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5折-7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学不可以已
    •   ( 0 条评论 )
    • 沈云波 /2016-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全书分成导论和本论两个部分,在导论部分,首先回顾了《荀子》的研究历史;其次以《论语》为参照,初步揭示出“学、政、道”三位一体是《荀子》思想世界的基本结构,后以《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文本为参照,进一步说明了“学”是儒家审视世界的独特的姿态和立场,“政”是政治的共同生活,“道”是超越于政治的更为广阔的共同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应,本论便分成“学”、“政”、“道”三个部分共六章。章以《劝学》为中心,阐明《荀子》对学之为学的基本结构的理解;第二章以《非十二子》和《儒效》为中心,通过学(德)与政的微妙关联的阐明,呈现儒家自觉坚守的位置和立场;第三章以《王制》为中心,阐述《荀子》憧憬的王者之政的美好图景;第四章以《礼论》为中心,阐述政治秩序(礼义之道)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礼义

    • ¥108.98 ¥218.96 折扣:5折
    • 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
    •   ( 0 条评论 )
    • /2016-07-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 儒家心性之学作为一种为己之学、成德之教,原本不是纯粹的知识思辨,而是一种体知、体证于身心的学问。这也是近年来宋明理学研究所关注的一大议题。《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收录的九篇论文,是作者关于王阳明及其后学致良知工夫的相关研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如何诠释儒家心性之学的相关思考。作者力图摆脱哲学概念式的“工夫论”分析模式,从各种角度对心学“工夫”本身加以如实呈现、系统梳理。

    • ¥192.5 ¥386 折扣:5折
    • 弥勒信仰研究
    •   ( 0 条评论 )
    • 王雪梅 著 /2016-10-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选取古代印度弥勒信仰为研究对象,借助保存至今的大量印度古代佛教文献及近现代以来陆续发表的考古资料,以古代印度佛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多角度多层面地来研讨弥勒信仰在印度产生、发展、演变的轨迹,从而揭示古代印度弥勒信仰的基本内涵、基本进程、基本特性及其所包含的一些重要问题。

    • ¥356.8 ¥714.6 折扣:5折
    • 学不可以已
    •   ( 0 条评论 )
    • 沈云波 /2016-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全书分成导论和本论两个部分,在导论部分,首先回顾了《荀子》的研究历史;其次以《论语》为参照,初步揭示出“学、政、道”三位一体是《荀子》思想世界的基本结构,后以《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文本为参照,进一步说明了“学”是儒家审视世界的独特的姿态和立场,“政”是政治的共同生活,“道”是超越于政治的更为广阔的共同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应,本论便分成“学”、“政”、“道”三个部分共六章。章以《劝学》为中心,阐明《荀子》对学之为学的基本结构的理解;第二章以《非十二子》和《儒效》为中心,通过学(德)与政的微妙关联的阐明,呈现儒家自觉坚守的位置和立场;第三章以《王制》为中心,阐述《荀子》憧憬的王者之政的美好图景;第四章以《礼论》为中心,阐述政治秩序(礼义之道)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礼义

    • ¥108.48 ¥217.96 折扣:5折
    • 弥勒信仰研究
    •   ( 0 条评论 )
    • 王雪梅 著 /2016-10-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选取古代印度弥勒信仰为研究对象,借助保存至今的大量印度古代佛教文献及近现代以来陆续发表的考古资料,以古代印度佛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多角度多层面地来研讨弥勒信仰在印度产生、发展、演变的轨迹,从而揭示古代印度弥勒信仰的基本内涵、基本进程、基本特性及其所包含的一些重要问题。

    • ¥356.8 ¥714.6 折扣:5折
    • 学不可以已
    •   ( 0 条评论 )
    • /2016-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全书分成导论和本论两个部分,在导论部分,首先回顾了《荀子》的研究历史;其次以《论语》为参照,初步揭示出“学、政、道”三位一体是《荀子》思想世界的基本结构,后以《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文本为参照,进一步说明了“学”是儒家审视世界的独特的姿态和立场,“政”是政治的共同生活,“道”是超越于政治的更为广阔的共同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应,本论便分成“学”、“政”、“道”三个部分共六章。章以《劝学》为中心,阐明《荀子》对学之为学的基本结构的理解;第二章以《非十二子》和《儒效》为中心,通过学(德)与政的微妙关联的阐明,呈现儒家自觉坚守的位置和立场;第三章以《王制》为中心,阐述《荀子》憧憬的王者之政的美好图景;第四章以《礼论》为中心,阐述政治秩序(礼义之道)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礼义

    • ¥108.98 ¥218.96 折扣:5折
    • 解释的知识论基于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的三角测量模型研究
    •   ( 0 条评论 )
    • /2016-09-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在解释理论与知识论(尤其是知识的类型理论)相互支持的背景下,本书基于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的方法,为解释的三角测量模型(解释者-说话者-共享的世界)及知识论的三角构架(主观知识-主观间知识-客观知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供阐释及重构。解释的三角测量模型和知识论的三角构架之间,并不只是简单的类比,而是有其内在的关联。解释在条件上所需要的以及在效果上所确立的人称知识、第二人称知识与第三人称知识,分别与知识论在条件上所需要的以及在效果上所确立的主观知识、主观间知识与客观知识相对应。在解释中,认识主体即是解释者;在知识论中,解释者即是认知主体。不管是主体的自我反思、主体间的语言交流还是主客观关系,终仍然要落实到基于先验论证和反思平衡的三角测量模型中。在精神旨趣上,这一模型是反怀疑论、反还原论的

