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云藏书题跋辑释(套装共2册)》包括《寒云藏书题跋辑释(上卷)》《寒云藏书题跋辑释(下卷)》共2册。《寒云藏书题跋辑释(套装共2册)》以国家图书馆藏袁文旧藏善本题跋为主,附作者搜集的袁文所写题识提要等。正文先述该部善本的题名、卷数、版本、行款等,其次略述其递藏源流,很后以《寒云藏书题跋辑释(套装共2册)》中袁文的题跋为主线,阐释版本源流及相关内容。《寒云藏书题跋辑释(套装共2册)》以国家图书馆藏袁文旧藏善本题跋为主,附作者搜集的袁文所写题识提要等。正文先述该部善本的题名、卷数、版本、行款等,其次略述其递藏源流,很后以《寒云藏书题跋辑释(套装共2册)》中袁文的题跋为主线,阐释版本源流及相关内容。
自汉迄今。注道德经者。代不乏人。要以清初龙渊子宋常星真人所注为精窍。龙渊子清初太史。历官国史馆总裁。都察院御史。致仕还乡。潜心研究。注道德经讲义。阐发隐微。清圣祖仁皇帝。尊为天书。命以五龙铜板制印。王公鉅卿。有功德者。始得获赐一部。其为当时重视可知。民国初元。刊版一次。流传至今。存书不多。同人等诚恐年久湮灭。爰为发起重刊。使修道之人。得渡迷津。而登道岸。海内同志。定必乐观厥成也。
《琴学入门/古刻新韵》以古代经典刻本为底本,予以影印出版。旨在反映中国古代的版画艺术水平和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全书图文并茂,既具可读性,又具可观性,对了解版画史、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琴学入门》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论琴,下卷为琴谱二集,收琴曲二十首。
自汉迄今。注道德经者。代不乏人。要以清初龙渊子宋常星真人所注为精窍。龙渊子清初太史。历官国史馆总裁。都察院御史。致仕还乡。潜心研究。注道德经讲义。阐发隐微。清圣祖仁皇帝。尊为天书。命以五龙铜板制印。王公鉅卿。有功德者。始得获赐一部。其为当时重视可知。民国初元。刊版一次。流传至今。存书不多。同人等诚恐年久湮灭。爰为发起重刊。使修道之人。得渡迷津。而登道岸。海内同志。定必乐观厥成也。
《琴学入门/古刻新韵》以古代经典刻本为底本,予以影印出版。旨在反映中国古代的版画艺术水平和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全书图文并茂,既具可读性,又具可观性,对了解版画史、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琴学入门》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论琴,下卷为琴谱二集,收琴曲二十首。
《琴学入门/古刻新韵》以古代经典刻本为底本,予以影印出版。旨在反映中国古代的版画艺术水平和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全书图文并茂,既具可读性,又具可观性,对了解版画史、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琴学入门》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论琴,下卷为琴谱二集,收琴曲二十首。
宋本《十一家注孙子》是《孙子兵法》除《武经七书》之外的另一重要传本系统“十家注—十一家注”系统的母本。“十一家”指曹操、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皞、王皙、梅尧臣、何氏和张预。此本正文前有“十一家注孙子目录”,首列“孙子本传”,次列上中下三卷篇目。今“孙子本传”与《孙子遗说》合订一册,《遗说》卷末有“承德堂”朱文牌记。此次《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据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中华再造善本》所据之本亦为此本。
现代汉语用“图书”表示文献的总称,这一称谓可以追溯到古史传说时代的河图、洛书。在文化史中,图像始终承担着重要的文化功能。传说时代的大禹“铸鼎象物”,将物怪的形象铸到鼎上,使“民知神奸”。在《周易》中也有“制器尚象”之说。一般而论,文化生活皆有其对应的物质层面的表现。在中国古代文献研究活动中,学者也多注意器物、图像的研究,如《诗》中的草木、鸟兽,《山海经》中的神灵物怪,礼仪中的礼器、行礼方位等,学者多画为图像,与文字互相说明,成为经学研究中的“图说”类着述。又宋元以后,庶民文化兴起,出版业高度发达,版刻印刷益发普及,在普通文献中也逐渐出现了图像资料。它们广泛地涉及植物、动物、日常的物质生产程序与工具、平民教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流传至今者,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凭藉。通过这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