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为了帮助国际社会及时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编辑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本书收入的是习近平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全书分为21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编辑时作了必要的注释,附在篇末。本书
作者从1995年开始研究《孙子兵法》,试图寻找到一条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的解读方式,历经20年的心血研究,最终找到以"运动战式"的句读方式来解读这部经典,而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特别以热兵器时代的运动战宗师粟裕的十三场运动战实践为案例,补充进冷兵器时代的运动战祖师孙武的十三篇运动战理论中,二者结合演绎。这也是对《孙子兵法》解读的全新一种。
本书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等习近平总书记的原文原著为根本依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为重要参考,力求全面系统地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论基础、时代背景、主题主线、理论贡献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总体布局、战略安排、根本动力、重要保障、政治保证等,内容涵盖了党的十九大概括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等核心内容,并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强化问题意识,注重释疑解惑。为便于学生学习、拓宽学生视野,本书还设置了“问题聚焦”“本章要点”“本章导图”“相关链接”“
《决战东北》借助大量原始作战档案、电报、回忆录,真实再现了东北解放战争全过程。 1945-1948年的东北战场风云变幻。从日本投降,中共捷足先登进沈阳,紧接着“风云突变”,接收碰壁,山海关、锦州战局发生变化,东北野战军“让开大路”,林彪开辟东北根据地,开展剿匪、土地改革、大练兵,松花江战役、塔山阻击战、攻克锦州、围困长春,处处绝境逢生,屡战屡胜…… 1948年秋,东北野战军向国民党发动决战,只用了52天时间,解放东北全境,国民党精锐全军覆没,随即林彪率领百万大军浩荡入关。从此,国共力量发生转折性变化,新中国的曙光从东北冉冉升起。
本书对中外廉政制度的主要内容、舆论监督、廉政伦理、国际合作机制、廉洁性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比较,并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同时,在每一章中还专门辅以延伸阅读案例、学习与思考等内容,增强了该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该书基于当代中国廉政制度建设的现实要求,既提供了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合理借鉴,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乃至我国政治文明的历史进步提供了生动读本。
该书分为12讲,开篇2讲阐述了善于跟群众说话的重要性以及有些党员干部一张口就容易讲空话、套话的原因。之后的9讲,侧重讲述提高跟群众说话的语言水平的技巧和实践,分别为提高语言能力,从哪里下功夫;跟群众说话,有何原则和技巧;怎样才能脱稿讲话;到基层调研,怎么说;走访慰问时,怎么说;现场即兴讲话,怎么说;处置公共突发事件,怎么说;在电视上,怎么说;在新媒体上,怎么说?最后1讲介绍说过后,怎么抓好落实。
该书分少年磨砺、书生革命、井冈创业、瑞金岁月和苦难辉煌五个部分,生动叙写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1927年10月至1934年10月艰难摸索中国革命道路历经磨难的七年革命历程,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克服种种困难,在逆境中前进,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并在具体实践中逐渐成熟壮大进而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伟大意义 。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波澜壮阔,积累了丰厚的警示教育素材。《不要成为下一个:腐败分子警示录/ 作品集萃丛书》精选《中国纪检监察报》 纪律审查 栏目2014年10月以来刊载的部分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剖析,着力发挥反面教材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把腐败分子的蜕变放置到独特人生的背景中去审视,把触目惊心的腐败行为提升到执政规律的层面去观照,凸显对社会的深刻警示效应,引导读者关注腐败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故事丛书:中国政府架构与基本公共服务》以中国政府架构和公共服务为重要内容,在介绍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组成和运行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历史、现状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举措;阐释中国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医疗卫生、养老保障、住房保障以及社会救济的发展、现状和改革走向。全书贯穿“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着重展示中国政府在政府治理变革、公共服务改革中的创新和实践,生动地诠释了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如何构成和运行的?中国政府是如何组成和运行的?中国的公共服务体制是如何进行改革的?中国是如何进行教育战略规划,实现教育公平的?中国是如何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改革的?中国是如何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中国是如
《中国故事丛书:中国政府架构与基本公共服务》以中国政府架构和公共服务为重要内容,在介绍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组成和运行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历史、现状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举措;阐释中国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医疗卫生、养老保障、住房保障以及社会救济的发展、现状和改革走向。全书贯穿“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着重展示中国政府在政府治理变革、公共服务改革中的创新和实践,生动地诠释了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如何构成和运行的?中国政府是如何组成和运行的?中国的公共服务体制是如何进行改革的?中国是如何进行教育战略规划,实现教育公平的?中国是如何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改革的?中国是如何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中国是如
本书围绕乡村振兴话题,邀请长期在靠前线关注、研究、践行乡村建设的十位专家学者开讲乡村振兴战略十堂课。从优选危机到中国战略转型中的乡村建设,从乡村遇工业文明衰到逢生态文明兴,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到建设什么样的农村,从文化建设是重点到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之道,从双层经营 三位一体的体制框架到综合性农协的构建是重建乡村社会基础,等等观点进行了一次汇聚,为乡村振兴建设基层领导干部提供了启发和帮助。
国际评论是人民日报的传统和优势,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立场的重要窗口。人民日报国际评论已形成数个品牌栏目,如国纪平、国际论坛等,人民日报社国际部编的这本《人民日报70年国际评论选》精选人民日报国际评论中富有代表性的文章,结集成册。各专栏文章按发表时序由近及远编排,以方便读者阅读。
本书主要精选了《人民日报》70年来发表的的理论文章。这些文章的内容都是针对重要的学术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的阐述,是人民日报理论版上刊登的精华文章。这些文章的汇编精选和整理有助于读者深刻认识和学习前沿的学术和理论问题。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他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他是无数三国史家心目中的“完人”;他是金庸/喜欢的、是易中天为其委屈的、是朴槿惠初恋般的三国人物;他浑身是胆、浑身是智,不仅兼有关羽的信、张飞的勇、马超的技、黄忠的义,还有忠有颜,有政治头脑。关于他的故事已经流传了1800多年,常胜将军、单骑救主是他的符号,人们为他着迷、为他鸣不平、为他创作无数形形色色的形象,然而这却是他难得的以这样的方式跟世人见面,这是一本专属于他的传记。本书以赵云形象为核心,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历史上不同三国作品中的赵云形象,以《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为主,兼顾评书、京剧、相声、连环画、电视剧、游戏,以求完整还原赵云这个三国红人在1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