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宗岗批评三国演义》,明罗本撰,清毛宗岗评定。全书共六十卷,一百二十回,世称毛评本《三国志演义》,又称《四大奇书*种》《*才子书》。该版本是毛宗岗父子在李卓吾评本的基础上整理回目,修正文辞,削除论赞,改换诗文,增删或改写某些情节,加上自己的评点,修改而成。因其故事情节流畅、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文字精练而更具可读性,成为清代以来*为流行的《三国演义》版本。 本书以浙江图书馆藏清乾隆十七年姑苏书业怀颕堂本为底本影印。目录前有《序》和《凡例》,正文前有《读三国志法》和人物图四十幅。正文有总评和双行小字夹批、眉批。宣纸线装,精品出版。 编辑推荐: 《毛宗岗批评三国演义》有三个特点:*,采用浙江图书馆藏清乾隆十七年姑苏书业怀颕堂本为底本影印。目录前有《序》和《凡例》,正文前有《读三国志法
《水浒传》是一部经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酝酿、积累而*终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集合了无数英雄好汉生生死死的悲壮故事、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理想、感情和才思。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了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浒传》,改原书*回为 楔子 ,保留原书第七十一回中的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部分,自撰 梁山泊英雄惊噩梦 的情节,作为结局的第七十回。此外还对前七十回的行文做了较多修订,写了大量精彩绝伦的批语,并将这种新版本称为真正的古本。这七十回本一面世,几乎令他本尽废,一统天下近三百年,以至于一般读者只知有七十回的《水浒》了。这也是目前我们这个《四大名著名家点评》本《水浒传》的前七十回;后五十回采自一百二十回本《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全书》,批评者署名为 李卓吾 。因此,在这个混合的评点本里,读者朋友们既可欣赏到各
《三国演义》自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义始,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风云,叙述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及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历史英雄人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其中体现的文韬武略历来为世人所称道。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进行夸张、美化、丑化等。
古有金圣叹,善于揭橥《水浒传》用笔之妙,从人性与道德角度品评人物,三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今有鲍鹏山,从文化、制度的视角,在道德与人性的纠结中,文化与制度的困惑里,以激情熔铸文字,以性情体察英雄,笔如刀品评人物,心如火洞悉世道,每有惊人之语,常发不刊之论。鲍氏批评本之于金圣叹,继承其形式突破其格局,金氏说到说对之处,固不可掩;金氏未及未达之境,正需开拓。盖新时代,有新时代之高度;新作者,有新作者之角度也。三百年来,多少读者拍案叹;三百年后,《水浒传》宜有新评点!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时期是个战争频仍、英雄辈出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流传极广。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罗贯中以正史为框架,在十分丰富的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巨著。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罗贯中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情节设置跌宕起伏。并通过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合理处理,突出小说的三位主人公,以及迭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其形象饱满。艺术的处理将三国前后的史实空前地强化了,让这部小说名著以及三国历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