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金刚经·心经(佛教十三经)新版
    •   ( 102654 条评论 )
    • 赖永海 主编,陈秋平 译注 /2019-02-08/ 中华书局
    • 各类小本般若经的编译与流传中,以《金刚经》与《心经》*代表性与影响力。 般若经的核心思想是 空 。但佛教所说的 空 ,非一无所有之 空 ,而是以 缘起 说 空 ,亦即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条件( 缘 即 条件 )的产物,都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条件具备了,它就产生了( 缘起 );条件不复存在了,它就消亡了( 缘灭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因此都是没有自性的,无自性故 空 。 《金刚经》和《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 缘起性空 同样是其核心思想,但二者又进一步从 对外扫相 和 对内破执 两个角度去讲 空 。《金刚经》的 对外扫相 思想集中体现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个偈句上,对内破执则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一点睛之笔;《心经》则是以 色不异空,空不

    • ¥11 ¥12 折扣:9.2折
    • 金光明经(佛教十三经)
    •   ( 4471 条评论 )
    • 赖永海 主编,刘鹿鸣 译注 /2018-02-05/ 中华书局
    • 《金光明经》对中国佛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 三身 、 十地 思想、大乘菩萨行之舍己利他、慈悲济世思想、金光明忏法及忏悔思想、以及天王护国思想。由于经中所说的诵持本经能够带来不可思议的护国利民功德,故长期以来被视为护国之经,在所有大乘佛教流行的地区都受到了广泛重视。

    • ¥13 ¥18 折扣:7.2折
    • 坛经(佛教十三经)新版
    •   ( 7872 条评论 )
    • 赖永海 主编,尚荣 译注 /2018-08-01/ 中华书局
    • 《坛经》是中国僧人撰写的著述中被冠以 经 的一部佛教典籍,其核心思想是 即心即佛 、 顿悟成佛 。《坛经》在把佛性归诸心性、把人变成佛的同时,倡导 即世间求解脱 ,主张把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

    • ¥13.4 ¥17 折扣:7.9折
    • 无量寿经(佛教十三经)新版
    •   ( 8456 条评论 )
    • 陈林赖永海徐敏 著 /2018-03-01/ 中华书局
    • 《佛教十三经:无量寿经》是根据 十方净土 的思想建立起来的净土类经典,也是净土宗所依据的 三经 之一。经中主要叙述过去世法藏菩萨历劫修行成无量寿佛的经过,及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净土信仰自宋之后就成为与禅并驾齐驱的两大佛教思潮之一,到近现代更出现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景象,故《无量寿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影响至为广泛和深远。

    • ¥17.4 ¥22 折扣:7.9折
    • 解深密经(佛教十三经·平装)新版
    •   ( 4254 条评论 )
    • 赖永海 主编,赵锭华 译注 /2019-05-01/ 中华书局
    • 《解深密经》的核心思想在论证一切外境外法与识的关系,认为一切诸法乃识之变现,阿赖子耶识是生死轮回的主体,是万物生起的种子。经中还提出了著名的 三性 、 三无性 问题,并深入地论述了一切虚妄分别相与真如实性的关系。

    • ¥19 ¥24 折扣:7.9折
    • 梵网经(佛教十三经)新版
    •   ( 3483 条评论 )
    • 赖永海 著;戴传江 注 /2018-03-01/ 中华书局
    • 《佛教十三经:梵网经》在佛教 三藏 中属 律藏 ,是大乘戒律之一,在中国佛教大乘戒律中,《佛教十三经:梵网经》的影响*。经中主要讲述修菩萨的阶位(发趣十心、长养十心、金刚十心和体性十地)和菩萨戒律(十重戒和四十八轻戒),是修习大乘菩萨行所依持的主要戒律。另外,经中把孝与戒相融通、 孝名为戒 的思想颇富中国特色。

    • ¥18.7 ¥26 折扣:7.2折
    • 般若摄颂释
    •   ( 3374 条评论 )
    • 麦彭仁波切 著;索达吉堪布 译 /2017-07-01/ 藏文古籍出版社
    • 《般若摄颂》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的一部佛经。囊括了般若所有要点,是一切般若的精华所在。麦彭仁波切为此撰著过一部藏文注释,叫《般若摄颂释》,为让更多人知道此书的价值和意义,索达吉堪布将此注释译为中文。在藏传佛教中特别重视此经,把它列为日常课诵,甚至法本也不离身体。

    • ¥25.3 ¥38 折扣:6.7折
    • 金刚经决疑 般若心经直说 肇论略注(普陀山佛学丛书)
    •   ( 2351 条评论 )
    • 憨山德清,心举 /2019-10-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典籍整理点校读本,为普陀山佛学丛书的一种,由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策划推出。《金刚经》《心经》是佛教空宗核心经典,《肇论》则是空宗著名译师鸠摩罗什弟子僧肇的代表作品。撰者憨山德清立足禅宗思想,同时融汇禅、教,对三种空宗经典进行了深入发掘与阐释,是研究憨山德清思想的重要文献。

