攻戏剧性地陷入停滞。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城内的顽强防御引发了一场巷战,德军对此毫无准备,结果丧失了他们特有的机动性、压倒性炮火和空中支援,并导致了*终的崩溃。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二部:决战》一书延续了戴维 格兰茨、乔纳森 豪斯对东线这场*代表性的战役和希特勒*次重大战略挫败的全新的出色描述。 斯大林格勒战役三部曲 的*部叙述的是德国军队进抵斯大林格勒城下,而本部的重点则是导致这座城市沦为废墟的激烈战斗。 过去对这场战役的叙述依靠的是苏联方面的军事回忆录,由于相关错误和保密原因,这些著作不甚准确。而格兰茨和豪斯研究了过去从未有人使用过的资料,包括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的档案和苏联第62集团军、德国第6集团军
《共产党宣言》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次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以2009年出版的中央编译出版局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译本为基础,其内容包括《共产党宣言》正文以及作者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七篇序言,此外收入了该书最早的德文本影印版,中文版本图录、德文版本图录、手稿以及我国著名国画大师蒋兆和创作的马克思画像和恩格斯画像等。这是国内第一次将《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相关外文版的图片全面地公开呈现出来,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共产党宣言》在世界的传播。
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国家共产党在政党政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新探索、取得了新经验。本书共分为11章,既有对非洲国家共产党发展脉络的整体性描述,也有对8个非洲国家共产党实践经验的个案分析,同时还总结了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对国际形势的认知特征。此外,本书从学理意义上辨析了海外学界对 非洲社会主义 的概念界定。本书对非洲地区政党政治研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且进一步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相关研究。
本书为《共产党宣言》 1848年德文版、1882年俄文版、1888年英文版和1946年日文版的影印版,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所收版本均为《共产党宣言》出版*经典的版本,可作为研究《共产党宣言》的珍贵文献资料,又是极具收藏价值的经典版本。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将历史、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从大量具体而感性的资料中梳理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变革和探索的脉络,进而作出抽象的理论分析。本书的显著特点是将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变革和探索置于所在国家具体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状况中,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阐释,探寻其变革和探索的社会根源,揭示其变革和探索的成败得失及其发展趋势。
《国际共运史与社会主义研究辑刊》是由山东省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研究基地、山东省中外社会主义比较研究基地、聊城大学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辑刊,主要栏目有:国际共运史与国外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中国政治、学术动态,内容涉及国内外社会主义运动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诸多文章及时捕捉当下的理论及实践热点,展现了一定的研究水平。
本书以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现实为背景,以越南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工具,以越共政党文化建设的举措和进展为研究内容,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的逻辑思路,对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研究。
《国际共运黄皮书》是拟以皮书形式展示的国际共运年度动态发展报告,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搜集相关国家和领域的中英文和其他语种资料进行分析;同时以比较研究的视野,对各国发展动态进行历史纵向和国别横向比较,尤其是注意与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参照;基于跨学科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结合国际关系理论、政治学理论和必要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考察相关国别和地区的社会主义理论、思潮、运动和改革的发展动态。结构内容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栏目:总报告;理论发展篇;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篇;社会主义思潮与运动篇;资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