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柳堂集》:所收十余篇论文涉及中古史、敦煌学、中外文化交流史诸方面。其中《论再生缘》是篇重要论著。《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及其补文是其晚年的自传性遗文,对研究近代中国政治及作者本人生平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分别收作者生前手定重要论文、序跋数十篇,涉及中古政治、经济、典制、文化、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中国中古史的传世杰作,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中。前书系统论述汉魏到隋唐文物制度的渊源与流变,提出著名的隋唐制度 三源流说 ,提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后书讨论统治阶级、党派分野、内政外交诸专题,对有唐一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 《元白诗笺证稿》:对唐
《商君书》是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的合编。《汉书 艺文志》著录二十九篇,现存二十四篇。书中叙述商鞅变法主张,提出信赏必罚的法治要求,主张从法律上保护土地私有权,而把政治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以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此外,对于法的起源、本质、作用等,也有所论列。
《搜神记》成书于东晋时期,是我国志怪小说鼻祖,共二十卷。本版《搜神记》以汪绍楹校注本为底本,参照多个版本重新校勘和编辑而成。精选299个故事,每一个都堪称古代版 都市传说 爆款:蛇妖骗婚、狐仙报恩、死人复活、天降预言 每篇只要三分钟,情节之诡谲,想象力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干宝不敢写的! 鉴于该书语言风格古朴简练,又涉及大量古代文化、宗教、民俗背景,现代人阅读理解难度大,故本版《搜神记》对原文中出现的人物、制度、历史、地理、古汉语知识皆有精准注释,力求详尽。译文在保留原文的志怪文学风貌基础上,力求直白流畅。
幽梦影 《幽梦影》大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大约是张潮三十岁到四十五岁之间断续完成的,不是一时一地之作,全书共219则,在写作的过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评点570多条,影响极大。他用幽静的态度去观察人生与自然,取幽人梦境、似幻如影之意,尽情地抒发了对生活所拥有的感受和体验,蕴涵着破人梦境、发人警醒的用心,因此取名《幽梦影》。 《幽梦续影》成书于光绪年间,收录格言、箴言、哲言、韵语、警句等86则,约五千字。在内容上,多是阅世观物小语,从中可窥作者的人生观及其为人处事态度,其中不乏哲理名言。于诗文亦略有评述,文字虽短,却有独到见解。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汉族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
《六韬》又称《太公兵法》,被誉为兵家圣典。司马迁在《史记 齐太公世家》中称: 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北宋时期,《六韬》被列入《武经七书》,成为武科举的需读教材,确立了其在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中的正统地位。历代名将,如唐代李靖、明代戚继光均研习此书,将其视为军事实践的指导手册。16世纪《六韬》传入日本,开始走出国门,并于 18 世纪传到欧洲。 如今,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国文字。 《六韬》有六卷,共六十篇,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不仅包含兵法,还囊括了治国、治军、安民、御敌、立国等文韬武略,是一部集政治智慧、战略思维、人生智慧、管理艺术、修身养性于一体的千古奇书。 《鬼谷子》又称《捭阖策》,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外
本丛书由出版大家王云五先生主编,严选国学经史子集各部中的名家名典,力邀一批学风严谨、学术缜密的文化名家(如南怀瑾、毛子水、杨亮功等)进行注、译、释,博采历代注本,旁搜学界新知,是国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珍品,出版至今再版二十余次,深得学界赞誉。 本书以汉服虔注《春秋左氏解谊》三十一卷为底本,参考了前人今人对晋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三十卷、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的大量研究成果,力求在信达雅的前提下更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适于大众读者和青少年学生阅读。
《智囊》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辑录了从先秦到明代一千多则智慧故事。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聪明才智。书中涉及的典籍几乎涵盖了明代以前的全部正史和大量的笔记、野史。因此,可以说,冯梦龙的这部《智囊》不但具有现实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兼具重要的资料价值和校勘价值。 由于时代的不同,书中辑录的一些故事对于今天的我们已经没有参考价值,而且观点落后,封建思想比较浓厚。对于这些故事,我们一概舍弃,保留并翻译了一些实用性比较强和具有前瞻性的故事,汇成了这部白话精华本《智囊》。对于收录到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
暂无内容简介。。。。。。
《长短经》的内容上起尧舜,下迄隋唐;融会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等思想而自成体系,作者依据历史史事提出谋略,涉及君臣德行、量才用人、钓情察势、权变霸略、用兵攻伐等多方面的内容,突出政治谋略和知人善任两个重点,以此探讨济世安邦的长短纵横之术,对往哲先贤的智勇奇谋做出品评,旁征博引,高谈雄辩。
《资治通鉴》一书,是宋代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历时19年完成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一共16朝1362年的历史。这部书问世以后,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认为此书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明白 治身、治家、治国 的道理,因此赐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问世以后,从北宋到清朝,《资治通鉴》一直是帝王经筵上经常使用的历史教材,因而被梁启超称为 皇帝教科书 。
《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具有开启先河之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其文学史梳理方式对后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书中对俗文学各种文体的关注更是 五四 运动兴起之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发展的视角和特色所在。它初版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版以后,以它丰富翔实的资料、严谨精辟的论断,深受学术界的推崇,迄今近九十年,凡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学人,仍把它作为一本主要的参考书。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增强自身体能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人类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不断进步,文明不断提升,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考察筵席发展史,不仅有认识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中国宴席史略》内容有开国第壹宴、十年大庆国宴、国庆20周年招待会、近年来 四菜一汤 的国庆招待宴、中美建交国宴、宴请英国女王的国宴菜、宴请英国首相梅杰菜单、欢迎北京奥运会五大洲贵宾宴会、宴请奥巴马的国宴菜单等。
婚姻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任何时代,婚姻形态的演变无不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忠实地反映社会发展的水平。婚姻是人类社会基本的组合方式,它的发展变化,涉及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家庭、家族、家庭公社、原始氏族与原始人群各个方面。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婚姻史的研究应该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婚姻史》在简要叙述人类婚姻发生与发展情况之后,各章着重点在于对我国的婚姻史的探讨。读者可以结合引言的内容来思考以后有关中国婚姻的部分。
《孙子兵法》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论著,也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讲透了军事学著作需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战争观念、战略思想、战术思想和治军思想。它所揭示的战争规律及谋略精华,时至今日仍然适用。 《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被认为是《孙子兵法》之后 孙子学派 的又一力作,内容涵盖了战争策略、战术运用、军队管理等多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部分。 《三十六计》包含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军事策略,语出南北朝。 本书对这三部典籍原文进行注释和翻译,使原本艰涩的古文变得通俗易懂,不仅可以帮助读者领悟中华古代兵法精髓,更有益于古为今用,令传统智慧真实助力今人的日常工作、生活。
《唐鉴》是北宋史学名家范祖禹的史论代表作,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施政治国方略的经典杰作,记述了唐朝二十一位皇帝近三百年的政治史。它和《资治通鉴》并驾齐驱,被视为帝王读物。据说,北宋理学家程颐非常喜欢读《唐鉴》,他曾评价道: 三代以后,无此议论。 宋高宗也曾评论道: 读《资治通鉴》,知司马光有宰相度量;读《唐鉴》,知范祖禹有台谏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