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是宋代著名笔记,历来享有很高声誉。其内容涉及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经史典故、诸子百家、诗词文瀚,以及医、卜、星、算等,资料极为丰富。不仅如此,前人还称赞此书 考据精确,议论高简 ,誉之为 南宋说部之首 。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以另外四种版本作为参校本,并充分吸收以往的校勘成果,因此文字和标点都可信赖。书后附有参考资料和人名索引,便于读者研读使用。
《彭蕴章集》是杜桂萍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清代诗人别集丛刊 中的一种,也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资助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剑教授、吴晋邦博士整理。 本书收录清代道光、咸丰间名臣彭蕴章的《归朴龛丛稿》、《归朴龛丛稿续编》、《松风阁诗钞》、《鹤和楼制义》、《瓜蔓词》、《老学庵读书记》、《榕窗随笔》,并辑得《彭文敬公全集》未录之诗文百余篇。 附录 分为自订年谱、传记、轶事、评论、酬赠、道光本《涧东集》序次等板块,为进一步研究彭蕴章提供了便利。整理者对彭蕴章诗集、文集、词集、杂著等做了细致的校勘和标点,搜集了丰富的与彭蕴章相关的文献资料。本书是研究彭蕴章、长洲彭氏家族乃至清中后期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文献。 张剑(1971- ),河南遂平人
清初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编定的《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为通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其影响之大足可与《文选》、《唐诗三百首》相比。选编了上启先秦下迄明朝的二百二十篇脍炙人口的古文精品,分十二卷,以散文为主,兼收骈文经典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 本次排印,由葛兆光、戴燕伉俪以1993年中华书局《名家精译古文观止》为基础删改修订而成,分古文和提要、注释三个部分,改正了1993年版古文中的一些欠妥标点和误字,对注释部分作了大量增补和修改,僻字一律加注拼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版式设计人性化,古文部分与对应的注释文字出现在同一展开面上,方便阅读,是现行《古文观止》各版本中阅读*为方便的本子之一。
脍炙人口的成语是怎么来的?周代八珍都是什么?伊尹是辅佐商汤代夏的功臣,他的哪些话成了中国烹饪的理论基础? 中国*次正式的宴会 夏朝的 钧台之享 ,地点就在如今的河南禹州市境内。这场王的盛宴是一个什么样的排场,座位是怎么划分的,食物是怎么摆放的,吃的都有哪些美食? 《味道河南》是目前国内平面媒体*梳理、揭秘饮食历史、文化乃至地方饮食特色、掌故、人、事件、现象等具有人文关怀的大型系列文化报道。该书即由该专栏整理而来。 目录 一、厨子、宰相和间谍 二、话说 本味 三、当番茄遇上鸡蛋 四、皇城根儿的碎片 五、骄傲是这样炼成的 六、夜市,从北宋东京开始 七、北宋小吃我们还在吃 八、飘着传说的开封菜 九、北宋开封的茶与茶坊 十、油条明星、博物馆长 十一、老字号的坚守与传承 十二、百年陈家菜藏在大花园 十三、名厨世
本书是 初唐四杰 之一杨炯诗文集的点校注释本。全书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童佩本为底本,校以《文苑英华》、《唐文粹》等多种古代总集、类书,底本讹误均予改正,并出校记;异文两通者载入校记。笺注严谨周详,释典释事精确到位,征引丰富规范。集后附新辑杨炯诗文断句数则。书后附杨炯传记逸事、著录评论及新编年谱,以备研究者参考。
彭孙遹(一六三一 一七○○),字骏孙,号羡门,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他顺治十六年中进士,然因奏销桂误而遭褫革。至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 彭孙遹才力富赡,诸体兼擅,在诗文词等方面均有较深的造指。他的诗歌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在中博学鸿词之前,他创作了大量抒发家国兴亡之感、广泛反映社会残酷现实的诗歌作品。后期则多颂圣应酬之作。 公当憔悴之时,而其言尤而不伤;公处贵盛之日,而其旨淡而弥永。 其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 吹气如兰彭十郎 之称。另外,他也有部分豪放之词,激越悽楚,非当时艳作者所能到。 本次整理的《彭孙遹集(上中下)(精)》,《松桂堂全集》部分以乾隆八年刊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金粟词话》以《倚声初集》所录本为底本,校以《赐砚
