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 杨真海 传讲;刘力红 整理 著
    •   ( 6 条评论 )
    • 杨真海 传讲;刘力红 整理 /2016-1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杨真海传讲的《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讲述黄帝内针(简称内针)是源自《内经》的针法,其传承绵密久远,至真海杨师,始公之于众。内针之法不离阴阳,其理则直系于中,故而其方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其刺有若《灵枢·九针十二原》之易用难忘,其效则每能如拨刺、如雪污、如决闭、如解结。时下,多以疗效评品医学,黄帝内针之问世,当能为中医展现其鲜活的生命。

    • ¥68 ¥68 折扣:10折
    • 黄帝内针践行录 全彩配图版(第2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正版
    •   ( 0 条评论 )
    • 赖梅生 /2019-09-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书是南方医科大学副教授赖梅生博士践行《黄帝内针》的临床案例与心得体会。其通过对运用“黄帝内针”诊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详尽分析,把诊治思路向读者娓娓道来、精细阐释,尤其对思考过程和细节进行辨析、展现,剖析了黄帝内针四总则等原则如何灵活运用在痛证、瘙痒、内科、妇科等病症的治疗中,有助于学人从临床的角度去思考内针的知识体系。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对《黄帝内针践行录》第一版中的部分医案进行了修订。

    • ¥58 ¥58 折扣:10折
    • 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杨真海 传讲;刘力红 整理 /2016-1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杨真海传讲的《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讲述黄帝内针(简称内针)是源自《内经》的针法,其传承绵密久远,至真海杨师,始公之于众。内针之法不离阴阳,其理则直系于中,故而其方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其刺有若《灵枢·九针十二原》之易用难忘,其效则每能如拨刺、如雪污、如决闭、如解结。时下,多以疗效评品医学,黄帝内针之问世,当能为中医展现其鲜活的生命。

    • ¥68 ¥68 折扣:10折
    • 黄帝内针践行录 全彩配图版(第2版) 赖梅生 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赖梅生 /2019-09-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书是南方医科大学副教授赖梅生博士践行《黄帝内针》的临床案例与心得体会。其通过对运用“黄帝内针”诊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详尽分析,把诊治思路向读者娓娓道来、精细阐释,尤其对思考过程和细节进行辨析、展现,剖析了黄帝内针四总则等原则如何灵活运用在痛证、瘙痒、内科、妇科等病症的治疗中,有助于学人从临床的角度去思考内针的知识体系。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对《黄帝内针践行录》第一版中的部分医案进行了修订。

    • ¥58 ¥58 折扣:10折
    • 温疫论
    •   ( 0 条评论 )
    • 明]吴有性 著,郭丽娜 编译 /2017-02-01/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出版社
    • 作者吴又可开创的达原饮,是为瘟疫秽浊毒邪伏于膜原而设的,可用于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日一至三发者。其使用达原饮力图直捣膜原、外出的治疗思想,一直影响后人对外感热病的认识,至今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译者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根据书中内容,结合注释,汇集大量药草图片,方便了今天的医学研究者对外感热病的研究,是中医药研究者、学习者和中医爱好者的重要读物。

    • ¥51.9 ¥65 折扣:8折
    • 儒门事亲 科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金)张从正 /2022-01-01/ 科学出版社
    • 《儒门事亲》是一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金代张从正著。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的一代宗师。本书约成书于公元1228年,共15卷,20余万言,其注重阐发六实邪为诸病之因,倡导用攻下三法治疗,创立“攻邪论”的思想。在具体应用汗、吐、下三法时,张氏从治法范围、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做了系统阐述,较前人认识有了较大的扩充。三法均有具体用法、注意事项、禁忌证,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创见,如邪未去而不可言补,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等,并附较多验案。本书内容实用性强,对现代中医临床有启发,适用于医史文献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也可供中医爱好者阅读。

    • ¥78.5 ¥108 折扣:7.3折
    • 黄帝内经临证发微 王庆其 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无 /2019-11-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书分“阴阳五行”“藏象”“病因病机”“病证”“治则治法”五篇来阐述经典之要旨,五篇又细分为《内经》原文条目,从《内经》原文条目结合临床医案进行分析,把经典之要义运用于中医临床之精华阐透无疑。本书可作为中医临床医师提高临床疗效、融会贯通中医经典的参考书。

