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问世以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较多地保存了《老子》的原貌。此次出版,约请潜心研治老庄哲学几十年的张松辉先生,将《老子》甲本、乙本与通行的王弼本相对照,篇次依帛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安排,参考多种版本精审校勘原文,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题解、注释和翻译,差异较大者则分别进行翻译,全面呈现《帛书老子》的独特价值,值得期待。
孟子是儒家学派*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后人尊封为 亚圣 ,与孔子合称 孔孟 。所著《孟子》七篇十四卷,为《四书》之一,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哲学、伦理、经济、教育、文艺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次出版以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所收焦循的《孟子正义》为底本,约请专家充分借鉴吸收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注释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逐篇翻译;每章都作题解,概述该章主旨。在校对文字、注释及作品辨伪、评析方面尽可能汲取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本书版本权威,注释简明,翻译晓畅,装帧精致,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者的案头书。
《山海经》像是一块五彩的宝石,我们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都会发现惊喜。漫步在《山海经》里,我们犹如走进了伊甸园,满眼是奇花异草,到处是猛兽珍禽。智慧的先民们不止流连其间,更重视它们的实用价值。在《山经》中,作者在细致描绘花草禽兽的基本特征之后,总要指出它们给人带来的利弊。书中特别重视动植物的药用功能,一部《山海经》就如同一部上古的《本草纲目》。同时,《山海经》对各地的矿藏资源也十分留意。色彩斑斓的宝石,光芒夺目的金银,简直是满山遍野,俯拾皆是。从先民的这些记叙中,我们看出他们了解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类。在他们对山神祭祀的虔诚态度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颗敬畏自然的心,而这点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今天,我们高扬和谐社会的旗帜,先民们的智慧应该能对我们有所启示吧! 自汉代以
《老子》五千言,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所以又称《道德经》。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以之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用朴素的辩证思维构建起独特的理论体系。本次以传世的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为底本,校以竹简本、帛书本,广泛吸收、引用前贤及今人之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注释、翻译,以供读者参考。
《世说新语》是中国著名的志人小说,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 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所记大部分是东汉末直到刘宋初近三百年间的人和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本书正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思贤讲舍本为底本,译文和注释则用张?之先生的译注本。译文通俗流畅,注释将南朝梁刘孝标注融汇吸收,更加方便读者了解《世说新语》背后的故事。版式上,我们沿用了《古文观止译注》(注音版)的模式,在原文上通篇标注拼音,使广大读者在阅读时省去繁难字的查检之劳。同时,在拼音的辅助下,可以针对性地区分阅读原文、译文和注释,获得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是我国zui早的典籍之一,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ji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家之宗。《黄帝内经》融合了道家、儒家等思想,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诵读《黄帝内经》,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健康意识,还可以陶冶性情,提高自我修养。诵读本的形式更便于记忆和理解,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将《黄帝内经》中的智慧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本书完整地收录了《素问》和《灵枢》各八十一章全文,采用简体、横排、大字的形式,并为全文标注了拼音。让我们通过这套诵读本开始走进《黄帝内经》这本传统的神奇医学书吧。