    • ¥27.6 ¥32 折扣:8.6折
    •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   ( 1427 条评论 )
    • 星云大师 /2020-12-01/ 东方出版社
    • 人生*强大的敌人 贪嗔痴 的烦恼,需要佛法的戒定慧三学才能降服。戒定慧三学是福慧双修、行解并重的根本功夫,我们唯有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使人心回归安宁,社会安定有序,使人间称为佛国净土,才能获得圆满幸福的人生。

    • ¥28.5 ¥30 折扣:9.5折
    • 瑜伽经(汉译名著18)
    •   ( 2556 条评论 )
    • [古印度]钵颠阇利黄宝生 译 /2020-11-01/ 商务印书馆
    • 《瑜伽经》为印度古代瑜伽派哲学的*早经典。现存《瑜伽经》由于其中包含着后来加入的成分,约在公元300至500年间定型。全书分为四章,由194个简短的经句组成。*章主要论述了 心作用 和三昧的分类等问题,认为 瑜伽是对心作用的抑制 。第二章说明了造成痛苦的原因和进入三昧的基本方法,具体论述了 八支行法 的前五支(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第三章论述了 八支行法 中的后三支(执持、静虑、等执)及神通力等问题。第四章据许多学者考证不是钵颠阇利所作,其主要内容是对神通力的五种来源(生得、药草、咒文、苦行、三昧)和解脱状态等的论述。 《瑜伽经》出现后,印度自远古流传下来的瑜伽修持方法得到归纳和总结。印度后世有不少对它的注与复注,其中*重要的是毗耶娑的注释。本书即根据毗耶娑注释本译出。

    • ¥26.6 ¥28 折扣:9.5折
    • 【2022新版】佛陀传 故道白云 一行禅师著 全世界影响力大的佛陀传记 佛学初学者爱好者入门书 佛法的起源与奥妙 正念的
    •   ( 1078 条评论 )
    • [法] 一行禅师 /2022-03-01/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一行禅师沉稳迷人地讲述了佛陀释迦牟尼从出生、成长、出家、修行、得道、弘法,直至灭寂的完整一生。 世人似乎是从本书中首次发现,佛陀从来不是神,而是一个人。他没有任何神通,和我们一样会困惑和痛苦,他也有家人,有妻子和儿子,只是他离开了他们,独自走上了修行成佛,拯救众生的道路。 书中的佛陀不仅伟大、慈悲,而且真实可爱;你看到的正是2500年前的佛陀本人,看到他和大家一起坐在地上吃饭,他吃饭的威仪令人着迷,他吃完饭,和别人一样自己收拾好餐具,放好,一举一动间,散发着佛法的灵性光芒。 娓娓道来的佛陀生平故事,融汇着佛法的精深奥妙;无论你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本书,都是一次充满喜乐和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

    • ¥29.2 ¥69.9 折扣:4.2折
    • 白话楞严经
    •   ( 1157 条评论 )
    • 荆三隆 邵之茜 注译 /2021-11-01/ 三秦出版社
    • 《楞严经》是一部对中国佛教之禅、净、律、密、教都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大乘经典。内容十分宏富,思想体系严密,几乎把大乘佛教所有重要理论都囊括其中,故自问世后,就广泛流行。该经以理、行、果为框架,谓一切众生都有 菩提妙明元心 ,但因不明自心清净,故流转生死,如能修禅证道,即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一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各宗各派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楞严经》,佛教经典。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蜜帝译。10卷。此经的译者般剌蜜帝大师,中印度人,居广州制止道场,于唐神龙元年(705)从灌顶部中诵出,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房融笔受,怀迪证义。中国历代皆视此经为佛教主要经典之一。在日本

    • ¥15.1 ¥38.8 折扣:3.9折
    • 极简藏传佛教史
    •   ( 1669 条评论 )
    • 王辅仁 著 /2020-03-0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根据王辅仁先生的授课讲稿整理而成,先生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勾勒了藏传佛教历史发展的清晰轮廓,并对藏传佛教的教理、教义、师承源流以及学程、仪轨等也作了简要的介绍,是读者了解藏传佛教文化的一把入门钥匙。

    • ¥27.4 ¥36 折扣:7.6折
    • 入菩萨行论(做人必修之书)
    •   ( 21725 条评论 )
    • 寂天 著;达瓦次仁 译 /2018-08-30/ 湖南教育出版社
    • 《入菩萨行论》共有十章,其核心是阐述六波罗蜜多,即何谓彻底的布施、彻底的精进努力、彻底的守戒自律、彻底的禅定、彻底的忍辱和彻底的大智。六波罗蜜多概括了大乘佛教的基本内容。因此,千余年来,佛教僧人以及信众把《入行论》作为佛法课本。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把《入行论》列为必修教材,是该院系列教材第八部。