    • ¥89 ¥128 折扣:7折
    • 金匮要略英译 [东汉]张仲景 著 刘希茹,李照国 译
    •   ( 1 条评论 )
    • [东汉]张仲景 /2022-08-01/ 上海三联书店
    • 《金匮要略》源自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典籍,从而构建了中国的临床医学。东汉末年战乱,《伤寒杂病论》散佚。后经晋代王叔和和宋代王洙和林亿的整理,将《伤寒杂病论》编辑成《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书。在传统版本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医家的研究、整理和释义,结合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参照中医英译国际发展的特点和风格,比较完整系统地将其译为英文,尤其注重其基本概念、术语和观念的准确解读和释义,努力探索中医典籍国际传播的路径和渠道,供国内外从事中医学习、研究、传播和翻译的学者参考。

    • ¥91.9 ¥130 折扣:7.1折
    • 金匮要略英译 上海三联书店
    •   ( 0 条评论 )
    • [东汉]张仲景 /2022-08-01/ 上海三联书店
    • 《金匮要略》源自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典籍,从而构建了中国的临床医学。东汉末年战乱,《伤寒杂病论》散佚。后经晋代王叔和和宋代王洙和林亿的整理,将《伤寒杂病论》编辑成《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书。在传统版本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医家的研究、整理和释义,结合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参照中医英译国际发展的特点和风格,比较完整系统地将其译为英文,尤其注重其基本概念、术语和观念的准确解读和释义,努力探索中医典籍国际传播的路径和渠道,供国内外从事中医学习、研究、传播和翻译的学者参考。

    • ¥91.1 ¥130 折扣:7折
    • 黄帝内经 节选 科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无 /2019-12-01/ 科学出版社
    •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以下简称《百部经典》)编纂项目是一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在中宣部支持指导下,由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该项目被列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之中。中医学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一种传统医学。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信仰和比类取象、司外揣内的认识论是中医生命观、疾病观、药物观以及各种诊疗实践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这些思想和理论都见载于《黄帝内经》之中。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们习惯把某种知识的创造者归到某个"圣人"头上,这是中华文明的特质。黄帝既为"人文初祖",也是创造中医的代表人物。《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真实不虚的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从古至今,一直是学医之书。

    • ¥78.6 ¥108 折扣:7.3折
    • 福建医籍考
    •   ( 22 条评论 )
    • 王尊旺 蔡鸿新 /2016-10-12/ 厦门大学出版社
    • 《福建医籍考》是一部地区性中医药目录类图书。本书对1911年之前的福建籍医家的著作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收集、考证和整理,凡见诸于医籍、地方志、中医古籍目录类书籍等各种文献者,皆竭尽全力搜罗,共收书400余种。本书采取辑录体形式,按类别和成书时间编排,内容包括:一医经 运气, 二诊断,三伤寒金匮,四本草类,五针灸类,六方书类,七内科类,八外科类,九其他类。并附录索引。

    • ¥73.5 ¥98 折扣:7.5折
    • 伤寒杂病论 [汉]张仲景 著 R222.1
    •   ( 0 条评论 )
    • [汉]张仲景 /2019-09-01/ R222.1
    • 本书属于《伤寒论》古籍善本之白云阁藏本,伤寒金匮合于一书,六经为纲,杂病为辅,魏碑繁体,竖排影印,疏朗清晰,古风盎然,极具阅读和收藏价值。此书原始手稿由张仲景第四十六世孙张绍祖所藏,历经左盛德、罗哲初等传人,后被陕西著名老中医黄竹斋先生寻得,如获至宝,立即誊抄刻版。因当时条件有限,未能大量印刷,仅将木刻版保留于河南南阳仲景祠,沉睡至今。 适逢盛世,岐黄大昌,国家大力搜集整理中医文献,故由率真书斋主人发掘整理,联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共同出版此部经典著作。以此书参照《伤寒论》其他善本,可以互通有无,彼此印证,深入精妙,济世度人。书海无涯,鱼龙混杂,但经典永存,唯期此书广传世间,以弘扬医圣心法,广育杏林栋梁。

