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今天,法国在这第三个千禧年中能处于何种地位?法国人的思考方式、传统、柯尔贝尔主义和雅各宾主义,以及在拒绝一切具体形式改革的同时,对激进式改革的渴望,难道它们没有导致国家的衰落么?历史塑造了法国人自身的特质和差异之处。在此基础上,本书辨明了导致这快速失败的原因,分析了一个民族的政治和社会心理,描绘了法国人既充满强势又不无弱点的形象。既无奉承,亦无悲观,前国家元首德斯坦分享了其执政的经验所得,旨在以史为鉴、照亮前路。
本书是对2021年度世界政治经济包括重要地区和大国的形势总结分析及对2022年度国际形势的预测。书中总报告对2021年全球形势做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2022年全球重大潜在风险,并对2022年趋势进行展望;分报告分别对亚太、中东、拉美、欧洲、非洲、俄罗斯中亚地区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2021年度的形势做了总结分析,并对2022年度的发展形势做出预测。
本书从英国殖民开始讲起,直到1927年经济危机还没有爆发的美国历史。虽然,不是完整的美国历史,但是,美国之所以成为的样子,该书已经给出了答案。美国何以成为的大国?4个历史事件绝不能忽略。其一,南北战争。它让美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同时战争促进了科技、金融、铁路、通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二,1898年的美西战争,它正式走向了世界性帝国其三,“一战”削弱了英、法两大国的实力,使美国逐渐在自己的“后院”—美洲真正地站住了脚跟。其四,“二战”后,通过美元霸权、经济援助,使其逐渐掌控了西方世界的话语权作者写作此书时,正是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之前,介绍了美国1927年之前的历史。4大关键时期只差一个“二战”。此时的美国已经有了问鼎世界的实力,作者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在思考历史的同时更对未来美国能否负起“领导”
《外宣翻译与国际形象建构》介绍叙事学认为文本建构和形象建构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外宣翻译与国际形象建构》以叙事建构为理论依据,结合翻译学、传播学、修辞学的有关成果,深入系统地分析译者应当如何重新建构外宣文本,以保证赢得目标受众的心理认同。
《“费尔巴哈”章新解》是一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文本解读性著作。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前提、基本观点、历史目的等问题;论证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存在思想的关系,驳斥了学术界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两者之间存在原则差异的观点。
本书栩栩如生地重现了次世界大战的中东,描写奥斯曼帝国在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的角色。中东是地缘政治的关键,奥斯曼帝国得到德国金钱、武器和军事顾问的支持,向英法俄军队开战。土耳其人在加利波利、美索不达米亚和加沙,给协约国以决定性的打击,然而战局逆转。巴格达、耶路撒冷、大马士革相继陷落。战后胜利者瓜分奥斯曼帝国,种下了现代阿拉伯世界永无止境的冲突根源。
无
随着冷战格局中美苏双方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美苏在拉美地区竞争亦十分激烈。古巴革命爆发后,美国担心智利受到“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影响,为了防止在拉美出现“第二个古巴”,加紧了对自己后院的掌控,通过多种隐蔽行动,支持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颠覆了执政不足三年的阿联德民选政府。由此,智利开始了长期的军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