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5折-7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
    •   ( 0 条评论 )
    • 温骏轩 /2021-01-19/ 中信出版社
    • 这本书以地理环境为基础,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运用简单明确的逻辑,以地缘为角度,以历史为参考,直观展现地缘形势。本书分四章,每章围绕一个地理单元展开,分别为蒙古高原、大中亚、青藏高原,以及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搭配79幅原创地图,论述了深居内陆的蒙古高原,隐藏着哪些影响世界局势的变量?让人眼花缭乱的中亚地区,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中国西部的高原地带,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如何形成未来世界的 新压力源 ?系统解读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过去与未来。

    • ¥39.9 ¥68 折扣:5.9折
    • 演变
    •   ( 323 条评论 )
    • 包刚升 /2024-02-18/ 中信出版社
    • 21世纪1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右翼政治力量崛起、选民政治分歧加大、政党体制稳定性下降等现象。代表性的事件包括: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公投 脱欧 ;2017年,法国极右翼代表人物玛丽娜 勒庞首次进入总统选举的第二轮,德国成立仅5年的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三大党;2021年初,大批支持时任总统特普的示威者冲击美国国会大厦;2023年底,荷兰极右翼政党自由党意外赢得议会选举;等等。作者将西方世界的上述诸种变化统称为 西方政治的新现实 。 这种 新现实 究竟意味着什么,到底由何种因素驱动,又会给西方与整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政治影响?本书就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与此同时,作者也不忘梳理西方学界的现有理论,在观察与分析 西方政治的新现实 基础上,选取了7位代表性西方思想家及其作品,以比较政治学的视角与之

    • ¥48.3 ¥88 折扣:5.5折
    • 中美相遇 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还原教科书之外的历史细节 颠覆对中美两国的传统认知 世界历史书籍当当自营
    •   ( 0 条评论 )
    • 王元崇 /2021-01-01/ 文汇出版社
    • 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国;一百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 中美两国并不接壤,但自1784年以来却从未分开。从东印度公司贩茶至美,到广州民妇命丧珠江,从蒲安臣使团到幼童留美,从美国的排华法案到慈禧的“外交”,历史学家王元崇全面分析清美贸易、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往与互动,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细节,在“天朝”与“外夷”、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之中,解读进步与保守、开放与封闭的复杂博弈,还原中国走向近代化与

    • ¥44 ¥79 折扣:5.6折
    • 五角大楼之脑:DARPA不为人知的秘密
    •   ( 0 条评论 )
    • (美) 安妮·雅各布森 /2017-04-20/ 中信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世界*神秘和*前沿的机构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书。通过历史历史梳理与阐述,揭示了美国与人类社会军事科技发展史的故事,揭示了武器进化的艰难过程与未来趋势,揭示了军工一体化、军民议题、军事技术的发展是如何影响和促进人类发展历史,美国科学家群体如何在军事战争决策平台提供专业技术,揭示冷战后美国历次参与局部战争的前因后果和具体细节,几乎折射了世界所有的重大科技的发明及其应用。通过一个部门的复杂历史发展探索美国军事防务科技的兴衰成败,光荣背后的艰辛历程。 本书通过货币战争式的叙述方式,讲述了DARPA的历史、现在和未来,集科技、经济、军事、政治等前沿性问题于一身。本书不仅阐述了互联网、人造卫星、计算机、星球大战、GPS、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穿戴设备等是DARPA首先发

    • ¥41.5 ¥68 折扣:6.1折
    • 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2021年度中国好书获奖图书)
    •   ( 1911 条评论 )
    • 朱云汉 /2021-11-01/ 中信出版社
    • 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处于新旧秩序更替期,旧的观念、体制、规则正在凋零,新的思维、秩序、模式尚未破茧而出。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模式已难以为继。 作者对全球战略格局变化趋势与美国对中国进行的战略围堵做出了五个基本判断,对全球走向裂解的现状进行了批判,对未来如何转型和再融合提出了新的见解。西方的制度正在瓦解,出现 政治之恶 权力之恶 资本之恶 社会之恶 并举的困局。中国崛起开启了新的世界历史,创造性地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新体制。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中国都在进行 超越与突破 ,这是西方主流理论难以预判和解释的。中国道路不仅促成了中国成功的故事,也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作者从多维度评估中国道路的影响力,以及中国复兴的全球意涵。 当前全球政

