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可敬译注的《说文解字》是汉民族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考究字源的字典,凝聚了东汉著名学者许慎毕生的心血,代表了汉代训诂学的较高成就。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其中,较大限度地保存了东汉以前汉字的形、音、义材料,同时全面反映了东汉以前的百科知识。这次出版,以同治十二年(1873)陈昌治据孙星衍重刊宋刻大徐本改刻的一篆一行本为底本,参考历代《说文》学、古文字学研究成果,分原文、注释、译文、参证四部分,逐字进行整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以简体字本呈现,在讲述字形时保留必要的繁体字形,并提供兼顾繁简字形的音序、笔画检字表,使原本晦涩难懂的《说文解字》,真正变成雅俗共赏、普通人也“读得懂”的《说文解字》。
作者化读《古文观止》经典名篇,首先把字义、句法、典故、写作者的知识背景、境况、写作缘由等解释清楚,也就使文言文的字面意思晓自无误,写作者的思想主旨凸显。在此基础上推进,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修辞技巧、论证逻辑、风格气势等,使读者能对文章的优长从总体加以把握、体会 再进一步,能以博学和自身的人生境界修为阐释古人的精神世界,此尤为其独到之处。
《史通》是由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作,是我国 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该书分内外篇,共20卷,此书尽显刘知几提出的史学家必须兼具的“史学三长”。可以说《史通》的成书对于后世史学理论的发展意义深远,乃至逐渐形成一门显学——史通学。后世学者注释《史通》者尤多,而以清人浦起龙的《史通通释》较晚出,而能 好吸取前人的校释成果。难能可贵的是,浦起龙在校释《史通》时加入了自己的见解——每篇都有按语,其后再注明《史通》所引典故出处,大大提高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和利用价值。此外,本次出版的《史通通释》后面还附有陈汉章的《史通补释》、彭仲铎的《史通增释》, 能让治学者在兼采众家之长中有所获。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按照六书理论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我国文字学目前的奠基之作品,实属历代学者的书目。大徐本《说文解字》是比较通行的版本,本次出版便以大徐本为底本影印,在保留原书旧貌的同时,对每个字的篆体处理为红色,以显字形;每字之上更参照现代拼音标准加以注音,以助识读;文末附音序和笔画两种检字表,以便查找。
本项目主要是梳理、汇集考古和科技史学者诸家释证,并结合有个人考辨。考古出土实物具体而零散,而《考工记》所载名物则系统化、规范化或级差化,名物的对比研究往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甚至大相径庭;由于出土实物与文献记载的差异性、器物定名对于文献记载的依赖性、文献记载与汉儒、清儒成说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造成名物研究的分歧、争议和疑难。对待这些分歧、争议和疑难,作者遵循孙诒让的 未知是否,姑存之,以备一义 或 众说纷互,未审孰得,姑并存之 的原则,以期提供翔实的数据,满足训诂学、文献学、考古学、科技史学者不同背景、不同需求的阅读需要,从而从整体上推动《考工记》名物的研究工作。
《藏书纪事诗》七卷,叶昌炽(1849—1917)撰,为中国以纪事诗形式记述历代藏书家、藏书典故之作,所涉时代上起五代之末,下迄清朝末期,辑选有关藏家书家737人,所引资料大量采录于古代正史、笔记、方志、官私目录及各类典籍文献,可谓条贯古今、征引丰赡。全书以叶氏自作之416首 句相统缀,每首七言,诗下附注,涉及人数众多,涵盖历代藏书、刻书、版本、目录等多种史料,被誉为“藏家之诗史,书林之掌故”。复因其对于目录、版本、校勘及古代书家和藏书文化学术源流的具载,因而也是一部极有用的藏书家辞典。 《蛾术丛书》今以韦力先生芷兰斋藏叶昌炽自刻七卷本《藏书纪事诗》为底本进行影印,并将复旦大学图书馆藏王欣夫先生(1901—1966)为七卷本《藏书纪事诗》所作笺正之内容整理排印附后,合为《藏书纪事诗 藏书纪事诗笺正》。原书与
《增广贤文》里的语句十分精辟,言语浅白,含义深刻,通俗易懂;形式上,大多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一经成诵,便经久难忘。《增广贤文》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立身安命、为人处世、礼仪道德、风物典故、天文地理、自然规律等多方面,体现了儒、释、道等多种思想,蕴含着丰厚的人生智慧。 本书在体例上分为注释、译文、点评三部分。 “注释”部分,除字词释义外,还标明语句的来源及演变等。“译文”部分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点评”部分是对原句的评析及拓展等,以期加深读者对原句的理解,同时起到交流之作用。
《说文解字》是中国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字典,作者许慎 了分析汉字结构的方法和理论,在中国乃至世界语言学 都占有了重要的地位。研究《说文解字》也是中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清代汉学昌盛,学者对《说文》甚为重视,名家如林,佳作迭出,其中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为 。《说文解字义证》为桂馥之代表作,是书博取群书用字之例以证许慎原意,兼收详载,不加按断,供读者参订,资料丰富,条理清晰,为研读《说文解字》 书。本次影印所选底本为《连筠簃丛书》原刻本,是《说文解字义证》成书后 刊刻本,版本价值极高。此本又为周作人旧藏,缺失 一叶,又借黄永年所藏于省吾旧藏《连筠簃丛书》初印本补足。我社此次影印,又有黄永年先生蒐辑相关资料作为附录
《甲骨文字典》是一部收录甲骨文代表性字形并加以考释的工具书。收录字形按断代标准分列在各时期之下,有助于了解各个时期字形演变的特征;考释文字分解字和释义两部分,博采众长而又有所创新。该字典对汉语言文字研
《六朝文絜》是六朝时期骈文的 选本,文絜,取自刘勰“析词尚絜”之说。共12卷,选录36位作家的72篇作品,涵盖赋、铭、诏、策、令等18类。所选作品多篇幅短小,文笔优美。六朝骈文精华,已大体备集。每篇设题解、正文、注释、译文四项,题解警策,注释明洁,译文流畅,为优质普及读物。
《说文解字》是许慎倾注一生心血对汉字形、音、义系统的一次科学梳理,也是对当时典籍解读的正本清源。《说文解字》(注译本)由字头(楷体、篆体)、白文(原文)、注释、译文等各部分组成,通过断句、注音、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