诸雨辰译注的《梦溪笔谈(精)/中华经典名*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是沈括晚年所作笔记文字的结集,是他一生学问*精华部分的结晶,包括制度史、财政史、音乐学、天文历算学、医药学、地理地图学、考古学、诗学及书画学、音韵学、文献考证学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一些逸闻轶事、杂记琐谈等。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资料,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之为 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沈括则被称为 中国整部科学史中*卓越的人物 。
苏东坡,宦海沉浮,南来北往,是一个经历十分丰富的人。看的多,想的多,积累沉淀下来,铸就了苏东坡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其才艺也是雅俗并重,深受大家喜爱。《东坡志林》是苏东坡留下的一部笔记小说,它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苏轼的世界。其书的大致内容, 纪元祐、绍圣二十年中所身历事 。全书分29个门类: 记游、怀古、修养、疾病、梦寐、学问、命分、送别、祭祀、兵略、时事、官职、致仕、隐逸、佛教、道释、异事、技术、四民、女妾、贼盗、夷狄、古迹、玉石、井河、卜居、亭堂、人物、论古,所记人事,妙趣横生,回味隽永,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丰富而曲折的人生,感受他机智幽默的个性,领略他从容优雅的姿态,触摸他幽隐深慨的心灵,体察他诚笃坚毅的精神,管窥他博大包容的思想。《东坡志林》一书,以自传性的书写,不只
《曾文正公家书》(《曾国藩家书》)十卷附《曾文正公家训》(《曾国藩家训》)二卷,刊于光绪五年(己卯,1879),晚于《曾文正公全集》三年。在曾国藩的所有著作中,影响z大、传播z为深广。 《曾国藩家训》基本上是一个五六十岁的父亲在十年间写给一个二十岁到三十岁、一个十岁到二十岁的儿子的书信汇编。在《曾国藩家训》里,曾国藩对于他的两个儿子,是不同的人生角色。 《曾国藩家训》的核心内容则是学业教育和家风建设。对子女的教育涉及修身、治学、持家。《曾国藩家训》一书,语言醇厚,感情真挚。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道的阐发,中及进德修业、读书求学的方法指导,下至人际琐事处理和家庭经济生计的经验建议,可谓事无巨细,纤悉无遗,可谓曾国藩一生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蕴含了其处世应变的哲
《论语》内容包括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等。金良年《论语译注》为普及国学经典而作,译文简练准确,既最大程度保留原汁原味,又贴近读者需求,阐发经典微言大义。此译注本自推出以来受到读者欢迎,是为本社译注类经典品种,长销不衰,两次入选古籍办推荐书目。此次推出的《论语译注》(注音版),内容按照原文、注释、译文、段意四个部分展开,译文忠实原著,简洁流畅。又添加注音,订正若干舛误,方便读者学习。
《溪山琴况 琴声十六法》由明清时期古琴美学著作中*为著名的两部 《溪山琴况》和《琴声十六法》组合而成。《溪山琴况》将古琴的审美特性划分为二十四况,即: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彩、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但并未停留在对古琴音乐审美理论的阐述上,同时也提出了对古琴弹奏技术的要求,可谓 道技并重 。 《琴声十六法》提出了古琴的十六个审美范畴,即: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在每一范畴下详细解说它的内涵与外延。从琴学史角度而言,《琴声十六法》中的一些内容可以作为《溪山琴况》的必要补充,是探究《溪山琴况》早期面貌的重要文献资料,对当代学琴者也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附录收入《万峰阁指法閟笺》与《左右手二十图说》,从
《左传》作为 《春秋》三传 之一,自汉代就成为 经 书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受到了人们更多、更持久的关注。其史学和文学价值一直得到了古今学人的推崇。 从史学价值来说,它既记载春秋史实,又包含了大量古代典章史料,是春秋文化百科全书,了解春秋时代不得不读的经典。它是中国第一部建立了健全的编年体制的编年体史书,是先秦史学成就的集大成者。其综合性、整体性的史学观一直为优秀史学家所推崇;其点、线、面相结合,在反映历史全貌时注重突出当时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做法也一直是史家的榜样。 从文学价值来说,其典雅、浑朴、传神的文风成为文学创作者学习的典范,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书中史实衍生出的故事,也为后世小说、戏曲甚至影视剧提供了的原