    • ¥98 ¥98 折扣:10折
    • 伤寒论英译 [东汉]张仲景 著 刘希茹,李照国 译
    •   ( 0 条评论 )
    • [东汉]张仲景 /2022-08-01/ 上海三联书店
    • 《伤寒论》源自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典籍,从而构建了中国的临床医学。东汉末年战乱,《伤寒杂病论》散佚。后经晋代王叔和和宋代王洙和林亿的整理,将《伤寒杂病论》编辑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在传统版本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医家的研究、整理和释义,结合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化的发展,参照中医英译国际发展的特点和风格,比较完整系统地将其译为英文,尤其注重其基本概念、术语和观念的准确解读和释义,努力探索中医典籍国际传播的路径和渠道,供国内外从事中医学习、研究、传播和翻译的学者参考。

    • ¥70.4 ¥99 折扣:7.1折
    • ?古老人注王叔和脉诀(校点本) [金]张元素,[金]张璧,郑金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无 /2024-03-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该书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元素与其子张璧合注,约成书于。该书后世有节选本《云歧子脉诀》存世,但国内无原书全帙。此书主要内容为注解托名的王叔和《脉诀》,其特色在于“随脉辨证,随证注药”,将脉、证、药结合,辨证论治。故后世又称此书为《张洁古药注脉诀》,是考察张元素学术成就的珍贵之作,今仅存元至元十九年(1282)序刊本孤本,其版本价值与学术价值均很高。该书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元素与其子张璧合注,约成书于。该书后世有节选本《云歧子脉诀》存世,但国内无原书全帙。此书主要内容为注解托名的王叔和《脉诀》,其特色在于“随脉辨证,随证注药”,将脉、证、药结合,辨证论治。故后世又称此书为《张洁古药注脉诀》,是考察张元素学术成就的珍贵之作,今仅存元至元十九年(1282)序刊本孤本,其版本价值与学术价值均很

    • ¥76.1 ¥109 折扣:7折
    • 本草纲目(精)/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科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李时珍著 /2020-1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选用《本草纲目》部分章节进行推介,选取的原则是注重有代表性的和与现实比较接近的章节。原著精粹远不止于此,本书限于篇幅,不免挂一漏万、顾此失彼,希望读者由此可见巨著之一斑。如能进而阅读原文,则是编者所愿、编者之福了。本书编写分为导读篇和原典篇。 导读试图以“导游”身份带领读者进入《本草纲目》的大门,揭开神秘面纱,让读者了解《本草纲目》的篇章结构,了解作者的用心所在,让读者能够顺利登堂入室,到《本草纲目》中做客游览。本书原典选用的底本是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的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杨淑华协助的《本草纲目》新校注本第三版。点评采用篇后评,结合现今研究成果汇通李时珍著作,既要略述原典大旨,学术亮点,又要古今观照,略述现代认识。既要展示《本草纲目》原貌给今天的读者,又要便于读者阅读

    • ¥72 ¥98 折扣:7.3折
    • 古法今观——温疫论
    •   ( 177 条评论 )
    • 明〕吴有性 著,郭丽娜 编译 /2017-02-01/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温疫论》是我国*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巨著,不仅开创了瘟疫病辨证治疗的新领域,而且还充分继承了此前的伤寒学术成就,为此后的瘟病学说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书中关于瘟疫病病因的认识,是*接近现代微生物致病的学说,也是当时世界上*的理论。 作者吴又可开创的达原饮,是为瘟疫秽浊毒邪伏于膜原而设的,可用于 瘟疫 或疟疾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日一至三发者。其使用达原饮力图直捣膜原、驱邪外出的治疗思想,一直影响后人对外感热病的认识,至今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译者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根据书中内容,结合注释,汇集大量药草图片,方便了今天的医学研究者对外感热病的研究,是中医药研究者、学习者和中医爱好者的重要读物。

