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Array
该书由象数出发,以虞翻、来知德、张惠言、尚秉和四家易注对《周易》六十四卦的解释为基础,以 按 语形式阐述自己的理解,试图找到六十四卦卦爻辞与卦爻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揭示《周易》经传的本义,既有一定的资料价值,又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是晚清著名洋务人士钟天纬现存的文稿及函电稿的汇编,大多未公开刊发。其文稿多为格致书院课艺答卷,借鉴西方经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提出中国由弱致强的发展之道。尤其是以文化视角剖析中西所以强弱的根源,是研究中国晚清思想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其后期所著教育文稿及章程,实为创新中国基础教育之嘀矢,也是研究中国基础教育史的重要史料。函电稿以与盛宣怀往来信函居多,盛宣怀急切需要了解的汉阳铁厂的建设情况,以及盛宣怀欲办的铸银钱、创办矿务学堂、创办南洋公学等几件大事,也都有较详细的反映。因此,本集对于盛宣怀的深入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徐一夔集(精)》是 浙江文丛 系列之一。 徐一夔(一三一九 一三九九),字大章,号始丰,台州天台人。通经学,擅文名。元季曾任嘉兴府学助教,与宋濂、王樟、刘基等交游。及明太祖平定江浙,入诰局,与杨维祯等同撰诰文。洪武初尝预修《大明集礼》、《大明日历》,後任杭州府学教授以终。着有《始丰稿》、《艺圃蒐奇》等。 是书即据《始丰稿》整理而成,几十四卷,自卷一至卷三为前稿,自卷四至卷十四为後稿,皆杂文无诗。一夔之文谨严有法度,无季冗沓之习。其杂述如《辨钱塘铁箭》等精于考核,则又足资辨证。《始丰稿》有《四库全书》本及《武林往哲遗着》本。《武林往哲遗着》本卷末另有补遗一卷、附录一卷、续附录一卷,此次整理据以为底本,而校以《四库全书》本,并新增续补遗一卷、新附录一卷。
曹道衡先生知识渊博,学养深厚。他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于中古文学研究,在史料考释与整体建构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十卷本《曹道衡文集》,集合了曹先生一生的研究成果,他以史料整理为起点,以大量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专题研究为根基,并在体例上寻求创新,代表了曹道衡先生在不同时期对文学史研究的思考、创新和实践。全套书装帧设计古朴典雅,中央文史馆馆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先生为本书题签。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华书局编审程毅中先生为本书撰写序言,文集的出版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
作者倾注十余年精力编纂《中国佛教金石文献》,总1500万字,别为四部,即寺宇殿阁部、塔铭墓志部、造像题记部和寺产牒文部。本书为其中的塔铭墓志部分,约500万字。系作者实地走访,遍考全国各地寺庙碑林、塔林实物旧迹,并大量吸收相关的考古成果,参以各大博物馆、图书馆所藏金石文献和寺庙志等佛教资料,编订而成。既是一部典籍文书与金石实物互证的佛教发展、演变、传播的宗教文化史,又是一部广涉佛教建筑、碑刻等金石资料的物质文化史,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思想史意义。
暂无内容简介。。。。。。
邵晋涵的《尔雅正义》是清代雅学目前极其重要的著作之一,开启了清人重新注疏十三经的先声。邵晋涵认为《十三经注疏》所收宋代邢昺《尔雅疏》的分量不够,在朱筠的启发下重作新疏。《尔雅注》是郭璞用力甚勤的一部著作,后世雅学皆以郭注为宗,本书据唐石经及宋本、他书所引校勘尔雅正文和郭璞注,广采汉晋诸家训诂与郭注比较,相同的会通其说,相异的博其旨趣,并对郭注谨慎阙如之处进行补注。引经证注,稽考声韵,辨别名物,时而发明经注体例,构建了清人注疏《尔雅》的基本框架,开创了雅学研究的新局面。此次整理,以重校邵氏家塾本为底本,作了细致的标点、校勘、分段等工作,并校勘了邵氏家塾本的初刻本,凡歧异较大处,一一出校,呈现了邵晋涵重校修改的面貌,使《尔雅正义》定稿及学术观点的发展过程一目了然,具有重要的学术
本书以上海图书馆藏乾隆二十五年王琦宝笏楼刻本为底本影印,内有顾廷龙先生于1940年过录的何义门校宋本《李长吉集》时的批校。 王氏宝笏楼本是乾隆以来《李长吉歌诗》的通行本,何焯以宋本《李长吉集》校勘此本,其学术性不言而喻。又得著名版本学家兼书法家顾廷龙先生亲笔过录,后有顾廷龙先生落款长跋。查其时间,正与沈津先生所编《顾廷龙年谱》记载的相应时间顾先生的活动相吻合,即此书以实物印证了《年谱》的内容。可谓集学术价值、史料价值、艺术价值于一身。
《状元阁印千家诗》,作为“三百千千”之一的《千家诗》,历来为传统蒙学所重视。其实《千家诗》由五言诗和七言诗两部分合并而成。其中,五言诗为清代王相所选,七言诗则由宋代谢枋得所选。两部分共选录作品二百二十
《曹道衡文集》是曹道衡先生的学术成果的抢先发售系统整理出版,为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全套书共分为十卷,卷一至卷三为论文集,是曹先生很为看重的著作,文章钩沉索隐,考证严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卷四至卷七为文学史专著,卷八至卷十为资料考据性著作,卷后附有刘跃进和傅刚等的评论文和《曹道衡论著目录》,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曹先生的学术成果。卷一: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卷二:中古文史丛稿;卷三: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卷四:汉魏六朝辞赋 魏晋文学;卷五: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卷六:南北朝文学史;卷七:萧统评传;卷八: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卷九: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卷十:南北朝文学编年史。
本书属浙江文丛系列,是晚清诗人施补华诗文集。施补华久在西北军前,其诗文对于清末西北军政行世多有涉及。本次整理,收入施补华《泽雅堂文集》八卷、《泽雅堂诗集》六卷、《泽雅堂诗二集》十八卷、《岘傭说诗》一卷,以光绪十九年(1893)陆心源刻本为底本,进行点校整理。
暂无内容简介。。。。。。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