    • ¥37.9 ¥69 折扣:5.5折
    •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
    •   ( 0 条评论 )
    • [美]罗伯特·吉尔平宋新宁杜建平 译 /2019-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一种国际政治变革中新的重要理论,它建立起了一个概念性框架,这一框架可能会改变我们看待国际关系的思维方式。吉尔平教授认为,几千年来,国际关系的本质没有改变,他利用历史、社会学和经济学理论来论述世界秩序中引起变革的力量。讨论集中在国际体系中不同的力量增长以及这种不平衡所带来的结果。经济或军事力量平衡的变换削弱了现存体系的基础,因为实力增长的国家看到改变体系的好处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低。吉尔平认为,其结果是,行为者试图通过领土、政治或经济扩张来变革体系,直到维持变革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当国家根据它们的利益来发展实力、变革体系时,它们会为之奋斗,不论是通过增加经济效率,追求共同利益的*化,或者在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重新分配财富和权力。

    • ¥33.6 ¥48 折扣:7折
    • 看世界
    •   ( 0 条评论 )
    • 傅莹 /2018-06-01/ 中信出版社
    • 出版傅莹此文集的初衷在于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这是作者公开出版的第二部文集,内容主要是关于如何看世界,旨在回应当时国际上所关心的一些问题。文集分成世界秩序、全球格局与中国角色、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东亚问题、南海局势等九个篇章,其中部分内容系在国内首次公开发表。在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之际,希望此书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对外政策与国际关系的态势和趋势。

    • ¥47.2 ¥86 折扣:5.5折
    • 看世界2:百年变局下的挑战和抉择
    •   ( 0 条评论 )
    • 傅莹 编 /2021-02-28/ 中信出版社
    • 这本书是傅莹的第三部文集,延续了《看世界》的呈现方式,分为国际格局的变化、全球化与中国角色、国际关系、新冠肺炎疫情与国际形势、亚洲和平问题、人工智能、国际传播、智库建设等多个主题,重点回应了国际上对中国的诸多疑问和关切,也包含了对社会大众关心的国际问题的解答,有助于读者了解新的全球趋势和国际关系发展脉络。

    • ¥47.2 ¥86 折扣:5.5折
    • (左翼前沿思想译丛)解放
    •   ( 0 条评论 )
    • 【英】欧内斯托·拉克劳Ernesto Laclau) 著,白虎 译 /2022-09-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世纪末,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各样的特殊主义抗争 种族的、民族的、性取向的 风起云涌,反抗着先前统治了政治视域几十年的各种总体化的意识形态。这无疑深刻影响了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和对解放的期望。为此,拉克劳开始探索以下问题:启蒙时代以来的经典 解放 概念,如何在新条件下被重构? 拉克劳考察了源自现代性主流视域的 解放 观念的内在矛盾,及其所固有的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政治身份的形成,以及政治理论中的一些核心观念的状况,用独特的领导权的解放策略为重铸激进政治思想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个资本和数据控制横行的世界上,我们需要一种解放的新希望,这或许正是我们今天需要重读拉克劳的原因。

