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与《老子》双峰并峙。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 内篇 外篇 杂篇 三部分,共三十三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国学经典诵读本》(全16册)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典籍三十余种,采用简体、横排、大字、注音的形式,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经典教材。经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全书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启蒙、孝经》《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阴骘文)》《了凡四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选》《诗经》《易经》《道德经、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心经、金刚经(附:佛说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地藏菩萨本愿经》。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述春秋后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的言行事迹的古典文献,是研究晏子以及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该书全书共二百一十五章,各章长者数百字,短者几十字。这些篇章,既有历史上真实的晏子的言论事迹,又杂合了大量民间传说,记载了人们心目中的晏子的思想言行,塑造了晏子这位为政贤明、堪称楷模的杰出政治家形象。文字古朴,内容丰富而广泛,涉及政治、思想、外交、军事、法律、经济、文化、婚姻、风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了解和研究先秦历史文化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晏子春秋》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古书,被称为中国*古老的传说故事集。《晏子春秋》既有子书的特点,又有诸如《战国策》等史书的风貌,共 8 卷,由短篇故事组成,刻画了晏子及其身边诸人物形象,所载史实,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资料汇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的书,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物、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 《孔子家语》汇集了大量孔子的言论,再现了孔子与弟子、孔子与时人谈论问题的许多场景,此外,还有经过整理的孔子的家世、生平、事迹以及孔子弟子的材料。与包括《论语》在内的众多文献相比,《孔子家语》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被称为 孔子研究*书 。
《大学》是儒家经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论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方的教科书,书中强调 诚意 正心 对当代人思维提升、行为处事有教育和启迪作用。宋代朱熹将《大学》进行了注释和补充,编成《大学章句》。 此次影印出版的《宋本大学章句》为线装形式,共一函一册。据国家图书馆藏宋淳祐十二年刻本,全彩高仿真技术,原大尺寸影印。原书板框高25厘米,宽17.5厘米,一卷,半页八行,行十五字,白口,左右双边。此宋刻本传世极罕,曾藏于铁琴铜剑楼,书上钤有 虞山瞿紹基藏書之印 菰裏瞿鏞 鐵琴銅劍樓 诸印。42筒子页。
《孟子》以对话体散文的体裁,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活动和言论,讲述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他的哲学体系和伦理教育思想。全书行文大气磅礴,极具感染力,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 四书 ,是历代儒家学子必考的经典著作。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全书一共32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荀子所写。荀子主张 法后王 。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孟子创 性善 论,强调养性;荀子主 性恶 论,强调后天的学习。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这些都在《荀子》一书中得以体现。
焦循晚年重要学术著作。焦氏认为《孟子》一书阐发易学的 通变神化之道 及易学 感而遂通之性 ,遂以疏解赵岐 章句 为主,博采经史传注,参考清初顾炎武、毛奇龄、王引之等有关《孟子》六十余家,稽考编撰而成。阮元称该书 多下己意,合孔孟相传之正指 。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是儒家原始经典之一,是了解孟子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及其学说的*直接、*可靠的资料。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 四书 。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我们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直到清末, 四书 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不但理论纯粹宏博,文章也
