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10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左传(全3册) 中华书局
    •   ( 682 条评论 )
    • 郭丹,程小青,李彬源译注 /2024-06-01/ 中华书局
    • 《左传》在“《春秋》三传”中最有影响。全书约十八万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4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一改《春秋》大事纲要的记史方法,代之以系统灵活的史书编纂方式,既记春秋史实,又包含了大量古代典章史料,是了解我国先秦文化的重要典籍。《左传》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其写作手法为正史传记及叙事散文所借鉴,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本书以《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正义为底本,参考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对《左传》进行全文注释与白文翻译,在每卷开头做有题解,对该卷主要内容进行梳理,简介主要事件。注释以简洁清晰为主要特色,对比较复杂的人物关系、历史事件注释较为详细,以便于读者理解。译文以直译为主,力求准确流畅

    • ¥104 ¥208 折扣:5折
    • 魏书(精装全8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   ( 4033 条评论 )
    • 【北齐】魏收负责修订人 何德章 /2017-01-01/ 中华书局
    • 《魏书》是一部记述北朝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及东魏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魏收。全书130卷(含子卷),包括本纪十二篇12卷,列传九十二篇98卷,志十篇20卷。不计子卷为114卷。全书完成于北齐天保初年,搜罗史料翔实丰富,是研究北朝史的基本史料。《魏书》成书后,渐有散佚,至北宋时期,全阙者27卷,不全者3卷。魏收之后,学者利用《北史》和唐人《高氏小史》补残缺卷次。上世纪七十年代,唐长孺先生点校《魏书》,以现存各种不同版本进行对校,同时广泛利用《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资治通鉴》、《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等书,旁征博引,考定是非。引书之富、校勘之细、考证之精和标点之准,首屈一指,广受推崇。修订本《魏书》以百衲本为底本,以三朝本、南监本、北监本、殿本为通校本,以汲古阁本、局本为参校本,

    • ¥368.3 ¥510 折扣:7.2折
    • 资治通鉴精选新绎(全四册)
    •   ( 413 条评论 )
    • 张大可 著,华景时代 出品 /2022-07-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资治通鉴》是北宋大政治家、大史学家司马光领衔修撰的一部历史名著,记载了战国初年至五代末叶1362年错综复杂的历史,是一部贯通古今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其气势与规模,不仅在古代中国,就是在中世纪的世界史坛上,都堪称无与伦比之作,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以及知古鉴今的借鉴价值,值得所有人阅读。 《资治通鉴精选新绎》把握《资治通鉴》全书脉络,精选秦汉、隋唐两个历史时期,跨周、秦、西汉、隋、唐五个朝代,分为四册。本书对所选史事做简洁明快的今注与今译,附录重大史事人物的评说。本书的新绎体现的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读史方法,可谓 致广大而尽精微 ,既让读者了解到历史全貌,又把握了重要历史细节,从而汲取历史智慧,启迪当下。

    • ¥176.6 ¥368 折扣:4.8折
    • 资治通鉴全本新注(全十四册)张大可签名版 精装无删减史学名著
    •   ( 1381 条评论 )
    • 司马光 /2023-07-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资治通鉴全本新注(全十四册)》是张大可教授历时数十年对《资治通鉴》进行全本注释的成果。《资治通鉴》是北宋大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主修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终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的历史。张大可教授 的新注吸收元刊胡三省注本的优秀内容,融合现代研究观点,除传统字音、字义、人物、地理、职官、历史掌故诸项注释外,还结合多种史书,以便全方位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增设文前导读、大事提要、段意概括、点评等,将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结合起来,具有时代性、学术性、创造性、工具性等显著特点。简体横排符合现代阅读习惯,降低了阅读难度,意在使更多的人能够读原文,识全貌,深入《资治通鉴》一书的内容、体系及思想,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千年

    • ¥762.2 ¥1588 折扣:4.8折
    • 旧五代史(平装全6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   ( 1722 条评论 )
    • 【宋】薛居正 等撰、陈尚君 主持修订 /2016-08-01/ 中华书局
    • 《旧五代史》150卷,是宋初由薛居正主持的官修史书,原名《五代史》。后世为与欧阳修所撰《五代史记》相区别,称薛史为《旧五代史》。《旧五代史》南宋后流传渐微,约在明清之际亡佚,今所见者为清代学者邵晋涵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出,是 二十四史 中的辑佚书。《旧五代史》主要删削五代各朝实录而成,由于五代实录今均已失传,《旧五代史》因大量保存了实录遗文而具有重要价值。 点校本《旧五代史》整理工作初由陈垣、刘迺龢承担,文革中转至上海,由复旦大学完成,以1921年南昌熊罗宿影印四库馆缮写进呈本(简称影库本)为底本,校以武英殿本、刘氏嘉业堂本及其他三种抄本,并吸收了一些前人校勘成果,是 上海五史 中质量较高的一种。 本次修订仍以影库本为底本,通校了殿本、刘本以及原点校本当年限于客观条件未能利

    • ¥202.2 ¥280 折扣:7.2折
    • 大清会典·康熙朝(全四册)
    •   ( 303 条评论 )
    • 伊桑阿等编著 杨一凡 宋北平主编 /2017-06-08/ 凤凰出版社
    • 《康熙会典》是清代五部会典之一,是清代行政法典,一朝制度性法规的主要依据。创修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告成于二十九年,由大学士伊桑阿、王熙任总裁。起崇德元年,迄康熙二十五年。全书共162卷。该书由中国社科院杨一凡和宋北平先生进行整理。对研究清代制度史和中国法制史具有重要价值。

