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影 《幽梦影》大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大约是张潮三十岁到四十五岁之间断续完成的,不是一时一地之作,全书共219则,在写作的过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评点570多条,影响极大。他用幽静的态度去观察人生与自然,取幽人梦境、似幻如影之意,尽情地抒发了对生活所拥有的感受和体验,蕴涵着破人梦境、发人警醒的用心,因此取名《幽梦影》。 《幽梦续影》成书于光绪年间,收录格言、箴言、哲言、韵语、警句等86则,约五千字。在内容上,多是阅世观物小语,从中可窥作者的人生观及其为人处事态度,其中不乏哲理名言。于诗文亦略有评述,文字虽短,却有独到见解。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汉族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
历代家书家训非常丰富,但是整理成著作且有规模的却并不多。清朝名臣张英的《聪训斋语》便是深藏在《四库全书》中的一本颇有价值的家训,此书深得曾国藩的推崇,可惜世人只知“六尺巷”这个的故事,却不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所著的《聪训斋语》。《聪训斋语》原书分为“立品”“读书”“养身”“择友”四纲,其下又各分三目,但常有混杂,分类不是特别清晰,编者将其按立品、读书、修心、养身、怡情、持家、交友七个主题重新编排,对原文进行注释、翻译和评析。希望这位深得康熙皇帝喜欢、又深受曾国藩推崇的贤臣张英的家训智慧能够对广大读者带来教益。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纵观明末小品名著,《帝京景物略》算得上其中的佼佼者,它善以不寻常来写寻常,删繁就简,别开生面。《帝京景物略》重在记录明朝时北京的名胜景物,它将北京划分为 城北内外 城东内外 城南内外 西城内 西城外 西山上 西山下 畿辅 八个区域。这八个区域内的山川园林、寺庙祠堂、亭台楼观、名胜古迹、风俗民情、花鸟虫鱼等,书中都有详尽的记录。在每处景物之后附有文士们所咏风物之诗,总计千余首。卢沟桥、潭柘寺、卧佛寺、戒坛、什刹海、海淀、西山 这些人们所熟知的名胜古迹都可以在这部书中找到它们的渊源。
《黄裳集》整理了黄裳先生毕生著作,展示黄裳毕生辛勤笔耕的多方面实绩,《黄裳集》分创作卷、古籍研究卷、译文卷和书信卷部分,将作者生前已出版各书,大致按出版时间先后分门别类编入各卷,是目前黄裳先生全面作品集。 《清代版刻一隅》,1992年1月由齐鲁书社初版,1996年3月重印。2005年11月复旦大学出版社据作者增改修订,出版《清代版刻一隅(增订本)》。二者相较,《清代版刻一隅(增订本)》新增二十九篇,同时删去《清代版刻一隅》原有三十篇,篇目前后庶几相埒,但文字内容则多有修改增补。两书皆经作者手订,《清代版刻一隅(增订本)》除“增订本前言”之外,并附录《清代版刻风尚的变迁》一文于书后。 此次出版,意在使作者的相关文字内容尽可能得到全面完整的保存,故以《清代版刻一隅(增订本)》为底本,将《清代版刻一隅》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全书采用黄帝与岐伯问答的方式,总结古代医家长期的医疗实践,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而成。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全书采用黄帝与岐伯问答的方式,总结古代医家长期的医疗实践,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而成。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名潜,号五柳先生,谥曰靖节。江州寻阳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诗人、辞赋家。本书由袁行霈先生笺注,收陶渊明全部存世诗文辞赋作品,以毛氏汲古阁藏宋刻《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参校宋元诸本及总集、类书。笺注重于史实、本事、名物、地理、人物,并单列“析义”一项,于诗文作意,发隐抉微,为陶集注本中集成之作。书后并附历代和陶诗六种及年谱简编、作品系年,语词、人名、篇名索引三种,以便读者查考。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为私塾教学而编选的古文选本,收录从先秦至明末的散文共二百二十二篇。《古文观止》选文,全面而有重点,虽兼及各朝,但突出先秦和唐宋;重点选择思想性、艺术性突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