《格言联璧》是清代金缨编纂的一部格言集成。共分为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 从政、惠言、悖凶十一类,内容广博,语言精练,意蕴深厚,涵盖了社会人生的各方面和传统中国社会各个时代的思想精髓。 《格言联璧》的篇章编排也体现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和顺序。大体上遵循着宋代以来君子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的思想脉络。每类的首要思想都是告诫人们要立德为先、修身为要,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先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而这种立德修身又不是靠空谈得来的,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不断约束改进自己来实现的。 《格言联璧》虽然成书于清朝中晚期,但因书中的许多格言侧重生活实际,所以今天读起来仍不失实用意义。 摄生类 中的格言都有着中医理论依据,对当下人的身体保养仍大有裨益。 敦品类
《竹窗随笔》是明代云栖祩宏晚年的随笔文集,共三卷。《初笔》一六一条、《二笔》一四一条、《三笔》一二五条。三笔合计,共有四二七条。书中的内容多为作者记述自己的实际经历和个人见闻,对人生真理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生活中种种见闻的思索等等。凡所议论都充满着智慧,这些智慧对现代读者来说,同样有着很大的作用,是一部难得的典籍。本书在对原文精良校对的基础上,又做了详细的字词和典故注释,翻译力求通俗易懂,非常适合现代人阅读。
《鬻子》今存十四卷,记载鬻子言行思想,尊贤重道,尊重万物运转变化、质量互变规律,以及任贤使能、主张慎罚 内容较为丰富驳杂。虽是一些残卷,其表达的思想体系有失完整与系统,然而就在这些残卷之中,依然闪耀着思想的亮点,无不显示了数千年之前中国古人的智慧。 《计倪子》残卷除了阴阳五行、各地物产之外,还包括物候与气象、治国理家的理念和方法等。全书突出之处在其经济思想上,强调财富生产,货物流通,重视经商,反复强调经济是立国之本,并提出了具体的理财措施。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提到了贱买贵卖的价值规律。 於陵子,即陈仲子、於陵仲子。战国时期齐国著名思想家,廉士、隐士。被孟子誉为 齐之巨擘 。《於陵子》记录於陵子的言行,由《辞禄》《灌园》等十二个短章构成,是於陵子思想的一个汇集。
《声律启蒙》是一本专门训练儿童吟诗作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全书按韵分编,每韵编有三首对子文,从单字到双字,从三字对到十一字对,循序渐进,内容包罗天文、地理、人物、景物、器物、典故、史实等。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明快、意韵铿锵、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诵读,对启蒙儿童作对联、写作、积累文化常识等有重要的作用。
《幼学琼林》,全名《幼学故事琼林》,一名《幼学须知》,或名《成语考》。 幼学 ,界定它的受众是儿童,性质是蒙书。 琼林 ,是比喻性说法,意为精华荟萃。 故事 ,是从内容角度描述,说明该书所讲是古时候的事情; 成语 ,是从语言修辞角度界定,该书性质为习用的古语。《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蒙学经典之一。全书采用对偶句写成,便于吟诵,容易记忆。全书分天时、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婚姻、女子、外戚、老寿幼诞、身体、衣服、人事、饮食、宫室、器用、珍宝、贫富、疾病死丧、文事、科第、制作、技艺、狱讼、释道鬼神、鸟兽、花木33类,内容涉及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鸟兽花木、饮食器用等,丰富广博,包罗万象。是关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小型百科全书。 了解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吕氏春秋(套装上下册)》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的一部著作,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160篇,体现了秦统一六国前夕的哲学和政治思想新趋势,保存了大量先秦史料和科学文化方面的珍贵资料。本次译注,作者以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刊刻的毕沅校本为底本,参校了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多种元明刻本,并吸收了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等著作和一些重要的现代研究论文的成果。全稿按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安排。题解展示了各篇的主要内容,并对其文献价值与思想意义进行了简要概括,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流畅,是帮助普通读者了解这部重要的先秦典籍的有益普及读物。
