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研究当代德国美学并原创性探讨当代感性学的著作,是作者多年研究当代德国美学前沿理论的成果。作者旨在回归“美学”的原初涵义“感性学”(Aesthetics),在美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应对形而上学危机与新艺术形式对传统美学的挑战,重构当代新感性学。 本书分为“理论”和“问题”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五种新美学流派——显现美学、气氛美学、自然美学、力的美学和装置美学,揭示出它们所提供的全新审美视域。以这些前沿理论为基础,第二部分进一步集中研究当代美学(感性学)核心问题,如审美在场性,不确定性,超出了视觉主导的旧感性而面向听觉、味觉的新感性,审美经济现象等。
本书选取弗洛伊德思想的精华,包括梦的解析,精神分析,性与文明三个方面,将其主要思想一一摘出,包括梦的象征与来源,梦的解析方法,关于本能,力比多,以及人的焦虑、压抑等情绪,帮助我们了解自我,面对人生。
本书集合卢梭思想的精华,我们通过本书感悟他对人生、自然的态度;领略他对社会、财富、科学与艺术的理解;体味他那淳朴、澄明、天性,不能不算是一种享受。自然是永恒的,人的天性也是永恒的。本书是卢梭原著代表作的精选译本,基本反映了卢梭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为便于读者阅读,编辑中对部分内容做了删节,并适当加了小标题。
《谎言》 “永远不要说话”是否可能? 如果扭曲事实为说谎,那么为了掩盖真相而保持缄默呢?如果说谎是不安好心、伤害他人,那么所谓“善意的谎言”呢?如果说谎只是个人的事,那么因为说谎而造成的不公正呢? 《谎言》一书试图跨越谎言的所有差异,探讨无论哪一种谎言,其共同点是什么,不变之处又是什么,让我们从谎言开始观察人性。 作者:[法]玛丽–法郎士?阿兹布鲁克 出版社/出版:新星出版社 策划出品:读库 尺寸:120x200mm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定价:84.00元
小说《伊本·赫尔顿大师(精)》是摩洛哥有名当代作家拜萨慕·亨弥释教授的代表作。伊本·赫尔顿(公元1332 ―1406)出生于突尼斯,全名是艾卜·扎伊德·阿卜杜拉赫曼·伊本·赫尔顿。中世纪阿拉伯马格里布地区很后一位有名的哲学家。该小说取材于历史文献,尤其是伊本·赫尔顿本人的著作《历史绪论》,成功刻画了这位14世纪天才思想家的形象。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历史文学类著作。作者取材于许多历史事实,在此基础上,刻画出小说的主人公及其他人物,从而使这部小说呈现事实融入想象的独特风格。
维特根斯坦是二十世纪很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这位带有天才神秘性的哲学家日常生活的一面,以及他将生活与哲学融为一体的思考方式和人格魅力。鲍斯玛著的《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子午线译丛精选》按谈话发生的地点分编为康乃尔、斯密斯学院和牛津三个部分,是研究维特根斯坦晚期思想与生活的靠前手珍贵资料。
《理想国》是柏拉图创作的哲学经典著作。本书借苏格拉底与格劳孔、色拉叙马霍斯、阿德曼托斯等人的对话,描述了一个理想国家的蓝图,还讨论了诸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比如正义、财产、教育、品德等,妙趣横生且思想深邃,值得每个人研究和学习。
本书中的内容都是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例如:关于生命、爱欲、死亡、财产、生存等等,在阅读过程中,也许你阅读到某句话,即可深受启发,从而逐渐改变自己的思想,进而改変人生态度,甚至人生进程。
《美学》是整个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扛鼎之作,是黑格尔对艺术美和艺术形象创造等领域的很好阐释。在《美学》中,黑格尔把人类的艺术叙述成一个运动着的整体系统,以缜密的逻辑,探讨了自然美、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等艺术体系,及文学、诗、音乐、绘画、建筑、雕刻等众多门类,并由此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美学体系。《美学》以令人惊叹的黑格尔式才智,结合叙述的准确性、可靠性与文化的深广性,历经百余年的考验,始终屹立在美学领域的学术前沿,黑格尔也因之成为美学的代名词。 《美学(第2卷)》介绍了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