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彩色图谱》共分8个部分,即:头、颈、胸、腹、盆部和会阴、脊柱区及上、下肢,共有彩图约365幅,力求反映我国人体结构的特点。在编绘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外图谱和文献资料,遵循高、中等医学院校教学大纲的要求。 《局部解剖学彩色图谱》名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人体解剖学名词”为准。 《局部解剖学彩色图谱》大部分彩图都以标本写生为主,并尽力还原器官结构的本来色彩,使彩图更具真实性和艺术性。由于使用彩色绘制以及在艺术上的加工和创新,本图谱较线条图或水墨图更为清晰、精美,使读者一目了然,学习方便。因此,它是一本采用水彩绘画语言表现人体结构的医学图谱。图内解剖名词采用中英文对照,有利于学习。
佩妮·萨托利著的《向死而生活在当下(濒死体验死亡哲学课)(精)》是英国重症监护室医护佩妮·萨托利博士在护理濒临死亡病人过程中,经过20多年案例观察和采访等,在濒死体验领域对死亡进行探索的一本人生智慧书。濒死体验和人们临终心理一样,是人类走向死亡时的精神活动,近几十年来的相关研究一直都在进行。书中通过对数十个濒死体验者的案例研究,以及他们讲述的那些令人震撼的经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死亡,并能更平静地面对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死亡。人人终有一死,生命不过是向死而生。相信本书会激励读者更好地活在当下,并启发读者对如何过好这一生的深刻思考。
这些故事本身奇巧而有趣,加上作者娓娓动听的叙述,使它变成了一部极富魅力的人文经典。给热爱哲学但又心存敬畏的读者们敞开了一扇亲切的大门。
《日本人与阳明学》这本书囊括了19篇以冈田武彦先生为首的日本学者最近三十余年来赴华参会时发表的论文或演讲稿,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日本人的阳明学观以及“九州学派”的窗口。《日本人与阳明学》这本书的编译者钱明也将自己多年对“冈田学”与“九州学派”的研究成果著述其中,具有很好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 另外,《日本人与阳明学》第yi次深入地分析了日本人如何采用王阳明“知行合一”这个原则,融合西方、东方文化,进行明治维新,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思想错综复杂,有必要加以梳理澄清。较之同类著述,本著或许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文献较为详实,这主要源自作者正在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西方科学思想经典文献编目研究”;二,研究纲领较为明晰简练,本著采用文献检索、思想源流、研究纲领、学界评论和理论重估等五个维度审视了“历史转向”“实践转向”“社会转向”“STS转向”“修辞学转向”和“文化转向”等六个重要思想趋势;三,本著的基本结论是,在科学哲学后现代思想中值得关注、有思想价值的是“回到康德”,回到科学与哲学的统一,回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