《顾廷龙全集 读书笔记卷(套装上下册)》是《顾廷龙全集》之一,收录顾廷龙先生的读书笔记11种,笔记上有些原来有名字:起潜闻见录(3册)、屠门大嚼、起潜备忘,有些没有名字,收入《顾廷龙全集 读书笔记卷(套装上下册)》时则命名曰:杂录一、杂录二 杂录六。一些笔记中夹带的散页笔记,则以附页形式附在所在笔记的*后。 读书笔记以影印形式出版,读者可见笔记原貌,既能了解一些珍贵古籍的内容、顾老洽学的严谨态度及治学方法,又可领略顾老书法之美。
《龚自珍己亥杂诗注(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为了研究龚自珍其人的生平和他的政治思想、交游、著述,《已亥杂诗》是极珍贵的材料,即使是探索中国近代史序幕时期的各种因素,也不能忽略《已亥杂诗》。不过,它是用艺体诗的形式写的,我们今天在阅读时,上距龚氏的时代又已一百余年,难免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而龚诗至今尚未有一个全注本,许多龚诗的爱好者和文史工作者都感到不便。笔者不揣简陋,尝试做一点注释工作。其所以必须全注,则正如鲁迅先生说的: 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难真实。
王袆*的《王袆集》介绍:王樟(一三二二 一三七四),字子充,號華川,浙江義鳥人。元至正十八年(一三五八),奉兀璋取婺州,召為中書省掾,遷侍禮郎,出知南康府事。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出為漳州府通判。二年,與宋濂同任《元史》總裁官。書成,拜翰林待制、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 五年,奉詔出使雲南,招降元梁王把匝刺瓦爾。六年,遇害,年五十二一。《王忠文公文集》二十四卷之外,*有《大事記續編》七十七卷、《重修革象新書》二卷等。 王樟師事柳貫、黄溍,學有原本,兼優謀略,以文章名於世。《四庫全書總目》評曰:『其文醇樸宏肆,有宋人軌範。』《王忠文公文集》二十四卷,存詩三卷,凡三百多篇,其餘各卷為各體文,凡論、辯、序、記、詔、制、碑、傳等五百多篇。集中雜*如《演連珠》《文訓》《卮辭》《青岩叢錄》《
《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上下清代史料笔记)》是 清代史料笔记丛刊 中的一种,作者刘声木系清四川总督刘秉璋之第三子。作者自幼力学,至老不倦,性好藏书,所*亦多。因作者通晓目录版本之学,本书所叙的,也以此为多,同时对学术源流、*述体例诗文等,作者所论亦多。作者生当晚清多事之秋,出身达官之家,故于时政及宦途内幕颇有所闻有所记。所以,本书是一本*富价值的文史参考书。 本书为较有影响的文史性笔记。内容除论及学术源流、古籍版本、*作体例外,还涉及晚清时政和人物,对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也多有揭露。
本书收入李清照 漱玉词 四十五首(附断句), 词论 一篇, 诗 十三题(附断句), 文 五题。对所有收入的作品进行详细校订,并作了编年、笺注。书中相应位置附录有《宋以来历代总集辑录李清照词一览表》(插页)、《谈 词合流于诗 的问题》、《对李清照 词别是一家 说的理解》、《翁方纲金石录本读后》、《投内翰綦公崇礼启考辨》、《〔宋〕李清照易安居士年谱》、《历代评论》等学术论文及资料汇编。书末附施议对《二十世纪词坛飞将黄墨谷》文,以便读者参考。
《书楼觅踪》是古籍收藏大家韦力用超过115万的文字、3卷本、1400页的大部头整理出的一幅壮丽的中国藏书文化地图。畅谈古籍收藏的那些奇人、奇书、奇事,藏书界的一场 文化苦旅 。精装函套,四色彩印,并配有几百幅 芷兰斋 历年集藏的珍贵古籍图片,富有收藏价值的同时,更可一窥我国古籍概貌。 大量传统典籍能够流传至今,有赖于历代藏书家的薪火相传,正是他们的尽心尽力,才使得斯文不绝。而著名藏书家韦力先生对于中国古代书楼的寻访,正是对这些先贤的礼敬。关于中国古代藏书楼的寻访,十余年前便有《书楼寻踪》,而《书楼觅踪》作为韦力先生第二部相关专著,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远超*部。 韦力先生历经数十年,走遍大江南北,访问了百余位先贤藏书家的故居或遗址,从沈括、钱谦益、黄丕烈到梁启超、顾颉刚、郑振铎,这是
建安时期,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人,并称 建安七子 , 七子 与 三曹 之著述,共同形成了建安文学的繁盛局面。曹丕《典论?论文》评价 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本书辑录汇纂七人之诗文赋作,人各一卷,书末附《建安七子佚文存目考》《建安七子杂著汇编》《建安七子著作考》《建安七子年谱》。如王粲《英雄记》、徐幹《中论》、刘桢《毛诗义问》等几种重要著述,也收入其中。本书曾于1989年初版,2005年修订,此次再版,原整理者俞绍初先生精益求精,不仅改正错误、增补漏校,辑采遗珍,且将平素研习建安文学所得见解,分别采入校记与年谱之中,而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