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5折-7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上海故事:一座城市温暖的记忆
    •   ( 348 条评论 )
    • 上海音像资料馆 /2018-08-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上海故事:一座城市温暖的记忆》精选自上海音像资料馆《上海故事》栏目开播以来的300余期节目,所收文章系对节目的故事化改写,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史话故事。全书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为讲述对象,通过讲述个人命运和社会生活变迁,以水滴汇成洪流,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历史见证人的真实讲述和影像图片资料有机结合,寻找历史记忆,挖掘精神宝藏,凸显价值导向,描摹出上海具人文关怀的 集体人格 。 如书中收录的《我在人民公园》《少年宫的记忆》和《记忆里的体育场馆》等有着丰富民间记忆,传播着可阅读的建筑;而《告别 蜗居 年代》《公交变奏曲》《记忆中的年味》等,则呈现着城市的沧桑变迁,留住了上海人的乡愁记忆。 对于老年人来说,《上海故事》是真切的回忆;对于年轻人来说,《上海故事》是历史

    • ¥32 ¥48 折扣:6.7折
    • 海派文化地图:西区漫步(长宁卷)
    •   ( 74 条评论 )
    • 罗震光 /2019-09-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上海的摩登时代始于清末民初,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奠定中国摩都的地位,直至如今。长宁几乎是按相同的曲线发展绵延,摩都的调性亦因此在长宁展现得淋漓尽致。苏东坡把西湖比作西子,道尽了西湖的旖旎风光,而长宁在张爱玲的笔下则尽显民国名媛风范。举手投足间的优雅,眉间发梢处的精致,长宁的美,独立而不遗世,内敛不张扬,匆匆而过时入眼,细细品味则入心,历时光洗练而不衰。邬达克倾力打造的哥伦比亚住宅圈、名人故居比比皆是的愚园路、兴国路上的太古圈 当年工部局肆无忌惮的越界筑路、建房,如今大都成了长宁境内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在摩都新一轮高速发展中,以中国*个经济开发区:虹桥经济开发区,中国*个国际社区:古北新区为标志,长宁依然领风气之先。

    • ¥39.8 ¥65 折扣:6.1折
    • 沪语古韵:上海方言中的古代汉语成分探究
    •   ( 25 条评论 )
    • 叶世荪 /2021-10-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本书主要对上海方言中的古汉语成分进行了探究,全书按注音排序,共收录上海方言字、词近200条。作者认为,上海话的来源包括以下几种:早年当地居民口语的延续,外邦系族语言的融入,各时代不少顺应潮流的创新;当然,多的是对民族共同语 汉语的传承。从文字记录角度看,上海话中的绝大部分是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另有不少部分能在古代汉语中找到对应关系;另一方面,上海本地流传的古代吴越语言由于使用汉字记录的缘故,不少也渐渐被主流语言接受,成为今天的上海话能在古代汉语中找到对应关系的另一种例证。基于此,作者引经据典,考查、探究了这部分与古代汉语有对应关系的上海方言词的来龙去脉,试图正本清源,为上海方言的研究与传承贡献力量。此外,本书对明确上海话在中华民族共同语中的定位,进而提升上海人的文化自信也是有益的

    • ¥34.4 ¥50 折扣:6.9折
    • 海派. 第1辑
    •   ( 499 条评论 )
    • 陈子善,张伟 /2021-08-13/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主编为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上海图书馆张伟研究馆员。此为以 海派 命名的雅俗共赏的海派文化专题研究刊物,以进一步为海派文化呐喊助威,助力引领海派文化研究,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传承海派文化,同时也为面向2035年上海打造世界卓越城市助力。 br/ 丛刊借鉴《掌故》《万象》出版思路,立足 海派 博大精深的文化大背景,进一步彰显 三个文化 魅力,以研究、传承、弘扬海派文化为宗旨,以更加综合的视角对以近现代文化(文史)进行独特视角解读。内容既有对早期发生在上海的往事掌故展现,也有早期珍贵报刊拾遗,或者对影像的深度解读,或者关于名家的口述访谈,也有部分近代史料的披露,或者对当代文化的思考等。内容原则上以名家撰写为主,靠内容取胜,文章必须为 首发 ,雅俗共赏;弱化政治色彩,强化学术传承,走 高级科普 之路。努

    • ¥45.3 ¥68 折扣:6.7折
    • 城市之光 : 上海老城区风貌忆旧
    •   ( 104 条评论 )
    • 上海通志馆上海滩》杂志编辑部 /2021-03-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上海滩》杂志创办以来,坚持 以介绍上海地方知识和各方面建设成就为己任 的办刊宗旨,坚持用说古道今的方式、生动具体的内容,致力于 讲好上海故事,传播上海精彩 。所刊文章中不乏名家名作、鲜活史料,和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br/ 《城市之光:上海老城区风貌忆旧》是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 《上海滩》丛书 中的一种,所收录的文章讲述了上海老城区八仙桥、十六铺、苏河湾、四马路、洋泾浜、静安寺、石库门弄堂等处的历史记忆。这些地方的老地名有的沿用百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书中所收的回忆文章描述了这些地方的历史风貌和人文往事。文章作者多为亲历者,叙述详实可靠,回忆生动,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参考价值。