《论语》系语录体的师生问答,言简意赅,寓意深邃。然孔子生平之语言行事,并未全备,难免挂一漏万,散见于其他文献者所在多有。宋朝薛据辑有两卷本《孔子集语》,惜缺漏较多,尚不完善。有鉴于此,孙星衍于晚年引疾归田之后,与其族弟孙星海、侄婿龚庆三人共同检阅群籍,从八十三种典籍之中采辑孔子言行记录凡八百一十三条,但不包含《易十翼》《礼小戴记》《春秋左氏传》《孝经》《论语》《孟子》《孔子家语》《孔丛子》《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这些常见文献。其后模仿《说苑》体裁依类编排,凡十四篇十七卷,仍旧沿用宋朝薛据书名,命名为 孔子集语 。其中前十篇《劝学》《孝本》《五性》《六艺》《主德》《臣术》《交道》《论人》《论政》《博物》反映了孔子的一些基本思想,后四篇《事谱》《杂事》《遗谶》《寓言
《译解荀子》为 国学经典释读 之一种。此书作者为叶玉麟,所据转换排印的版本为民国二十四年大达图书供应社出版、新民书局发行的《白话译解荀子》。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叶玉麟所著的关于国学经典释读的著作,十分盛行,其通俗和易读性,称得上是释读国学经典的典范,成为一般读者学习国学的基本读物,可惜后来竟被忽视,难得重新出版。此次出版的便是叶玉麟先生所著的《白话译解荀子》。本书用通俗的语言,逐章逐句对《荀子》进行了译解,对相关词句和典故做了通俗的注解和诠释,今天看来,仍然是学习国学经典较为适当的读本。本次出版将其由原版的繁体竖排转换为简体横排,以适合普通读者的阅读需要。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述春秋后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的言行事迹的古典文献,是研究晏子其人其事以及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晏子春秋》分为二百一十五个独立篇章,讲述了晏子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针对不同事情所作的议论和行事;该书反映出晏子作为一位政治家,他毕生最为关注的乃是如何治理好国家,如何实现政治清明、国家强盛、民生富足、社会安定。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外交、伦理道德以及人生观、自然观等方面的重要主张,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思想体系和治国主张。该书可以看做是一部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治国方略。
《学庸论语》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重要经典,现列入 中文经典诵读系列 (繁体竖排)。该系列丛书根据二十年来王财贵教授在台湾推广 儿童读经 所编给台湾儿童的读本修订而成。除将读音依据普通话标准调整外,本书采用了繁体竖排的形式,以供国内外希望熟悉繁体字的儿童使用。其特点是大字、白文、准确,拼音仅作辅助之用,故作了 淡化 处理。 本丛书从选文、编排、审校到装帧、版式、用纸都融入了主编及编校、制作团队的心血和志愿;丛书着眼于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也适合喜欢传统文化的成年人诵读。
《孟子译注评》是先秦儒家经典《孟子》一书的评注本。本书以清康熙三年(1664)用唐《开成石经》字样补刻《孟子》为底本,参考赵岐《孟子注疏》、朱熹《孟子集注》注文,以《故训汇纂》和杨伯峻《孟子译注》补正,详尽地对《孟子》一书全文七卷十四章进行翻译、评述,对部分生僻字、容易引起歧义和晦涩难解的字加以注释,并在古注基础上对书中的名物词、历史人物以及成语、俗语加以阐释,力求简明准确,透辟通达。同时,本书比一般的评注本在内容上更丰富,不仅有典籍文本的注译、评述和阐释,还有历史典故、社会风物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孟子》一书有关的先秦时代的人物关系梳理和介绍等。
《荀子》 是 先秦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及其弟子著作的汇编,是 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 , 今存 32篇。 《荀子》一书有综括百家、融会贯通的大成气魄, 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开隆礼重法主张之先,其思想直接影响秦汉制度,乃至以后的中国政治制度。《 荀子 》一书 以儒学为本,对诸子百家之说进行了激烈批评,是先秦时期继《论语》《孟子》之后*有影响的儒学经典。
荀況撰写的《荀子(共3册)》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其地位仅次于《论语》《孟子》。本书中包含的“天行有常”“人性本恶”等思想,始终是学界讨论的热点。 本书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此次以谢墉刻本为底本进行影印。
教人以通权达变,俾以洞明世事。以先民智慧点拨今人迷津,从兵机韬略中演看人生种种。古文专家吴昌明、廉超二位学者将经典以通俗、精辟的注译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破除古今壁垒,使该书集经典性与普及性、**性与通俗性于一体,成为了解中华先贤韬略智慧的优秀读本。
刘强注译的《论语(吟诵版)(精)》是《论语新识》的简版。去掉“新识”,保留原文、注释、翻译;每则加上对《论语》原文的国语诵读和古法吟诵的二维码,是一部可以听的有声版论语新读之书。 《论语(吟诵版)(精)》便于初学者、青少年启蒙之学。诵读为女声,声音清美,咬字规范,尤其古法吟诵颇见功力,是本书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