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 浙江文丛 之一收录宋周邦彦珍本词集三种,分别为清抄本《片玉词》、朱祖谋辑校稿本《清真词》、朱祖谋手校王鹏运四印斋刻本《清真集》,彩色影印行世。另附谭献稿本《片玉词考异》。
本书收录袁枚著作10种,即《随园六记》《随园纪游册》《随园雅集图咏》《 随园食单》《随园随笔》《随园诗话》《小仓山房尺牍》《牍外余言》《子不语》《续子不语》,并收录2种与袁枚及其随园有关的著作,即《随园琐记》《随园轶事》。这些著作,基本能反映袁枚在饮食、园林、读书、写诗、旅行、会友等方面的有趣见解和实践,也能体现袁枚好谈鬼怪、风流自赏的文人个性,是一套适合消闲怡情的好读物。
本书是南宋南宋张炎所撰词集。张炎早期师法周邦彦,又瓣香姜夔,注重音律格调,内容不出湖山游赏、风花雪月,宋亡后其词风渐变,转而抒写亡国之痛、身世之悲为主。全集共八卷,存词三百余首,是南宋词家的代表之作,在后世很有影响。
本书主要收录张羽存世的诗集和文集。诗集部分整理,以上海图书馆藏清钞本《静庵先生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明弘治四年张习刻本、明万历三十七年汪汝淳刻本、民国四年胡思敬辑刻本,并参校《列朝诗集》《江西诗征》《盛明百家诗》。底本未收之诗,辑为 诗集补遗 ,以弘治本为底本。文集部分整理,以台北 国家图书馆 藏卢址手校旧钞本为底本,校以国家图书馆藏钞本三种、上海图书馆所藏钞本两种、台北 国家图书馆 藏钞本两种、南京图书馆藏钞本一种、日本静嘉堂文库藏钞本一种、民国六年刻《豫章丛书》本。文集补遗一卷,以上海图书馆藏劳格辑补一卷为基础。
《宋人诗话外编》,程毅中主编,收录范围涉及一百种书,无论论诗而及事或论诗而及辞的都尽量收入,以省读者翻检原书之劳。宋人笔记中多数是论诗而及事的记载,近于《本事诗》的性质,对知人论世还有一定作用。还有一些书实际上是引诗以论事、引诗以证史的,对读诗也不无参考价值,但往往不免流于繁冗泛滥,本书也酌量收录。对离题过远的部分则作了适当的删节,并加注说明,以免断章取义。原书已经散佚而见于《诗话总龟》、《诗人玉屑》等书的佚文一般不予辑录。
苏辙(1039 1112),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苏辙饱读经史,性情沉静,为人耿介,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数十年的政治生涯,几经沉浮。晚年闲居颍昌(今河南许昌),杜门不出,以读书著述为乐。苏辙学问文章,深受其父、兄影响,一生作诗二千首,散文一千篇,而以散文的文学成就较高,散文中又以书、记、传、序、论、策和杂说为代表。风格沉静简洁,文理自然, 其奇峭处不如父,其雄伟处不如兄,而其疏宕嫋娜处亦自有一片烟波,似非诸家所及 (茅坤语),在苏轼去世之后,苏辙便成为文坛泰斗。苏辙诗歌的风格清淡朴实,一如其人。苏辙诗文集是苏辙生前亲手编定的,有《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共
本书为著名学者陈友琴所选注的清代绝句诗选。陈友琴从清代六千余家诗人中精选两千余首五言、七言绝句,附有每位入选诗人100余字小传及简要注释。该书填补清一代绝句诗选空白,与《千首唐人绝句校注》《千首宋人绝句校注》同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