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将对中国佛教影响优选、最能体现中国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经——金刚经、 心经、无量寿经、圆觉经、梵网经、坛经、楞严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楞伽经、金光明经、法华经、四十二章经13部佛经,结集,外包装一函套,整体推出,以追求整体性效应。
本书收全四部佛学界一致认可的僧传经典,是所有佛家弟子和佛学爱好者都有必要反复阅读的入门书! 全书生动沉着地记述了佛教传入中国以来 1300位高僧的生平事迹和言行思想。每天静心读一传,您都将收获一次充满感动和喜悦、受益匪浅的修行。 对于一般的佛学爱好者来说,佛教典籍实在过于繁浩。而这套生动易读、系统详实的历代高僧传记全集,是您了解中国佛教历史和常识的上佳读物。 全书所收四部僧传分别是《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大明高僧传》,选取权威的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所收版本为底本。整理过程中,我们将原书断句改为现行新式标点,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酌改了原书中的个别明显有误的错字。即保留了原版的风貌,又使原书变得简易好读。 其中《续高僧传》和
《宗教学通论新编》是对吕大吉先生主挡和主笔的甚宗教学通论》(1989年初版)的完善和发展。《通论》曾是我国宗教学术界建构范畴体系、填补空白的理论巨著,哺育了一代学人。1998年,吕大古先生根据原有内容结构及学科新发展对该书重写,从内容到体系结构都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删节和补充,是为《新编》。此次重印,作者又对锰新编》进行了文字上的修订,增加了附录部分。该书以真理为师,博釆众长;作者提出学术需理性、信仰要宽容的原则,对各种形态的宗教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和评价。全书主体分 导言 、 宗教的本质及其表现。、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 宗教与文化 四部分,理论新颖,结构严谨,内容丰富。作者的 宗教四要素说 以及宗教是一种 社会文化形式 ,而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性的 社会意识形态 等学术观点,成一家之说并广有影响。 该
本辞典是介绍道教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的大型专科辞典。共收有词目五千余条。辞典内容涵盖:道教总类、宗派、社团组织、道家和道教人物、教义、经籍、神仙、戒律、节庆、名山宫观、内外丹术、养生术、道教与古代科技、道教与文学艺术、道教重大史实和活动、道教研究机构、道教研究著述、道教在海外的传播等方面。其中所收当代道教组织及其活动、当代重大事件和当代道教研究机构、道教出版物等,以2012年末为截止期限。
《道藏说略(增订本)》是一部国学普及著作。本书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经典《道藏》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现代解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浅出地向当代读者普及道经的基本知识,充当阅读道经的学术向导。 全书40篇文章均由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按照统一的体例撰写。其研究范围以明《正统道藏》为主体,但也有所拓展,涉及藏外道书、敦煌道书、禁毁道经等。书中内容,既有基于《道藏》“三洞四辅”原有分类的内在梳理,也有基于现代道教研究体系进行的客观说明,更有基于现代学科分类对《道藏》中相关史料的总结。每篇文章均条分缕析地梳理所涉主题的传承谱系、代表经典、理论框架、历史价值,介绍其研究现状,并附有建议阅读书目、参考书目,能够为初学者提供入门路径。
《禅者的初心》 禅者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不受各种习性的羁绊,随时准备好去接受、去怀疑,并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只有保持这样的心,我们才能如实看待万物的本然面貌,在一闪念中证悟到万物的原初本性。 铃木俊隆禅师用很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的情境切入,阐明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初心,实现禅心。本书指导人们如何修行,说明何谓禅生活,禅修是以何种态度和了解为前提的,并且鼓励读者活出自己的真实本性。 我们必须抱着初学者的心,放开一切执著,了解万物莫不处于生灭流转之中。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始终保持这颗初心,归复清净的生活方式,一切的得失心以及名利心。 《禅者的初心2》 铃木俊隆禅师演讲辑录《禅者的初心》,使禅师的语汇 初心 一辞变得通俗普及。三十年后,禅师的弟子及畅销书作者爱德华 艾思比 布朗从他的演讲中编辑
从现代心理学和佛法的双重视角,对古今中外各系佛教思想的核心 有关心灵的学说,作了一番现代整合,忠实地浓缩了佛法的精华,作出使现代人容易明白的诠释。既有深刻的理论论证,又有治理自心、完善人格,乃至明心见性,获得大智慧、大安乐、大自在的具体技术。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学术力作,佛教心理学的教科书。
本辞典是介绍道教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的大型专科辞典。共收有词目五千余条。辞典内容涵盖:道教总类、宗派、社团组织、道家和道教人物、教义、经籍、神仙、戒律、节庆、名山宫观、内外丹术、养生术、道教与古代科技、道教与文学艺术、道教重大史实和活动、道教研究机构、道教研究著述、道教在海外的传播等方面。其中所收当代道教组织及其活动、当代重大事件和当代道教研究机构、道教出版物等,以2012年末为截止期限。
本书将现代在印度发现的梵文佛经《入楞伽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与唐代译经对勘,加以注释,翻译力求贴近原文。
《五灯会元》共20卷,是中国佛教禅宗史书,系增删“五灯”而合成。“五灯”系指先后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近二百年间分别成书的五部禅宗灯录:《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和《嘉泰普灯录》。全书依禅宗五家七宗之派别分卷叙述,收录过去七佛、西天二十七祖、东土六祖、青原下十六世及南岳下十七世等诸付法禅师共两千余人之列传,是研究禅宗史的重要资料。 本书由苏渊雷教授整理,以影宋宝祐本为底本,以清龙藏本、日本续藏本为参校本进行分段标点,增补总目。
本书是对《大方等大集经》的研究著作。 *部分探讨《大集经》原本与译本的文献特点,对藏、汉译《大集经》的翻译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说明文本演变的内在源流,以及翻译转换中藏、汉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利用后代论书对《大集经》经文的引用,就其中重要佛教思想进行分析,把握《大集经》在勾连中观唯识、贯通显密方面所起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对基础研究材料的甄别处理,即对《大集经》部分梵文残叶和被引文句的梵、藏、汉三文对勘。通过对勘,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异质文化在交流、融合过程中的互动,尤其是中国人对佛教思想的吸收与融合在佛经翻译中的表现,另一方面对藏、汉语言的研究也有裨益。
本书是有关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一部学术文集,精选了晚近海内外关于宁玛派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共收录译文及论文27篇。所选文章主要涵盖宁玛派的历史与教法两大方面:在历史方面,主要涉及宁玛派根本教法大圆满的起源与发展,其中以根本续《秘密藏续》为线索,对宁玛派的思想、文献、传承的流变以及该派与藏传佛教其他派别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况进行了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宁玛派的代表性人物、寺院及其在该派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还对最能体现宁玛派特色的伏藏法门的定义、历史及其文本的编集整理情况作了系统阐述;在教法方面,主要以大圆满所依据的根本思想如来藏为轴心,深入讨论了宁玛派的见地与修持,其中涉及宁玛派对瑜伽行、如来藏的次第抉择,并通过分析“中有”等具有代表性的修习方式,展示出宁玛派密教体系的建构理趣,以及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