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8日,俄亥俄州西北部伍德县的两万多名村民在一阵机枪扫射及纵火中被逐出家园,理由是某英国公司想在他们的土地上植树造林,再出售木材,于是当地军队出面襄助。令人震惊的是,专司与全球贫穷做斗争的世界银行竟赞助且促成了此次驱赶行动。对于这一骇人听闻的时间,媒体报道寥寥,国际社会也未能给出最后的解决方案,这是为何? 随后,《威权政治》作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伊斯特利解释说,此事其实发生在乌干达的穆本德地区,由此引出本书的核心议题:富人与穷人的权利。这个地理错位的假设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若是发生此事,便会举世瞩目,而乌干达遭遇此事,又有谁知道和关心呢? 穷人的权利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纷争不断的议题,大家普遍认为,经济发展和治国方针只有“专家”才懂。而在《威权政治》一书中,
《俄罗斯三十年(1991~2021)》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专家和学者集体撰写的重要成果。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俄罗斯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逐渐成为一个独特的、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家。本书分为政治、经济和外交三卷,旨在全面探讨俄罗斯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政治、经济、外交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其现状和未来趋势。 政治卷重点回顾了俄罗斯三十年来的政治发展进程,对俄罗斯的议会、政党、司法、联邦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还关注了三十年来俄罗斯精英政治、社会治理和政治思潮变化;经济卷以俄罗斯经济转型为基础,回顾了三十年来俄罗斯经济增长、财政金融、经济结构、经济现代化、社会福利、科教创新的发展历程,对俄罗斯三十年来对外经济关系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进行了探究;外交卷详细介绍了俄罗斯三十年来外交
2010年2月28日,俄亥俄州西北部伍德县的两万多名村民在一阵机枪扫射及纵火中被逐出家园,理由是某英国公司想在他们的土地上植树造林,再出售木材,于是当地军队出面襄助。令人震惊的是,专司与贫穷做斗争的世界银行竟赞助且促成了此次驱赶行动。对于这一骇人听闻的时间,媒体报道寥寥,国际社会也未能给出的解决方案,这是为何? 随后,《威权政治》作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伊斯特利解释说,此事其实发生在乌干达的穆本德地区,由此引出本书的核心议题:富人与穷人的权利。这个地理错位的假设反映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若是发生此事,便会,而乌干达遭遇此事,又有谁知道和关心呢? 穷人的权利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纷争不断的议题,大家普遍认为,经济发展和治国方针只有“专家”才懂。而在《威权政治》一书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支
2018年5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正式生效,这一覆盖整个欧盟地区的数据保护规制,将欧盟的跨境数据流动治理能力提升至一个全新的层级。欧盟有着时间蕞久远、影响蕞广泛、形态蕞复杂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制体系,其数据保护政策不断更新迭代、焕发生机,为全世界范围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提供经验借鉴。本书较为系统地用国际关系学的视角观察跨境数据流动治理,从国际机制的角度出发,以欧盟的相关政策、规制和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跨境数据流动治理过程中数据的“自由流动-规制保护”之间的动态张力平衡机制。
《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一书分三编:编冷战的起源和爆发(1945-1953);第二编冷战的扩展和延续(1954-1969);第三编冷战的转型和终结(1970-1991)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老师们过去多年的教学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在有限的篇幅中描绘了当代国际关系史(1945—2010)的发展脉络,论文都是刊物已经发表过的文章。
本书很早于1997年以《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为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次第二版主要是在《边缘地带发展论》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原书所涉及到的东南亚各国的发展战略以及经验数据截止于1997年,所以,这次第二版主要是对1997年以来东南亚各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进行分析,并对1997-2017年之间所涉及的经验数据进行整理。本书试图对东南亚地区各国在独立后(1945-1990年)以及冷战结束以来所制定的发展战略进行比较系统的地缘政治经济分析。作者发现,东南亚的发展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边缘地带的发展,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各国所进行的发展战略的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边缘地带的性质。
《文明与帝国:中国与日本遭遇欧洲国际社会》一书主要研究 19 世纪后期中国与日本通过社会化进入欧洲主导的国际秩序这一问题。重点研究了中日与欧洲国际社会互动中的二元模式。通过展现二元互动模式中欧洲国际社会所蕴含的双重标准和中日两国政治精英及知识分子的所想所为,努力突破英国学派既有相关研究的西方中心论叙事模式,展现了中日两国遭遇欧洲国际社会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性和回应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