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 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唯一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毛泽东、江青、康生、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文革”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
《周恩来南开中学岁月》编撰主旨为真实、准确地记载青年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历程。全书以周恩来的经历为主体,前面辅以到南开中学之前的经历为“开篇”,后面辅以离开南开中学以后、截至在欧洲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的经历为“续篇”。 《周恩来南开中学岁月》采取按编年排序,注意时空架构。周恩来求学南开中学时期,南开中学实行四年学制,从1913年8月入学,至1917年6月毕业,周恩来完整地完成了在南开中学的学业,故《周恩来南开中学岁月》的主体部分按学年划分为四章,以显示其四年的成长过程。 《周恩来南开中学岁月》每章开头列有“周恩来中学年表”,梳理了周恩来在相应学年的学习和求索行为的脉络。每章之下,根据内容细分为节。书后列有附录,收录了周恩来所在的第十次第二组同学撰写的班史,以展示周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以自述的视角,对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的一生——他的童年、上学、婚姻、战场生涯以及所感所思——做了深入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浓墨重彩讲述南北战争的前后全过程,并引用了大量私人信件、手稿等手资料,从而真实、客观、细致的揭示了美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研究美战的崭新视角。
本书以人物画传的形式,对俞秀松在建党创团上的重要贡献进行了重点阐述,全面生动地呈现俞秀松短暂但光辉的一生。本书按照时间线索,将俞秀松的一生分为七个篇章,分别是少年壮志,求学“一师”,党、团先驱,投身革命,留苏生涯,新疆岁月,秀松长青;并以时间为序,根据俞秀松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节点编写了《俞秀松大事记》,作为附录。书中收录超200幅珍贵图片,汇集了俞秀松的日记、信函、文稿,以及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资料,其中包含俞秀松后人俞敏远赴俄罗斯挖掘的大量珍贵史料和影像,鲜少公开,弥足珍贵。本书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可读性与学术性并重,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纪念价值。
《战士》共10章,讲述了雷锋从应征入伍、初到军营到成为军中模范代表,再到身后成为影响后世的 “永生战士”的历程,近距离剖析了一个形象诞生的全过程。全书运用大量与雷锋有关的日记、诗歌、讲话、报告、书信、珍贵照片等史料,全面翔实地为读者再现了一个鲜活、可爱的雷锋形象。
本书记述了我党隐蔽战线的领导人李克农一生的革命经历。包括在白色恐怖中领导特科、在反“围剿”和长征中保卫党中央、在西安领导情报工作,在解放战争中领导几个系统获取敌人大量情报,在抗美援朝的谈判桌上与敌人周旋谈判等经历。该书之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次为修订再版。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每到一个重大的节点,尤其是在生死存亡的时刻,总能看到一个不避矢石、勇于担当的身影,他不计个人荣辱,善打硬仗,总能力挽狂澜、打开局面。毛泽东赠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元帅亲历了20世纪中国的各种军事斗争,指挥的百团大战和抗美援朝战争取得的辉煌战绩,令他当之无愧地进入世界一流名将之列,让整个世界为之侧目。彭德怀在中共的高级将领中,是一员极富个性的战将。这种个性让他赢得战场荣誉的同时,也令他不断遭遇挫折和逆境。 本书以大量的中外史料,酣畅淋漓的叙事笔法,深入解读了彭德怀这位“东方战神”的戎马人生,充分诠释了彭德怀打仗“勇猛”风格之外机变敏锐的军事指挥艺术。同时,有血有肉地还原了彭德怀与毛泽东的真实关系和交集过往
本书精选了台州市路桥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标准化试点的10类29项基层妇联组织标准,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用价值,不仅可作为各级基层妇联组织单位开展标准化建设的指南书,亦可为相关机构或个人开展基层妇联组织标准化相关政策制定、科学研究、教学培训等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