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是宋代著名笔记,历来享有很高声誉。其内容涉及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经史典故、诸子百家、诗词文瀚,以及医、卜、星、算等,资料极为丰富。不仅如此,前人还称赞此书 考据精确,议论高简 ,誉之为 南宋说部之首 。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以另外四种版本作为参校本,并充分吸收以往的校勘成果,因此文字和标点都可信赖。书后附有参考资料和人名索引,便于读者研读使用。
《彭蕴章集》是杜桂萍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清代诗人别集丛刊 中的一种,也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资助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剑教授、吴晋邦博士整理。 本书收录清代道光、咸丰间名臣彭蕴章的《归朴龛丛稿》、《归朴龛丛稿续编》、《松风阁诗钞》、《鹤和楼制义》、《瓜蔓词》、《老学庵读书记》、《榕窗随笔》,并辑得《彭文敬公全集》未录之诗文百余篇。 附录 分为自订年谱、传记、轶事、评论、酬赠、道光本《涧东集》序次等板块,为进一步研究彭蕴章提供了便利。整理者对彭蕴章诗集、文集、词集、杂著等做了细致的校勘和标点,搜集了丰富的与彭蕴章相关的文献资料。本书是研究彭蕴章、长洲彭氏家族乃至清中后期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文献。 张剑(1971- ),河南遂平人
清初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编定的《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为通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其影响之大足可与《文选》、《唐诗三百首》相比。选编了上启先秦下迄明朝的二百二十篇脍炙人口的古文精品,分十二卷,以散文为主,兼收骈文经典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 本次排印,由葛兆光、戴燕伉俪以1993年中华书局《名家精译古文观止》为基础删改修订而成,分古文和提要、注释三个部分,改正了1993年版古文中的一些欠妥标点和误字,对注释部分作了大量增补和修改,僻字一律加注拼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版式设计人性化,古文部分与对应的注释文字出现在同一展开面上,方便阅读,是现行《古文观止》各版本中阅读*为方便的本子之一。
脍炙人口的成语是怎么来的?周代八珍都是什么?伊尹是辅佐商汤代夏的功臣,他的哪些话成了中国烹饪的理论基础? 中国*次正式的宴会 夏朝的 钧台之享 ,地点就在如今的河南禹州市境内。这场王的盛宴是一个什么样的排场,座位是怎么划分的,食物是怎么摆放的,吃的都有哪些美食? 《味道河南》是目前国内平面媒体*梳理、揭秘饮食历史、文化乃至地方饮食特色、掌故、人、事件、现象等具有人文关怀的大型系列文化报道。该书即由该专栏整理而来。 目录 一、厨子、宰相和间谍 二、话说 本味 三、当番茄遇上鸡蛋 四、皇城根儿的碎片 五、骄傲是这样炼成的 六、夜市,从北宋东京开始 七、北宋小吃我们还在吃 八、飘着传说的开封菜 九、北宋开封的茶与茶坊 十、油条明星、博物馆长 十一、老字号的坚守与传承 十二、百年陈家菜藏在大花园 十三、名厨世
本书是 初唐四杰 之一杨炯诗文集的点校注释本。全书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明童佩本为底本,校以《文苑英华》、《唐文粹》等多种古代总集、类书,底本讹误均予改正,并出校记;异文两通者载入校记。笺注严谨周详,释典释事精确到位,征引丰富规范。集后附新辑杨炯诗文断句数则。书后附杨炯传记逸事、著录评论及新编年谱,以备研究者参考。
建安时期,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人,并称 建安七子 , 七子 与 三曹 之著述,共同形成了建安文学的繁盛局面。曹丕《典论?论文》评价 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本书辑录汇纂七人之诗文赋作,人各一卷,书末附《建安七子佚文存目考》《建安七子杂著汇编》《建安七子著作考》《建安七子年谱》。如王粲《英雄记》、徐幹《中论》、刘桢《毛诗义问》等几种重要著述,也收入其中。本书曾于1989年初版,2005年修订,此次再版,原整理者俞绍初先生精益求精,不仅改正错误、增补漏校,辑采遗珍,且将平素研习建安文学所得见解,分别采入校记与年谱之中,而更完善。