本书遴选苏轼诗、词、文*有代表性的作品约百篇,予以注解与分析。将苏轼的生平及作品分为雪泥鸿爪、变法风潮、乌台诗案、黄州岁月、玉堂风光、西湖醉雨、流放天涯、谈笑而化八个章节来叙述。 每章导言串讲苏轼该阶段的经历,并要言不烦地涉及了影响苏轼人生的大事,如仁宗朝政治、王安石变法等。 选篇合理适中,注释精当详尽,解评优美流畅。既兼顾普通爱好者的欣赏兴趣,也包含苏轼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可谓是一般文史爱好者了解、研习苏轼其人其诗的上上之选。
《列女传》,西汉刘向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女子传记作品集,分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和孽嬖七类,每类一卷,记录了有通才卓识、奇节异行甚至有恶德恶行的105名女子的故事,著名的 孟母三迁 即出自该书。后世 纪传体 史书中的《列女传》、野史 杂传 和地方史志中的妇女列传,都曾受到它的影响。本书并收录后来者的《续列女传》作为卷八,收录十八名女性小传。本次约请专家精选底本,对全书进行简明准确的注释和明白晓畅的翻译,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经典名著。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是晋代郭象的注本,分为 内篇 外篇 杂篇 三部分。其中 内篇 七篇, 外篇 十五篇, 杂篇 十一篇,共三十三篇。从思想内容和文章风格等方面来看,《内篇》主要是庄子本人之作,而《外篇》和《杂篇》则多出自庄周弟子或其后学之手。 《庄子》一书以简洁深刻、旷达放任的思想和才华横溢的手笔,对后世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 玄学 吸收庄子的思想学说是比较突出的。文学家如嵇康、阮籍、陶潜、李白、苏轼、曹雪芹等人,对庄子精神也多有承继和发扬。当我们读到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李太白的 且放白鹿青崖间,需行即骑访名山 、苏东坡的 我欲乘风归去 等诗文时,不能不追想到庄子的愤世和自任。可以说,《庄子》的思想,增
《笠翁对韵》是一部教人对仗和用韵的书,相传为清代文学家李渔所著,因作者别号笠翁,故名 笠翁对韵 。这本书和清代车万育所著《声律启蒙》齐名,都是学习汉语诗词格律技巧的极好启蒙读物。全书以 平水韵 平声三十韵为目编写而成,分为上、下两卷,各卷有十五韵部。《笠翁对韵》每个韵部各有二到四则对文,每则对文各有对句十对,由简到繁,选取的都是每个韵部的常用字,这些字在诗文创作中出现的概率大,经过熟读和背诵,容易被学习者牢牢记住。《笠翁对韵》的对句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典故,学习者在学习对仗的同时,也能学习到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
汉学家史景迁说: 明朝灭亡时,张岱四十八岁,尔后他得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让他活得多姿多彩的辉煌明朝,被各种竞逐的残暴、野心、绝望、贪婪力量所撕裂,土崩瓦解,蒙羞以终。他反复追思回想,事情愈是清晰,如迷雾笼罩的路径,于眼前重现,诸多遗忘的嘈嘈低语,也咆哮起来 嘈嘈低语,是张岱娓娓展开的叙事方式;咆哮,是文字背后痛定思痛后的心情。 繁华靡丽,过眼皆空 ,作者在《陶庵梦忆》的自序里,一句苍凉的低吟奠定了全书的基调。但是八卷本的《陶庵梦忆》作者写到的则都是自己往昔快乐的经历,品茗、赏花、观剧、访古、宴饮、雅集 奢华而不失优雅的场景,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张岱在娓娓的叙述中,寄托了自己的家园之悲,故国之痛。
此书是作者在二十余年来享誉海内外之《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一书基础上,增添篇目内容,加重艺术分析,改写而成的。书中全收了各种版本《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歌谣、古文、书札、谜语、酒令、联额、对句等体裁形式的文字,包括一般不易见到的脂评抄本中独存的诗作,收录*为齐全。为使读者加深理解,每首都加了 说明 、 注释 、 鉴赏 或 评说 ,有的还有 附录 或 备考 ,较难读懂的《芙蓉女儿诔》,还加了 译文 。书中论述精彩纷呈,给人以很大的启发。 附编 中所收的内容,都是对研究《红楼梦》及其作者重要的极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其中《 红楼梦 版本简介》一文,吸收了红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