    • ¥30.6 ¥45 折扣:6.8折
    • 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精)/理想国译丛
    •   ( 306 条评论 )
    • (美)弗朗西斯·福山|责编:温晓芳|译者:刘芳... /2021-10-01/ 中国对外翻译
    • 在本书中,福山沿着三十年前《历史的终结?》一文开启的思考路径,围绕当今的身份政治为政治秩序带来的威胁,阐述了何为身份,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它导致的政治撕裂。作者从观念史和政治史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溯源苏格拉底灵魂三要素的希腊哲学传统,历数卢梭、斯密、赫尔德、黑格尔等思想家有关尊严的观念,漫谈民族主义、 和西方左右翼的消长兴衰,纵论阿拉伯之春、反移民浪潮和民粹主义兴起等当代政治议题,比较身份政治表现于世界各地的异同。他提出,身份不是当代政治催生的新鲜事物,它扎根于人类灵魂中的 、对尊严的渴求与个体 的生活体验,随着经济现代化与社会的快速变革而兴起,取代旧的社群形式,成为人们赖以争取承认的方式;它不是恒定之物,也并非必定导致社会的分裂。

    • ¥39.3 ¥68 折扣:5.8折
    • (卡普兰作品集)成败落基山:地理如何塑造美国的世界角色
    •   ( 424 条评论 )
    • [美] 罗伯特·D.卡普兰Robert D. Kaplan)著,贾丁 译 /2021-10-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成败落基山 卡普兰在儿时的家庭旅行中邂逅了这句话,它既概括了美国的地理环境,也是西进运动的写照。卡普兰将之引为人生箴言,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在游历过全球近70个国家后,2015年春天,卡普兰带着对父亲的回忆、对祖国的感怀,开启了人生中后一趟美国自驾之旅。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长岛海峡到西部荒野,这一次,不是作为记者或旅行者,而是作为一名分析师,他细致地分析了地理因素(纬度、水文、陆地与海洋的分布、土地特性等)对美国命运、国家性格和国力所造成的影响,并省思当下的美国将如何自处与面对未来的挑战。无论是对于理解美国的历史,还是理解美国的外交政策与美国知识分子的想法,本书都具有参考意义。 了解美国的情况有助于我们重新发现重要而被遗忘的事物,平凡而被忽视的事物。在喷气机时代便利的表象之下,

    • ¥30.6 ¥45 折扣:6.8折
    • (卡普兰作品集)世界的尽头
    •   ( 522 条评论 )
    • [美] 罗伯特·D.卡普兰Robert D. Kaplan)著,吴丽玫 译 /2021-1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加拿大政治学家托马斯 F.霍默 狄克逊教授曾将世界比作一辆豪华礼车。车里,坐着来自后工业地区的人们,吹着空调,稳步前行;车外,则是饥饿贫穷的乞丐,朝着相反方向,渐行渐远。受此启发,20世纪90年代,美国地缘政治专家罗伯特 D .卡普兰走下 礼车 ,开启了一趟 逆行 之旅。从西非出发,他行经尼罗河谷、里海海岸,后抵达亚洲大陆,亲历充斥着种族冲突、军事动乱、人口激增、贫穷落后、传染病肆虐、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第三世界。通过近距离观察,卡普兰严肃地思考和探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从过去到现在所面临的政治、文化、社会及种族等问题背后的真相,终得出结论:第三世界并非孤立存在,面对和思考他们的问题,是全人类的重要课题。 在我于南斯拉夫战争爆发前完成的《巴尔干两千年》一书里,我试图通过艰难的、血腥的过去来看现在。如

    • ¥48.96 ¥72 折扣:6.8折
    • 非洲的境况:一则政治诊断
    •   ( 21 条评论 )
    • [肯尼亚]阿里·马兹鲁伊 著,高天宜 译 /2024-10-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非洲是一个充满悖论的大陆。它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也是世界上饱受动荡和被人忽视的地区。它是颇具文化多样性的大陆,也是政治经济脆弱和受剥削的大陆。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却仍处于发展落后的境地。我们要如何理解这些悖论和挑战,如何为非洲和非洲人民设想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在本书中,著名政治学家马兹鲁伊对非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全面而批判性的分析,探讨了非洲的六大悖论,涵盖了环境、种族、文化、经济、身份和国际政治领域。