    • ¥106.1 ¥213.2 折扣:5折
    • 学不可以已
    •   ( 0 条评论 )
    • 沈云波 /2016-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全书分成导论和本论两个部分,在导论部分,首先回顾了《荀子》的研究历史;其次以《论语》为参照,初步揭示出“学、政、道”三位一体是《荀子》思想世界的基本结构,后以《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文本为参照,进一步说明了“学”是儒家审视世界的独特的姿态和立场,“政”是政治的共同生活,“道”是超越于政治的更为广阔的共同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应,本论便分成“学”、“政”、“道”三个部分共六章。章以《劝学》为中心,阐明《荀子》对学之为学的基本结构的理解;第二章以《非十二子》和《儒效》为中心,通过学(德)与政的微妙关联的阐明,呈现儒家自觉坚守的位置和立场;第三章以《王制》为中心,阐述《荀子》憧憬的王者之政的美好图景;第四章以《礼论》为中心,阐述政治秩序(礼义之道)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礼义

    • ¥108.98 ¥218.96 折扣:5折
    • 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
    •   ( 0 条评论 )
    • /2016-07-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 儒家心性之学作为一种为己之学、成德之教,原本不是纯粹的知识思辨,而是一种体知、体证于身心的学问。这也是近年来宋明理学研究所关注的一大议题。《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收录的九篇论文,是作者关于王阳明及其后学致良知工夫的相关研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如何诠释儒家心性之学的相关思考。作者力图摆脱哲学概念式的“工夫论”分析模式,从各种角度对心学“工夫”本身加以如实呈现、系统梳理。

    • ¥180.52 ¥362.04 折扣:5折
    • 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
    •   ( 0 条评论 )
    • /2016-07-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 儒家心性之学作为一种为己之学、成德之教,原本不是纯粹的知识思辨,而是一种体知、体证于身心的学问。这也是近年来宋明理学研究所关注的一大议题。《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收录的九篇论文,是作者关于王阳明及其后学致良知工夫的相关研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如何诠释儒家心性之学的相关思考。作者力图摆脱哲学概念式的“工夫论”分析模式,从各种角度对心学“工夫”本身加以如实呈现、系统梳理。

    • ¥179.02 ¥359.04 折扣:5折
    • 学不可以已
    •   ( 0 条评论 )
    • /2016-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全书分成导论和本论两个部分,在导论部分,首先回顾了《荀子》的研究历史;其次以《论语》为参照,初步揭示出“学、政、道”三位一体是《荀子》思想世界的基本结构,后以《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文本为参照,进一步说明了“学”是儒家审视世界的独特的姿态和立场,“政”是政治的共同生活,“道”是超越于政治的更为广阔的共同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应,本论便分成“学”、“政”、“道”三个部分共六章。章以《劝学》为中心,阐明《荀子》对学之为学的基本结构的理解;第二章以《非十二子》和《儒效》为中心,通过学(德)与政的微妙关联的阐明,呈现儒家自觉坚守的位置和立场;第三章以《王制》为中心,阐述《荀子》憧憬的王者之政的美好图景;第四章以《礼论》为中心,阐述政治秩序(礼义之道)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礼义

    • ¥110.98 ¥222.96 折扣:5折
    • 学不可以已
    •   ( 0 条评论 )
    • 沈云波 /2016-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全书分成导论和本论两个部分,在导论部分,首先回顾了《荀子》的研究历史;其次以《论语》为参照,初步揭示出“学、政、道”三位一体是《荀子》思想世界的基本结构,后以《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文本为参照,进一步说明了“学”是儒家审视世界的独特的姿态和立场,“政”是政治的共同生活,“道”是超越于政治的更为广阔的共同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应,本论便分成“学”、“政”、“道”三个部分共六章。章以《劝学》为中心,阐明《荀子》对学之为学的基本结构的理解;第二章以《非十二子》和《儒效》为中心,通过学(德)与政的微妙关联的阐明,呈现儒家自觉坚守的位置和立场;第三章以《王制》为中心,阐述《荀子》憧憬的王者之政的美好图景;第四章以《礼论》为中心,阐述政治秩序(礼义之道)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礼义

    • ¥108.98 ¥218.96 折扣:5折
    • 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
    •   ( 0 条评论 )
    • 张卫红 /2016-07-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 儒家心性之学作为一种为己之学、成德之教,原本不是纯粹的知识思辨,而是一种体知、体证于身心的学问。这也是近年来宋明理学研究所关注的一大议题。《由凡至圣:阳明心学工夫散论》收录的九篇论文,是作者关于王阳明及其后学致良知工夫的相关研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如何诠释儒家心性之学的相关思考。作者力图摆脱哲学概念式的“工夫论”分析模式,从各种角度对心学“工夫”本身加以如实呈现、系统梳理。

    • ¥193 ¥387 折扣:5折
    • 学不可以已
    •   ( 0 条评论 )
    • 沈云波 /2016-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全书分成导论和本论两个部分,在导论部分,首先回顾了《荀子》的研究历史;其次以《论语》为参照,初步揭示出“学、政、道”三位一体是《荀子》思想世界的基本结构,后以《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文本为参照,进一步说明了“学”是儒家审视世界的独特的姿态和立场,“政”是政治的共同生活,“道”是超越于政治的更为广阔的共同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应,本论便分成“学”、“政”、“道”三个部分共六章。章以《劝学》为中心,阐明《荀子》对学之为学的基本结构的理解;第二章以《非十二子》和《儒效》为中心,通过学(德)与政的微妙关联的阐明,呈现儒家自觉坚守的位置和立场;第三章以《王制》为中心,阐述《荀子》憧憬的王者之政的美好图景;第四章以《礼论》为中心,阐述政治秩序(礼义之道)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礼义

    • ¥108.98 ¥218.96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