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湖北大学湖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组织编撰,依托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等相关研究机构,团结湖北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专家,在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调查问卷、深度采访、个案研究等多元研究方法,对2017-2018年湖北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以及各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把握湖北文化产业发展趋向,并提出建设性的建与对策,为湖北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一研究思路对于促进 政-研-学-产 的真正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古代瓷器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根据社会不同阶层的需要而生产出来的器皿。从简单波浪状弦纹线的刻划装饰,到利用不同矿物颜料调配、绘画、烧制出绚丽多彩纹饰图案的瓷器,是古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瓷器既是一种实用品,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品,而且每件无一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本书的藏品来自广东的41位很好藏家,涵盖了从战国到清代的众多窑口及其各类品种和器型。本书以纵观排比方法,展示我国古陶瓷目前不同朝代的瓷器,由战国原始青釉瓷起,经汉、晋、唐、五代、宋、元、明、至清末宣统瓷器止,年份横跨2000多年,共收录青釉瓷、白釉瓷、青花瓷、彩瓷、单色釉瓷等各式完整瓷器有150件(套),并用高像素的摄影技术,配以清晰图片,高度还原古瓷器原件的真实美态。供热爱中国古瓷器的收藏爱好者欣赏与参考。
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著的《江西地方戏》是《江西方志文化丛书》分册之一,收录了江西境域内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与艺术成就较高的28种地方戏曲,即:赣剧、南昌采茶戏、青阳腔、西河戏、宁河戏、武宁采茶戏、瑞昌采茶戏、永修丫丫戏、景德镇采茶戏、萍乡采茶戏、新余采茶戏、东河戏、赣南采茶戏、宁都采茶戏、万载花灯戏、瑞河采茶戏、高安采茶戏、袁河采茶戏、弋阳腔、婺源徽剧、赣东采茶戏、吉安戏、吉安采茶戏、赣西采茶戏、广昌孟戏、宜黄戏、抚河戏、抚州采茶戏。省外传人的戏曲如京剧、越剧等不予收录。 傩戏作为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因其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故本书酌情收录江西境内已被列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代表性的4种,即:德安傩戏、宁都中村客家傩戏、万载傩戏、南丰傩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