    • ¥38.7 ¥59.8 折扣:6.5折
    • 重新思考世界政治中的权力、制度与观念
    •   ( 0 条评论 )
    • [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亚 /2019-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国际关系研究传统上是由西方观念与实践所主导的。长久以来,非西方国家与社会的声音与经验处于边缘地位。随着世界步入 后西方 时代,发展更具全球性的国际关系学科便成为了国际关系研究的当务之急。本书汇集了著名学者阿米塔 阿查亚过去20年中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短论文与演讲,主要揭示了国际关系学中的重要概念与观点的狭隘意义,呼吁其他国际关系学科更多地关注西方世界之外的声音与经验。该书反映了阿查亚自己的研究、争论、折中,并以对发展全球国际关系学的新路径的建议结尾。

    • ¥47.6 ¥68 折扣:7折
    • 色诺芬《斯巴达政制》译笺
    •   ( 0 条评论 )
    • [古希腊]色诺芬,笺 /2019-03-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色诺芬的《斯巴达政制》是我们所知关于此题目的古老著作之一。这部短作共十五章,以非常概括性的方式论及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表面上看,是在论述斯巴达人的日常生活、以国王为统帅的军队生活;实际上,色诺芬的曲折笔法和隐微写作想传达出来的,却是斯巴达城邦及其公民典型的教育、律法、习俗和惯例等,这其中还暗含褒贬。 《色诺芬〈斯巴达政制〉译笺》由北京语言大学陈戎女教授花费十多年译笺而成,本书主体部分包含两大板块,一是《斯巴达政制》的完整汉译全文(以古希腊文的梵蒂冈抄本为底本,参考其他几种校勘过的专业版本译出),约一万多汉字;二是对正文的逐节笺注(参考五种专业笺注本编译,并附有作为中国研究者的译笺者本人的笺注或按语),笺注文字超过正文十倍。

    • ¥44 ¥68 折扣:6.5折
    • 中日间的思想
    •   ( 0 条评论 )
    • 赵京华 /2019-07-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旨在构筑思想、文学上的中日同时代史。上编以日本与亚洲 中国的相互关联为主要议题,下编则以中国与亚洲 日本的彼此互动为讨论对象。这样的结构安排,目的在于努力实现中日间你来我往的 思想连锁 。 书中的 亚洲 ,既是作为思想传播媒介的实体空间,也是方法论视角上的想象空间。正如我们不能在一国内部讨论近代历史一样,中日间的思想、文学也需要在广阔的亚洲空间下叙述。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现代化理论出现以来,中国学界受其影响形成了从西方或日本的 冲击 下来思考20世纪中国问题的思维定势。中日同时代史的构筑,则是要改变这种状况,还原20世纪东亚思想、文学的历史原生态。

    • ¥47.6 ¥68 折扣:7折
    • 宪法的碎片:全球社会宪治
    •   ( 0 条评论 )
    • (德)贡塔.托依布纳 /2016-08-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近年来,一系列公共丑闻引发了 新宪法问题 。例如跨国公司侵犯人权;世贸组织以全球贸易自由之名,做出危及环境或者人类健康的决定;全球资本市场造成灾难性风险,等等。这些丑闻不仅提出了规制问题,而且也提出了严格意义上的宪法问题,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本书针对全球一系列超越国家边界的现象,对全球宪治的可能性做了全方位的探索,探讨了超国家的全球宪治的权力、范围和问题等。

    • ¥39.3 ¥59 折扣:6.7折
    • 近代日本的亚洲观
    •   ( 0 条评论 )
    • [日]子安宣邦赵京华 译 /2019-08-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在《近代日本的亚洲观》中,子安宣邦集中考察了东洋、亚洲和东亚这三个概念的历史发生轨迹。特别是对其中的 东亚 概念如何在20世纪初的日本,从作为文化上的概念逐渐转化为帝国地缘政治上的话语,而由日本首先提出并流通于该地区的历史过程,进行了知识考古学式的清理和解构分析。这是本书要讨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宗旨,表明它不仅是有关 东亚 的思想观念史,同时也是密切关注当下知识生产并与对话和辩驳的著作。

    • ¥34.3 ¥49 折扣: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