王袆*的《王袆集》介绍:王樟(一三二二 一三七四),字子充,號華川,浙江義鳥人。元至正十八年(一三五八),奉兀璋取婺州,召為中書省掾,遷侍禮郎,出知南康府事。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出為漳州府通判。二年,與宋濂同任《元史》總裁官。書成,拜翰林待制、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 五年,奉詔出使雲南,招降元梁王把匝刺瓦爾。六年,遇害,年五十二一。《王忠文公文集》二十四卷之外,*有《大事記續編》七十七卷、《重修革象新書》二卷等。 王樟師事柳貫、黄溍,學有原本,兼優謀略,以文章名於世。《四庫全書總目》評曰:『其文醇樸宏肆,有宋人軌範。』《王忠文公文集》二十四卷,存詩三卷,凡三百多篇,其餘各卷為各體文,凡論、辯、序、記、詔、制、碑、傳等五百多篇。集中雜*如《演連珠》《文訓》《卮辭》《青岩叢錄》《
本书收入李清照 漱玉词 四十五首(附断句), 词论 一篇, 诗 十三题(附断句), 文 五题。对所有收入的作品进行详细校订,并作了编年、笺注。书中相应位置附录有《宋以来历代总集辑录李清照词一览表》(插页)、《谈 词合流于诗 的问题》、《对李清照 词别是一家 说的理解》、《翁方纲金石录本读后》、《投内翰綦公崇礼启考辨》、《〔宋〕李清照易安居士年谱》、《历代评论》等学术论文及资料汇编。书末附施议对《二十世纪词坛飞将黄墨谷》文,以便读者参考。
黄岳年主编的《甘州书声--张掖阅读文章荟萃》一书是《张掖阅读》报中的文章荟萃,为黄岳年主编。该书分为书香、品书、书缘、书林、八声甘州五部分,介绍与书、与读书相关的一些雅事。 《甘州书声--张掖阅读文章荟萃》一书,语言优美、风趣,可读性很强,可让读者对书产生新的看法。
彭孙遹(一六三一 一七○○),字骏孙,号羡门,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他顺治十六年中进士,然因奏销桂误而遭褫革。至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 彭孙遹才力富赡,诸体兼擅,在诗文词等方面均有较深的造指。他的诗歌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在中博学鸿词之前,他创作了大量抒发家国兴亡之感、广泛反映社会残酷现实的诗歌作品。后期则多颂圣应酬之作。 公当憔悴之时,而其言尤而不伤;公处贵盛之日,而其旨淡而弥永。 其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 吹气如兰彭十郎 之称。另外,他也有部分豪放之词,激越悽楚,非当时艳作者所能到。 本次整理的《彭孙遹集(上中下)(精)》,《松桂堂全集》部分以乾隆八年刊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金粟词话》以《倚声初集》所录本为底本,校以《赐砚
《龚自珍己亥杂诗注(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为了研究龚自珍其人的生平和他的政治思想、交游、著述,《已亥杂诗》是极珍贵的材料,即使是探索中国近代史序幕时期的各种因素,也不能忽略《已亥杂诗》。不过,它是用艺体诗的形式写的,我们今天在阅读时,上距龚氏的时代又已一百余年,难免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而龚诗至今尚未有一个全注本,许多龚诗的爱好者和文史工作者都感到不便。笔者不揣简陋,尝试做一点注释工作。其所以必须全注,则正如鲁迅先生说的: 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难真实。
陈登原先生中年以前,即以其《中国文化史》《古今典籍聚散考》《中国田赋史》《天一阁藏书考》等有闻于世;中年以后,其代表作《国史旧闻》尤广为学界所称道。有学者认为,《古今典籍聚散考》一书是我国部全面研究典籍聚散的专著,在陈登原以前,没有人系统全面地探讨过典籍聚散这个问题。在金圣叹史实研究领域内,陈登原是当之无愧的现代人。今人研究金圣叹,就史实问题而言,无论史料还是观点,多采自陈登原《金圣叹传》,尽管一般并不说明。陈登原先生还是位在教科书中提出 四大发明 概念的学者。在其1933年编著的《高中本国史》中,就有 四大发明 一目。他的读书笔记《国史旧闻》搜罗广、梳理精,蜚声海内外,更被誉为 好的史学笔记 ,得到众多知名学者(比如李泽厚)的推荐。 陈登原的著作总字数800多万字,但之前的出版均没有经过
《史浩集(上中下)(精)》作者史浩(一一○六 一一九四),原名若讷,字直翁,號鄮峰真隐,宋明 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 进士,调余姚尉,历温州教授、国子博士、建王府教 授、宗正少卿、知制诰、参知政事等,两为右丞相, 封魏国公。卒谥文惠,追封越王,改谥忠定。*有《 尚书讲义》二十卷、《鄮峰真隐漫录》五十卷等。 《鄮峰真隐漫录》五十卷(今关第四十四卷), 乃其门人所编,前四十八卷为诗五卷、文三十九卷、 词曲四卷,末二卷为《童丱须知》,分三十章,所言 皆治家修身之道,而叶以韵语,以垂训子孙者。今《 史浩集》一依《漫录》整理而成,而附之以诗文补遗 、碑铭传记、序跋提要。《漫录》据清乾隆刻本为底 本,校以天一阁藏明纱残本、四库全书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