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以咏史抒怀为主,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画面优美,语言清丽,情韵绵长,风调悠扬,在艺术上别具一格。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今用清人冯集梧的《樊川诗集注》。
尚永亮撰的《柳宗元诗文选评》精选中唐有名作家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六十余篇,按照柳宗元生平活动的轨迹,分为“入仕前后”、“谪居永州”、“诏返与再贬”、“刺史柳州”四个部分,各部分均有生平活动简述;所收诗文大致按创作先后、前诗后文的顺序编排,每篇均加简明注释,很后加以讲评。
《忆长安(诗译唐诗集)》是梁晓明先生自八十年代起开始进行的以新诗的形式译写唐诗的创作集,每一首包括新诗译诗、原诗和创作手记三部分。目前共创作了三十首左右,不同于一般的白话译诗。梁先生是先锋派代表诗人,新诗的造诣很高,其对唐诗的译写,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再创作,跨越时代勾连起两种诗歌艺术,是新诗与古诗在意象与精神上的琴瑟和鸣, 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
。。。
《随园诗话》, 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 凡十六卷, 是一部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 亦包含不少诗坛掌故、诗歌本事、诗人轶事的记载。其体制为分条排列, 每条或述一评, 或记一事, 或采一诗 (或数诗), 乃随笔式。其旨在倡导性灵说诗论, 是清代影响优选的一部诗话。
本书收录北宋著名词人柳永200多首词作。柳永是婉约派代表人物,以写情著称,善于铺叙,声韵谐美,传诵极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次出版,对柳永词中的疑难字词和涉及的典故作了简要的注释,并择要将词中化用的古人诗词文句列于词后,同时收录历代评论及与词作有关的本事、史实,择要列于每首词之后,以便读者阅读和欣赏。
刘禹锡以对诗歌题材的拓展、对传统主题的深化及对诗歌体式的革新,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白居易一生留下了近三千诗作,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诗歌理论。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被誉为“堪与杜甫比肩的伟大诗人”。这个选本将诗人生平和作品讲评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
本书是北宋诗人林逋诗的全集整理本。林逋是北宋隐逸诗人,工书善绘,长为诗,风格澄澈淡远,自写胸臆。诗歌构思精巧,颇富理趣,语言能力较强,字句清健、凝练精致,诗歌平易流畅,意格高远。性恬淡,不慕名利,所作随弃,生前无结集。后人辑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今存诗三百余首,词作三篇及逸句数则。近人邵裴子校注《林和靖诗集》尤为详明,今人沈幼征在邵著基础上又加精研。 本书以邵裴子校本为据,参校宋刻本、明清两朝重要刻本,及沈幼征先生注本。诗歌分卷仍依旧本体例,根据诗作可考时代,对诸种诗体中的篇目略加调整。每篇诗作附以题解,对写作背景、诗歌主旨、特点等详加说明。凡诗篇有历代评论者,均辑录评语,附于校注之后,一则评语论及多首诗歌,则于诸诗之后均予收录。附录增补林逋年谱、题咏、评论等相关文献。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是与《中国古代文学史》配套的使用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选录范围,起自先秦,止于晚清。为了教学需要,于古代作品之外,酌选了少量近代作品。
......
王韬诗在晚清诗坛能独树一帜,因为经历丰富所以诗歌涉及面也很广,但因其足迹遍及海内外,所到之处皆有创作,生前未加整理,所以作品散佚严重,搜集相当不容易。仅仅诗词方面就有:蘅华馆诗录、蘅华馆诗录外编、弢园集外诗存、弢园未刻诗稿、弢园诗词、畹香仙馆遣愁编诗集、眉珠庵词等。诗词是其作品的精华部分,今结集成《王韬诗集》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