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本愿经》,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共二卷,唐实叉难陀译。 《地藏本愿经》揭示宇宙中一切众生,生死的奥秘,告诉我们如何趋吉避凶、离苦得乐,连跌入无间地狱的众生,都可以 依法 出离地狱,乃至消除累世的业障,增上福慧。所以,此经是要我们明白:知死有生、作善获福、为恶受殃、修道得道。 《地藏本愿经》中述及供奉地藏菩萨可获得十种利益:土地丰壤、家宅永安、先亡生天、现在益寿、所求遂愿、无水火灾、虚耗辟除、杜绝恶梦、出入神护;加之地藏菩萨为幽冥教主,管辖十殿阎王,也即主宰着人死后的命运。人们往往既会想得到这十种利益,又惧怕死后入地狱受罪。所以,对地藏菩萨的信仰、礼瞻、恭敬一直有增无减 地藏菩萨是佛陀座前,大愿第一的大菩萨,是佛陀为我们这些众生派
《四十二章经》是我国*早译出的佛教经典,而且是一部含有较多早期佛教思想的佛经。经中主要阐明人生无常等佛教基本教义和讲述修习佛道应远离诸欲、弃恶修善及注重心证等重要义理,且文字平易简明,可视为修习佛教之入门书。
中华文化讲堂编订的《国学经典诵读本》遴选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经典三十余种。全书采用简 体、横排、大字、注音的形式,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 的经典教材。经文和注音均参考历代注疏和诸家版本 ,严加考证,以求最善。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 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地藏菩萨本愿经》为该丛书的其中一册,记载 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 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佛在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地 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大誓 愿,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典型事例 ,如婆罗门女、光目女救度母亲的故事。还通过文殊 菩萨、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萨、四天王、普贤 菩萨、普广菩萨、大辩长者、阎罗天子、无毒鬼王、 主命鬼王、坚牢地神、观世音菩萨、虚空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自东晋时期鸠摩罗什译出以来,屡经重译,历代注疏研习者无数。在佛教史上,该经可谓流传范围ZUI广、传诵时间ZUI长的经典之一,而且对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重大影响。《金刚经》是众多佛教经卷中ZUI具代表和影响力的佛经。 《金刚经》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本书以前者为底本,后者译文并附书末,二者参阅,相得益彰。 本书为李利安教授将《金
《圆觉经》是唐代华严宗奉习的一部重要经典。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又称《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 《圆觉经》是佛应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之请,就有关修行菩萨道所提出的问题,以长行和偈颂形式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方法。论述了 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 的理论,以及 修业 、 修现 、 修禅 的修行方法。此经在《开元释教录》中被列于大乘 修多罗藏 ,后收入华严部。 《圆觉经》在汉传佛教中是一本很重要的经典,最早重视并弘扬《圆觉经》的,是唐代禅宗的一些高僧,南宋时期,宋孝宗还亲自为《圆觉经》做了御注,也是受到了禅宗高僧的影响。唐代,身兼禅宗与华严宗祖师的圭峰宗密,由他在两宗推广,兼且将华严教义引入禅宗,又将禅宗心性引入华严,因此便影响到研究心性与
《观无量寿经》,又称《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 净土三经 。 此经一开始讲述了一个发生古印度王舍城中的故事:王舍城礅了受提婆达多调唆,幽闭其父王频婆娑罗于七重密室,并将千方百计帮助父王的母后韦提希夫人幽禁在王宫中。看见儿子如此不孝,韦提希夫人痛不欲生,求告于佛,希望佛能救她出苦难,往生佛国净土。佛即为她宣说西方净土的无限美妙庄严和往生净土的十六种观想法门,即日观、水观、地观、树观、八功德水观(池观)、总想观、花座观、佛像观、色身观、观音观、势至观、上辈生观、中辈生观、下辈生观。 《观无量寿佛经》经文约万字,此经进一步发挥了《无量寿经》的净土思想,共一卷。西域僧人畺良耶舍译。本书对其做了较为说尽的注译和说
佛教经典《阿弥陀经》,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 《阿弥陀经》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首先详细地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依报世界和正报世界种种殊胜,令众生生起信心,信仰念佛净土法门。佛告诉舍利弗尊者,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经过十万亿诸佛国土,那里有一个世界,叫做极乐,那个世界里面,有佛名阿弥陀佛。现在正在说法,普度众生。这个世界的环境,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八功德水、四色莲华、七宝楼阁、黄金为地都是七宝做成。风吹罗网,常作天乐,众鸟齐鸣,皆演法音,众生闻是音已,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又说:微风吹动,行树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阿弥陀经》是中国佛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地藏经 药师经--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 者 许颖译注 出版时间 20200301 I S B N 9787101115659 定价 19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140 (千字) 页 数 265 读者范围 大学