    • ¥240 ¥480 折扣:5折
    • 明实录(全100册)
    •   ( 34 条评论 )
    •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8-07-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约两百五十年的大量资料,具有重要史学价值,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全书共十三部,1600多万字,是有明一代史料的集大成者。纂修此书,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现依据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影印出版,精装大32开,分装100册。

    • ¥16000 ¥32000 折扣:5折
    • 唐五代文编年史
    •   ( 159 条评论 )
    • 吴在庆 /2018-06-01/ 黄山书社
    • 《唐五代文编年史》(全5册),唐五代是中国古代文章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其各体文章趋于成熟,文章体裁臻于完备。本项目在对唐五代传世文献的海量搜集和校勘排比、取舍的基础上,首次对唐五代时期的4万余篇文章进行全面的编年整理,揭示了唐五代骈、赋和散文等各文体在各个阶段的存在状况、特点及其相互影响和承上启下的演进轨迹,以此勾勒出唐五代文的发展脉络。

    • ¥400.7 ¥598 折扣:6.7折
    • 通志二十略(全2册)
    •   ( 195 条评论 )
    • 郑樵 /2017-07-01/ 中华书局
    • 《通志二十略(上下)》简称《通志略》,是宋代史学家郑樵所*《通志》中的精华部分。通志全书共二百卷,由纪、谱、略、世家、列传、载记等六种形式组成。略分二十篇,五十二卷,通称通志二十略,简称为通志略。整理者王树民对原文讹误、年代记载失实、脱错字等处进行了校正,使本书成为研究古代典章文物制度的一部重要的参考书。

    • ¥223.5 ¥298 折扣:7.5折
    • 魏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共8册)(精)
    •   ( 8 条评论 )
    • (北齐)魏收 /2017-01-01/ 中华书局
    • 《魏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共8册)(精)》是一部记录北魏一朝的断代纪传体史书,作者魏收。全书分本纪十二篇。凡十四卷,列传九十二篇,凡九十八卷,志诗篇,凡二十卷。其中包含一些子卷,总数为一百三十卷,不计子卷为一百一十四卷。全书完成于北齐天保初年,搜罗史料翔实丰富,是研究北朝史的基本史料。《魏书》成书后,渐有散佚,至北宋时期,全阙者二十六卷,不全者三卷。魏收之后,学者利用《北史》和《高氏小史》补残缺卷次。上世纪七十年代,唐长孺先生点校《魏书》,以现存各种不同版本进行对校,同时广泛利用《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资治通鉴》、《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等书,旁征博引,考定是非。引书之富、校勘之细、考证之精和标点之准,首屈一指,广受推崇。

    • ¥265.2 ¥510 折扣:5.2折
    • 梁书(共3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   ( 1 条评论 )
    • (唐)姚思廉|责编:李勉 /2020-06-01/ 中华书局
    • 《梁书》,唐朝人姚思廉著,纪传体记载南朝梁朝史。书成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6卷。姚思廉之父姚察在隋时有旧稿,大业二年(606年)姚察死,嘱其子思廉续书,贞观三年(629年)思廉奉命修史,房玄龄和魏徵为总监修,并采谢昊、顾野王诸家旧作,贞观十年(636年)书成。《梁书》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有二十六卷卷末论赞称“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另在列传中新创《止足列传》,记述功成身退的士大夫的事迹。上自502年梁武帝萧衍称帝,止于557年陈霸先灭梁。

    • ¥119.7 ¥180 折扣:6.7折
    • 二十四史(缩印精装本全20册) 旧版
    •   ( 768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7-08-01/ 中华书局
    • 《二十四史》是历代各朝编撰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中国*一部完整的官修史总集,是研究中国历史的经典史料。自从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来,这一名称更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二十四史》卷帙浩繁,记事久远,前后衔接,自成体系。全书总计三千二百余卷,四千万字,记载了源远流长的历史事件、绵延不断的文化传统与可歌可泣的阶级斗争,以及兼容并蓄的民族融合;涵盖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明崇祯十七年,包括了氏族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四五千年的历史进程,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经济、科技面貌,不愧为社会发展史学之圭臬,华夏历史文明之丰碑。《二十四史》各部在体例、选材、语言上各具特色,不尽相同,均为各时期极具成就之史著。

    • ¥2433.6 ¥2880 折扣:8.5折
    •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三国志(套装全14册)
    •   ( 1290 条评论 )
    • (晋)陈寿 著,(南朝宋)裴松之 注 /2018-05-01/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三国志》六十五卷,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的 前四史 之一。本书选用的底本,为南宋中期的建阳刻本。此本半叶十行,楮墨精良,即便是抄配的叶面,字体亦极为工致。书中讳字至 惇 ,刻印时间约在光宗朝,因此又被称作 绍熙本 。张元济主持整理 百衲本二十四史 时所使用的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本,与此本为同版。此本原藏杨氏海源阁,为杨以增重金购得 四经四史 之一,钤有 平阳汪氏臧书印 四经四史之斋 东郡杨氏海源阁珍藏 等印,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 ¥215.2 ¥298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