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几暇格物》是康熙皇帝在政事余暇,学习并研究和考察自然科学文化现象的一本科技论文。大约是在康熙四十年(1701)开始编纂的,一直持续到康熙去世之后。《几暇格物》*初是在雍正十年(1732)出版的《康熙御制文》当中,后来是光绪五年(1879)清政府刊刻的清历代皇帝御制文合刊中,《康熙御制文》是其中的一部分,《几暇格物》收入在了康熙卷的*后一集里 第四集里,分属于第二十六到第三十一卷,标著为 杂著 ,每卷开头都有 康熙几暇格物编 的字样,基本是属于自然科学的。 《康熙几暇格物》一书涉及天文、地理、生物、科学实验等等,其中每篇都有康熙帝独到的见解,虽然限于当时的条件,某些观点有失偏颇,但是反映了他宝贵的科学思想和求是的精神。 本书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对每篇论著的相关领域和知识做了现代的解释说明,使读者
本书作为《宋元谱录丛编》之一,汇录《画梅谱》《范村梅谱》《梅品》《刘氏菊谱》《史氏菊谱》《范村菊谱》《百菊集谱》《金潭兰谱》《兰易》《兰史》《竹谱》《续竹谱》等十二种宋代关于梅、兰、竹、菊四种植物的专著。编撰方式系由主编约请各方专家选择精善且常见的版本,并参照其他存世版本,进行酌校整理,点校句读。
园林作为文人士大夫回归自然和构建自我的载体和手段,体现着文人的人生理想和审美追求。在明末江南著名园林营造专家计成所著的《园冶》中,从选址、规划与设计建筑物、叠山理水、铺装地面、选择石材和借景等方面对中国古代造园的各环节都做了深入具体的总结和阐述,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人造园的智慧和艺术追求。书中提出的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的观点,深得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之精髓。本书由园林古建研究专业的学者注释翻译并加点评,将传统的造园智慧与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原理结合起来,读者将会有全新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