入菩萨行论,湖南教育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作者 (印度)寂天|译者:达瓦次仁 原价 ¥28.00 出版社 湖南教育 出版时间 2019-03-01
《童蒙止观》是陈、隋之际有名佛教学者、天台宗创始人智 NFDC9 所著,它简要阐述了天台宗的两大根本教义“止”与“观”及其实际修行方法,内容深入浅出,具体切实,是佛教徒修行的入门书,还成为一般群众学习
圆悟克勤(1063~1135),字无著,彭州崇宁人,俗姓骆,“圆悟”是建炎初年(1127)宋高宗赐的号。克勤是中国禅宗目前,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一代宗师。圆悟克勤的著作,最知名的有《碧岩录》《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佛果击节录》《圆悟禅师心要》等。《佛果击节录》是针对《明觉禅师语录》卷三“拈古”基础上所作的著语和评唱,极大地丰富了本则公案的内容,也更让学人容易体会公案要传达的思想。
《人生三看 看透·看开·看淡》介绍:看透,就是认清本质,领悟真谛。人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若明若暗的疑惑、无所适从的困扰。看透,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为表象所迷惑,不被假象所蒙蔽。看开,就是乐观豁达,云淡风轻。人生免不了要遇到坎坷、不幸或磨难,看开就是要了悟人生,换个角度看问题,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看淡,就是淡泊自守,乐观旷达,保持健康生活的情趣。看淡,不是不讲物质利益、不求进取,而是要人摆脱虚名浮利的羁绊,放下包袱,调整身心,积蓄力量,以便很好地求得生活。
烦躁不安、紧张恐惧、空虚失落、迷茫无助……似乎每一个现代人都活在心的冲突、矛盾与危机之中。这些负面情绪源于压力。压力不仅导致身累,也让心失去了健康与活力,甚至丧失了远见。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人与人大的差距在于认知,所以如何能够在快节奏、高压力的氛围之中拥有心的免疫力,保持高获取性并找到极高存在度,是每一个人都想要获得的心的加持。觉真法师以管理学的视角,从“心”“财”“人”三方面入手,教会读者从“灭我执”开始,逐步清理内在垃圾,发现真正的财富,创造利人利己的大格局。正如他在文中所说,管理的学问,就是心的学问。领会到了,就会成为高水平企业、集团、单位、群体的心灵领路人。
以释迦牟尼诞辰那年为佛历纪元元年。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历纪年沿袭了汉传佛教的传统来纪念佛陀的各个纪念日,即诞辰(四月初八)、出家(二月初八)、成道(腊月初八)、涅槃(二月十五),包括说法四十九年的大事因缘。 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出来的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真理、智慧传承至今已约三千年,佛历之中的每个日期都传持着佛陀、菩萨、圣者对一切有情的利乐足迹。佛教文化在绵延的历史中如同一条流淌着珠宝的河流,生生无尽…… 一直在润泽利乐着一切世界的有情众生…… 《佛历》将公历、农历、佛历集于一体,并集合了众多大德高僧的智慧法语。《佛历》又是一本集日历、佛历文化为一身的大智慧小书。《佛历》为六个部分:一、缘起(1-2月),佛教起源;二、佛(3-4月),诸佛菩萨护法;三、法(5-6月),佛所经、律、论三
《金刚经》《心经》是佛教中重要典籍,这二经在中国佛教中体现着原典精神和独特的思想价值,从中国文化史的视野来看,它们已经渗透到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如欲深入佛教研究或是欲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此二部经是一个基础。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李明译注的这本《坛经(典藏版阅读无障碍本)(精)》介绍了,《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禅宗代表著作之一,简称《坛经》,全称《南宗顿教很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专享一本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学术界共同称之为经的禅宗著作。由禅宗六祖惠能口述,弟子法海集录而成。《坛经》,乃中国僧人著述中专享被奉为“经”者,其主要内容,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讲堂传法授戒的记录。与《金刚经》、《维摩经》、《心经》等流行广泛的佛教经典都有为数众多的注释本不同,在《坛经》流行的千余年间,靠前禅门为之作注者盖鲜。
李明译注的这本《坛经(典藏版阅读无障碍本)(精)》介绍了,《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禅宗代表著作之一,简称《坛经》,全称《南宗顿教很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专享一本僧人所著,而被佛教界和学术界共同称之为经的禅宗著作。由禅宗六祖惠能口述,弟子法海集录而成。《坛经》,乃中国僧人著述中专享被奉为“经”者,其主要内容,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讲堂传法授戒的记录。与《金刚经》、《维摩经》、《心经》等流行广泛的佛教经典都有为数众多的注释本不同,在《坛经》流行的千余年间,靠前禅门为之作注者盖鲜。
圆悟克勤(1063~1135),字无著,彭州崇宁人,俗姓骆,“圆悟”是建炎初年(1127)宋高宗赐的号。克勤是中国禅宗目前,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一代宗师。圆悟克勤的著作,最知名的有《碧岩录》《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佛果击节录》《圆悟禅师心要》等。《佛果击节录》是针对《明觉禅师语录》卷三“拈古”基础上所作的著语和评唱,极大地丰富了本则公案的内容,也更让学人容易体会公案要传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