    • ¥30 ¥45 折扣:6.7折
    • 亦中亦西老城厢/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
    •   ( 3 条评论 )
    • 张雪敏|总主编:王依群 /2019-08-01/ 学林
    • 本书为“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之一种。本书讲述了被称为“上海的根”的老城厢的故事。老城厢文物古迹众多,名园、名人住宅、会馆、公所集中,除了 的豫园、老城隍庙、老城墙大境阁等,还有徐光启故居“九间楼”、深宅大院内精美的“书隐楼”等一批古迹遗址。虽然几经变迁,但人们仍可从老城厢的一砖一瓦,寻觅历史演变痕迹。分散淹没在旧墙老屋间的古迹、独特的民居建筑及市井文化,不仅是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瑰宝,也是老城厢的“魂”。本书中不止有历史的故事, 多的是反映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 ¥33.9 ¥68 折扣:5折
    • R-魔都往事 9787208189065 徐静波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2024-07-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散文体回忆录,记述了作者从幼年直到1979年参加高考的人生经历。伴随着对成长经历的叙述和生活空间的变化,作者回忆了虹口吴淞路、四川北路、海宁路一带,黄浦南京东路、汉口路、浙江路一带的街面风光和市井生活样貌,配以史料考证。

    • ¥38.4 ¥60 折扣:6.4折
    • 亦中亦西老城厢/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
    •   ( 0 条评论 )
    • 张雪敏|总主编:王依群 /2019-08-01/ 学林
    • 本书为“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之一种。本书讲述了被称为“上海的根”的老城厢的故事。老城厢文物古迹众多,名园、名人住宅、会馆、公所集中,除了 的豫园、老城隍庙、老城墙大境阁等,还有徐光启故居“九间楼”、深宅大院内精美的“书隐楼”等一批古迹遗址。虽然几经变迁,但人们仍可从老城厢的一砖一瓦,寻觅历史演变痕迹。分散淹没在旧墙老屋间的古迹、独特的民居建筑及市井文化,不仅是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瑰宝,也是老城厢的“魂”。本书中不止有历史的故事, 多的是反映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 ¥34.33 ¥68 折扣:5折
    • 海上文脉/海派文化地图
    •   ( 0 条评论 )
    • 编者:潘新华|总主编:韦源 /2018-07-01/ 上海交大
    • 浓密的梧桐树叶,掩映着一幢幢历史 建筑;激昂的交响乐曲,演奏出一曲曲华彩乐章;宁静的藏书楼,珍藏着一本本百年典籍;耸立的龙华塔,见证了一页页申城演变史。 徐汇区古属昆山县,唐、宋代隶华亭县,元、明、清代为上海县辖地。1945年后,分为常熟区、徐家汇和龙华区。1956年,常熟区和徐汇区合并,定名为徐汇区。1984年龙华乡、漕河泾镇和长桥地区划入后,形成如今54.93平方公里的区划范围。 海上文脉,俯仰古今! 历史学家论言:谁要了解十七世纪迄今的中西文化交往过程,谁就会把目光投向历 的徐家汇。徐家汇也越来越成为近代中国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首处空间中心。徐汇的文物和建筑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史和革命史。作为海派文化气息和经典建筑品质 特色的城区之一,“海派文化,人文徐汇”的鲜明地标,如今一个个出现在新时代的

    • ¥44.53 ¥65 折扣:6.9折
    • 老派上海话 9787564241957
    •   ( 0 条评论 )
    • 黄炜 /2023-12-01/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贴近生活的内容和科学的呈现方式,可更好地作为读者自学、研修上海话的或工具书。作者用老派上海话正字和词汇写作本书,在语音、词汇、常用语、语法、老派上海话学习方法、学习资源,以及老派上海话的应用、上海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将老派上海话系统、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重现浓郁、优雅、地道的上海文化,且不脱离当今的时代。本书提供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讲解内容,使作者的自学、提升过程对广大读者而言完全是可复制的。

    • ¥35.36 ¥68 折扣:5.2折
    • 魔都(精装) 9787208182806 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村松梢风 著,徐静波 译
    •   ( 0 条评论 )
    • [日]村松梢风 著,徐静波 译 /2023-07-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编译作品,从日本作家村松梢风所著的多部作品中选择与上海有关的文章汇编翻译而成,主要为作者于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游历见闻。在本书中,村松梢风深入感受了上海的繁华街区、娱乐场所,参观了中国的新式教育机构,与中国进步文人进行了密切来往,游览了杭州、苏州等地的园林风景。其惊讶于国际大都市上海包罗万象的特质,使用了直观、生动的文字来描绘自己在上海的见闻,并次使用了“魔都”这一意象指称上海,体现了旧上海复杂多样的历史面貌。新版补充了《魔都》初版作者自序,并新添《上海的朱福昌》一文。

    • ¥44.2 ¥68 折扣:6.5折
    • 西区漫步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罗震光 /2019-08-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海派文化地图”之一,本书主要是写长宁地区的海派文化,上海的摩登时代始于清末民初,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奠定中国摩都的地位,直至如今。长宁几乎是按相同的曲线发展绵延,摩都的调性亦因此在长宁展现得淋漓尽致。苏东坡把西湖比作西子,道尽了西湖的旖旎风光,而长宁在张爱玲的笔下则尽显民国名媛风范。举手投足间的优雅,眉间发梢处的精致,长宁的美,独立而不遗世,内敛不张扬,匆匆而过时入眼,细细品味则入心,历时光洗练而不衰。邬达克倾力打造的哥伦比亚住宅圈、名人故居比比皆是的愚园路、兴国路上的太古圈……当年工部局肆无忌惮的越界筑路、建房,如今大都成了长宁境内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在摩都新一轮高速发展中,以中国第一个经济开发区:虹桥经济开发区,中国第一个国际社区:古北新区

    • ¥44.2 ¥65 折扣:6.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