    • ¥51.3 ¥65 折扣:7.9折
    • 儒门事亲 (金)张从正 著 石岩 编
    •   ( 0 条评论 )
    • (金)张从正 /2022-01-01/ 科学出版社
    • 《儒门事亲》是一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金代张从正著。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的一代宗师。本书约成书于公元1228年,共15卷,20余万言,其注重阐发六实邪为诸病之因,倡导用攻下三法治疗,创立“攻邪论”的思想。在具体应用汗、吐、下三法时,张氏从治法范围、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做了系统阐述,较前人认识有了较大的扩充。三法均有具体用法、注意事项、禁忌证,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创见,如邪未去而不可言补,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等,并附较多验案。本书内容实用性强,对现代中医临床有启发,适用于医史文献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也可供中医爱好者阅读。

    • ¥80.3 ¥108 折扣:7.4折
    • 本草纲目(精)/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科学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李时珍著 /2020-1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选用《本草纲目》部分章节进行推介,选取的原则是注重有代表性的和与现实比较接近的章节。原著精粹远不止于此,本书限于篇幅,不免挂一漏万、顾此失彼,希望读者由此可见巨著之一斑。如能进而阅读原文,则是编者所愿、编者之福了。本书编写分为导读篇和原典篇。 导读试图以“导游”身份带领读者进入《本草纲目》的大门,揭开神秘面纱,让读者了解《本草纲目》的篇章结构,了解作者的用心所在,让读者能够顺利登堂入室,到《本草纲目》中做客游览。本书原典选用的底本是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的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杨淑华协助的《本草纲目》新校注本第三版。点评采用篇后评,结合现今研究成果汇通李时珍著作,既要略述原典大旨,学术亮点,又要古今观照,略述现代认识。既要展示《本草纲目》原貌给今天的读者,又要便于读者阅读

    • ¥71.2 ¥98 折扣:7.3折
    • ?古老人注王叔和脉诀(校点本) [金]张元素,[金]张璧,郑金生
    •   ( 0 条评论 )
    • 郑金生 /2024-03-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该书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元素与其子张璧合注,约成书于。该书后世有节选本《云歧子脉诀》存世,但国内无原书全帙。此书主要内容为注解托名的王叔和《脉诀》,其特色在于“随脉辨证,随证注药”,将脉、证、药结合,辨证论治。故后世又称此书为《张洁古药注脉诀》,是考察张元素学术成就的珍贵之作,今仅存元至元十九年(1282)序刊本孤本,其版本价值与学术价值均很高。该书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元素与其子张璧合注,约成书于。该书后世有节选本《云歧子脉诀》存世,但国内无原书全帙。此书主要内容为注解托名的王叔和《脉诀》,其特色在于“随脉辨证,随证注药”,将脉、证、药结合,辨证论治。故后世又称此书为《张洁古药注脉诀》,是考察张元素学术成就的珍贵之作,今仅存元至元十九年(1282)序刊本孤本,其版本价值与学术价值均很

    • ¥76.1 ¥109 折扣:7折
    • 《金匮要略》病因学研究 张光霁,朱爱松 著 张光霁,朱爱松 编 科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张光霁朱爱松 /2019-01-01/ 科学出版社
    • 《金匮要略》病因学说上承《黄帝内经》病因学说之奥旨,下开陈言三因分类之先河,在中医病因学说发展目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占有重要地位。《〈金匮要略〉病因学研究》沿用《金匮要略》的篇章形式,选取各章节中与病因相关的条文,分列古代与近现代医家对条文的注释并加以评述,继而对各篇章疾病进行病因方面的总结性分析,再列医案加以佐证,多方位多角度展示《金匮要略》在病因学方面的突出贡献。《金匮要略》作为《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对疾病的诊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等方面均有系统论述,且病因学特色明显。《《金匮要略》病因学研究》深入剖析张仲景《金匮要略》病因学内容,以期从中医经典中汲取精华,把握中医病因学理论体系的精髓,为临床杂病的审因论治提供更为详实可靠的理论依据,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 ¥55.4 ¥78 折扣:7.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