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公问对》,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是古代 武经七书 中的一种。它是一部以传统的问答体写成的兵书,主要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和李靖之间关于作战方略的问、答。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98次问答。该书反映的兵家指导思想是:必须先知攻守两齐之法,然后知奇正;先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知虚实。通过其中的记载,我们对兵家文献中常见到的攻防原则、奇正相变之术、阵法训练等,均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此次整理,所用底本为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日本静嘉堂藏南宋浙刻本《武经七书》本,校本主要有明嘉靖癸丑年翁氏刊本、明万历辛巳年刘寅《武经七书直解》本、明天启辛酉年刊行的王阳明批注本等。书末附有多篇传记、评述资料。
《经子解题》为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讲学时所做。书中对中国经部与子部中的重要典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讲解,作者因其 有益初学 而编次,故冠以 解题 之名;书中内容,并未限于解题,还多谈各书的读法。书中所论切实而简要,所列参考之书少而精,并按循序渐进之理明确读之先后,无论是就初学入门而言,还是就经、子研究而言,均是不可多得的力作。此外,本书还将搜集吕思勉先生有关治学的相关论述作为附录,以便与正文相互发明。
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儒家经典之一,《孟子》流布之广,影响人心之深,远非一般典籍可比。对这部奇书,每个人的感悟体会是不同的,所谓:政客眼中有政客眼中的《孟子》,学者案头有学者案头的《孟子》,而本部书稿的作者作为一个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客,他对《孟子》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心得。《孟子评释》对经典文本《孟子》进行了必要介绍,对经典分段进行注释、翻译、点评。注释、翻译部分,博采古今名家注疏作品,力求准确有据、简洁凝练;而在 评 的部分, 则结合作者的人生经验,对孟子思想对现当代社会的启迪,对企业管理、融洽人际关系、加强自身修养,讲出了作者的 一家之言 。
秦老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颇多见解,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著作既继承前人余绪,又发掘古义,昭示后人;既有独出之理论见解,又有实践心得,为丰富中医学术宝库作出了贡献。
宋本《十一家注孙子》是《孙子兵法》除《武经七书》之外的另一重要传本系统 十家注 十一家注 系统的母本。 十一家 指曹操、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皞、王皙、梅尧臣、何氏和张预。此本正文前有 十一家注孙子目录 ,首列 孙子本传 ,次列上中下三卷篇目。今 孙子本传 与《孙子遗说》合订一册,《遗说》卷末有 承德堂 朱文牌记。此次《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据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中华再造善本》所据之本亦为此本。
暂无内容简介。。。。。。
暂无内容简介。。。。。。
《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由“经”、“传”两部分组成。“经”称《易经》,包括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卦象、卦辞、爻辞,是《周易》的主体;“传”由《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共七种十篇构成,称“十翼”,又自成体系而为“易传”。本书以《十三经注疏》中的《周易正义》为底本,采取逐段逐爻注释、翻译、评析的方式,释读文本,详析义理,是兼及《周易》普及与研读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