    • ¥25.2 ¥28 折扣:9折
    • 白话法华经
    •   ( 325 条评论 )
    • 李利安 注译 /2021-11-01/ 三秦出版社
    • 《法华经》就是《妙法莲华经》的简称,共六万九千余字,七卷二十八品,由鸠摩罗什译出。《法华经》是一部体系庞大、内涵深刻、内容丰富,并且文字讲究的经文,从经文中我们可以理解佛教平等、因缘、因果等思想,也可以得到开悟、解脱、修行的方式与途径,让感悟者感受到生命中高华之境。 《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鷲山所说,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主要讲述的是一佛乘思想,也即一切众生,无论三乘五乘,最终皆归于一佛乘,无有余乘。由之而来佛陀对一乘之法的功德赞叹在经文中随处可见,读诵者往往只看到佛对一乘和法华功德的赞叹,却没有注意到一佛乘思想均贯穿其中。其诸法实相的主旨,实际上涵盖了空、真如、法性、究竟涅槃、佛性等大乘佛教究竟的法义,各宗派无不受《法华经》的影响。著名的天台宗即以《

    • ¥15.1 ¥38.8 折扣:3.9折
    • 莲花生传
    •   ( 2880 条评论 )
    • 益西措嘉丹增拉巴译 /2018-09-0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莲花生大师是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人,在藏区可谓家喻户晓,他对藏族文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本传以凝练的篇幅、精练的语言叙述了莲花生大师的生平活动和当时佛教传入藏区的历史情况,是一本了解莲花生大师生平的通俗入门读物。

    • ¥22.6 ¥29.8 折扣:7.6折
    • 中国禅宗史(博雅双语名家名作)
    •   ( 2382 条评论 )
    • 顾毓琇 /2017-03-06/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中国禅宗史》(英汉对照)的英文取自顾毓琇先生用英文所著《禅史》(1979年在美国出版)的*部分。中文由陈人哲、谈谷铮等人翻译而成。《禅史》的中国部分主要取材于顾先生所著《禅宗师承记》的精华内容,但《禅宗师承记》内容甚为详尽,且用古汉语写成,现今读者不易看懂。《中国禅宗史》将《禅史》的中国部分以英汉对照方式呈现,内容简明扼要,叙述清楚易懂,更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另外,书末还附有顾先生多年来从各地精心收集到的禅宗传承世系表等有关资料,很有参考价值。

    • ¥30 ¥45 折扣:6.7折
    • 《如来藏经》密意(佛典密意系列)
    •   ( 828 条评论 )
    • 谈锡永 /2019-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如来藏经》说众生皆有如来藏,常住不变,然后用九种喻说如来藏为烦恼所缠,是故众生不自知有如来藏。这是如来藏的根本思想。由此可将一切众生心性的清净分说为如来藏,杂染分说为阿赖耶识。 如来藏诸经,实由本经作前导。本经所说虽然简略,但已显示如来藏实为智识双运,亦可以说是清净与杂垢双运,是为如来藏的根本思想。其余如来藏诸经,还显示无作意、无舍离、无整治,这些观修见地则不见于本经中,因为作为前导的经,实在不必要将观修的深密义显示,否则便非前导。因此读者于研读本经时,不可仅依本经来理解如来藏的深密见与深密的观修,而依本经人如来藏之门即可。 再者,笔者比对藏译,发觉晋唐二译都有些缺憾,未能将一些微妙处译出,是故本书除疏释本经晋唐两篇旧译外,复依藏文重译,译时尽量用唐译的名言,若须改译,

    • ¥21.6 ¥30 折扣:7.2折
    • 佛果击节录:中国禅宗典籍丛刊
    •   ( 827 条评论 )
    • [宋] 圆悟克勤 著,王大伟郭俊良 校 /2019-03-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圆悟克勤(1063~1135),字无著,彭州崇宁人,俗姓骆, 圆悟 是建炎初年(1127)宋高宗赐的号。克勤是中国禅宗史上,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一代宗师。圆悟克勤的著作,*知名的有《碧岩录》《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佛果击节录》《圆悟禅师心要》等。《佛果击节录》是针对《明觉禅师语录》卷三 拈古 基础上所作的著语和评唱,极大地丰富了本则公案的内容,也更让学人容易体会公案要传达的思想。

    • ¥17.2 ¥20 折扣:8.6折
    • 龙树二论密意(佛典密意系列)
    •   ( 865 条评论 )
    • 谈锡永 /2020-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特选出龙树论师《六正理聚》中《六十如理论》及《七十空性论》两篇,加以疏释,用以表达龙树说 缘起 、说 性空 、说 真实义 、说 法智 ,以至说 无生 的密意。 《中论》虽然是龙树的重要论著,但实际作意,在于教导学人如何依 中道 观修时,能依所缘境正确作出 抉择 与 决定 ,并没有详细地、系统地述说 缘起 与 性空 。《六十如理论》及《七十空性论》二论,则恰好可以作为补充。 《六十如理论》的主旨,在于说明为何要建立缘起,并由缘起说及初地菩萨所证的 真实义 ,以及八地以上菩萨以至于如来所现证的 法智 。所以由这部论,读者即可澈底晓解缘起,知道何谓缘起,以及缘起在观修中所起的作用。由《六十如理论》便可以知道这绝不是龙树的思想。论中明说要先建 有 ,破除 无 ,因为落于 无见 会引起许多过患。当 无见 破除之后,学人若通

    • ¥22.2 ¥28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