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二战地面武器的视觉百科。书中*选11个二战参战国的超过285种有代表性的武器装备,运用3D建模技术和大量线图与彩绘图,真实再现它们令人血脉偾张的酷炫外形和精细内构。翻开这本书,读者不仅能鉴赏二战武备的独*之美,也能了解到这些战争利器的结构特点、技战术性能、战场地位和发展源流,更能透过这些武器的设计理念、性能特点了解什么是机械化部队,以及二战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大度12开全彩印刷,可180 展平,宛如一座摊开在案头的武器博物馆 内含472张3D渲染高清大图,近距离鉴赏11个国家的超过285种地面武备 202张结构线图和剖视图,57张原理图解,让你由内而外看懂二战武器 用15个章节详说二战武器发展脉络,揭示机械化战争的核心奥义与制胜之道
弓箭,是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发明之一,是冷兵器时代不可或缺的武器装备。本书以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系统介绍了战争史上四大著名弓箭的发展历程: 演变史: 四大弓箭的起源、沿革及其历史影响; 技术史: 弓箭材料、设计、工艺、制造的发展变迁; 军事史: 战争中弓箭的后勤保障、排兵布阵、战术战略等。 10余次战弓实测、50余场著名战役、70余份史学档案、300余幅珍贵图片 作者通过真实历史事件、射击效果体验与现代弹道学测试,描述了弓箭的起源、设计、应用、发展,阐释了弓箭对人类战争、文明演进的历史影响,奉献了一部专业、有趣、多图、易读的冷兵器史。
这是一座可以陈列在书架上的坦克博物馆,3D复原技术,给读者带来震撼、立体、直观的视觉体验,展现 坦克 这一技术兵器的演变历程。 ◆逼真的数字化复原 从一战时期驰骋战场的菱形坦克,到二战时期成为*奇的T-34、 虎 式,到冷战时期的引发潮流的T-72、 豹 1、M1,再到当今融合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和信息力于一体的第三代、第四代主战坦克,再现其战场雄风。 ◆*业的外观内构解析 聚焦坦克这一技术兵器,*业、硬核、细节满满,侧视图、三视图、线图、细部图,一睹坦克的里里外外、方方面面,以严谨可靠的数据表、示意图,详解坦克性能诸元,又将子型号、改进型,以及各个坦克家族的血统谱系娓娓道来。 ◆严谨的编写绘制 ZVEN可视化中*围绕这场数字化复原进行了长达5年的绘制和编校,为接近坦克实体,累计调整3D模型3000余次,投入编辑、制作和设计
狙击手的作用直到1939 1940年芬兰和苏联冬季战争时才得到重视 芬兰射手西蒙 海耶在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共击杀505人,苏联红军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各地的局部冲突以及不断出现的城市作战,不仅为狙击也为发展更有效的新武器装备提供了动力。 《战争中的狙击手》是一部关于 狙击世界 的武器装备、战术运用和王牌狙击手的详细历史。从狙击作战的技术或者说狙击手的技艺来讲,本书从早年的狙击手们追求狙击的精准性到当代狙击作战中利用的电子辅助手段来观察和测距这类新技术手段均有涉及,是一部出色的狙击百科全书。
《DK图解舰船历史大百科》向读者形象地讲述了贯穿上下五千年,纵横世界各大洋的各种军用与民用舰船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故事。从很早的兽皮船、北欧维京人的长船、16世纪的西班牙大帆船、各类战帆船,到21世纪的豪华游轮、巡洋舰、航空母舰、核潜艇和超级油轮,都可在本书中找到精彩的展现。全书看上去仿佛一部以舰船为主线的人类海洋开发与争霸的大历史。 《DK图解舰船历史大百科》由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体系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和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提供史料与学术支持。全书图片丰富、珍贵,文字详实、优美,图文并茂地总览了全球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展现了人类对舰船和世界航运科技探索的高度热情。此外,本书也展望了世界海事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也展望了世界海事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人类开发海洋的可持续性以及对海洋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科学的
本书介绍了各国常规部队以及特种部队的大量武器装备,其中包括枪械、爆破武器,以及服饰、通信和监视装备等,希望能给读者构建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单兵武器装备世界大观。本书对各种单兵武器装备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同时配有大量直观、精美的图片,力求图文并茂,使读者能够结合真实的战地环境来理解这些单兵武器的历史、性能、特点和优长。本书不仅是一本军事科普图书,更是一册单兵武器装备大百科,适合军事爱好者阅读并收藏,对广大喜欢军事的青少年亦有裨益。
洛克希德SR-71 黑鸟 战略侦察机是人类发明飞机以来外形设计优雅、线条简洁、性能较强大的飞机之一。但这款飞机的设计初衷并非是为了让人们欣赏其美感和性能,而是让它从公众视线消失。其执行的历次高空侦察任务都是保密的。军方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以免让公众知晓。然而,现如今SR-71侦察机已经成为博物馆的藏品,其任务细节也已解密,因此我们终得以了解其设计和任务的全部过程。
《“大和”与“武藏”号战列舰全书》从研发背景、综合性能、服役经历等维度,全景剖析了旧日本帝国海军的“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 本书由战史与模型专家雅努什·斯库尔斯基撰写,3D彩图由建模专家斯特凡·德拉明斯基绘制。作者立足日本方面的遗存资料和战后对“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残骸的考察结果,力求以严谨、专业、客观的视角,还原“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的真实情况。此外,作者还精选了大量珍贵照片,制作了大量线图、3D彩图和示意图, 观赏和收藏价值。 本书是广大军事爱好者、历史爱好者和模型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经典军事科普读物。
装备技术体系是武器装备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完善,装备技术体系研究是体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技术体系设计与评估》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装备技术体系设计与评估的相关问题,主要内容涉及装备技术体系的生成、描述、技术贡献度评估、面向不完备信息的装备技术体系成熟度评估和面向主观信息与客观信息的装备技术体系满足度评估问题。
铁路在战争中有两项基本功能:快速投送兵力和保障后勤补给。装甲列车又被称为“移动堡垒”或“轨道上的战舰”,是人类利用火车自身优势使其成为一种强有力 的大胆尝试。这种威风凌凌的 曾在二战前航空兵和装甲坦克兵未发展壮大的年代出尽风头。美 战时,它为战场决胜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后,几乎所有拥有铁路系统的交战国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装甲车辆,从维护殖民地治安时的低强度应用,到俄罗斯内战期间的大规模使用,这种前线 越发受到欢迎。后来,坦克和其他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使得装甲列车略显失色,但直到前南斯拉夫共和国的内战期间,装甲列车仍在发挥作用。 《世界装甲列车图解百科:1825—2016年》(Armoured Trains: An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1825-2016)是该题材的集大成之作。本书按 名字分类,以翔实的图文介绍了1825—2016年近两个世纪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