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金铁庵诗、词、联三种书的合集。原书均名以 百日通 。写作手法略同刘坡公的著作,分别简略介绍诗、词、对联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眉目清晰,文字简洁;列举名家作品为例,就技法和风格逐一分析,指导写作,评点精到。此三种书的合集在民国时期均有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很少见。此次为标点排印本。
《撰联指南》是关于对联撰写的专著。书中首先简略介绍对联小史,然后从基本概念出发,进而分类讲述对联的撰写技巧,涉及用途、对仗、修辞、掌故、风格等等,并以名家和自撰对联为例进行分析。篇幅不大,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易学易用。鉴于篇幅原因,同时附入其他作者(平襟亚或他人)的对联写作书籍一种。 此书只有影印本,尚无标点排印本。此本为标点横排本。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 和合篇》以和合为主题,分为八个章节讲述了和合二仙、一团和气、白蛇传说、回荆州、韩湘子度妻、樊江关和对花枪、罗章跪楼、八仙的故事,配以相关的中国传统年画;知识广角部分极为扩展人的视野;点悟 絮语部分以故事或主题来反思当今社会的种种现象。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 大同篇》以大同为主题,分为八个章节讲述了薛家将、祝寿、二十四孝、龙生九子、灶王爷、五子登科、家堂、安居乐业的故事,配以相关的中国传统年画;知识广角部分极为扩展人的视野;点悟 絮语部分以故事或主题来反思当今社会的种种现象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 仁爱篇》分为仁兽传奇、大慈大悲、和谐好合、天人合一、悲悯情怀、人性关怀和仁者爱人七个章节。每章有来龙去脉、知识广角、佳作赏析、点悟 絮语等内容,介绍了传统文化中关于仁爱的经典故事以及宣扬仁爱的诗词佳作。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 诚信篇》,分为以诚感人、信守承诺、舍生取义、知错能改、爱要真诚、以诚待人和知恩图报七个章节。每章包括来龙去脉、知识广角、佳作赏析和点悟 絮语四个部分。从多个角度讲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故事,并对原有核心内容进行丰富扩展,让读者感受到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诚信正能量。
《年画上的中华经典故事 民本篇》是以 民本 为主题,围绕着爱民、福民、尊民、贵民、重民、富民、保民、恤民、安民这九个民本思想讲述与其相关的故事。每章有来龙去脉、知识广角、人物典故等内容,从不同角度介绍与民本思想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传说,并配有和各章主题相关的年画。
楹联,俗称对联、对子,书写或勒刻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上下两联的形式相对、内容相关,是我国汉民族独创的一种文学样式、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该书分为六章,分别为楹联的本质、楹联的发展、楹联的分类、楹联的修辞、楹联创作的规律与方法和楹联的鉴赏。该书收集了大量的楹联作品,论述了楹联的创作、应用和欣赏,附录中收集了若干楹联创作的文献资料,可使读者既明其 理 又得其 法 ,能够帮助读者进行楹联鉴赏与创作。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是王阳明与弟子的语录,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传习录》着重发扬阳明心学,直到今天仍在当代儒家中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新意迭出。全书按内容相对集中的原则,分为岁时等22类,涉及的内容有:四季更替、日月天气、治国安民、立身处世、处世原则、人生慨叹、人生感悟、人生境界、佛理禅心、诗歌创作、生活滋味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本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新意迭出。全书按内容相对集中的原则,分为岁时等22类,涉及的内容有:四季更替、日月天气、治国安民、立身处世、处世原则、人生慨叹、人生感悟、人生境界、佛理禅心、诗歌创作、生活滋味、家风家教、文人雅事、男女爱情、人间友情、文化名人、山水草木、地域名胜、旅游见闻、咏物寄怀、吉庆题贺,等等。这些佳联妙对中,展现了作者敏锐的思想、洒脱的情怀,以及深厚的人文修养。 本书的对联在写作技法上也是匠心独运,其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学养富赡,说理圆融;写景状物,鲜明生动;寓情于景,风神潇洒;比喻用典,意味隽永;五曰句法多变,活泼晓畅。 作者广泛运用诗、词、戏曲、骈文、散体文、白话、方言等多种词汇句法,给人以灵活多变、活泼流畅的美感。其对联情景相生,情理并重,妙语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