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城市里长大的十岁女生岳小萌有一个古文物学教授的爸爸,和一个特别爱干净的医生妈妈。 自从家里来了个特别的客人——大山爷爷之后,她原本平平常常的生活一下子就变得神奇了起来。暑假里,她去了大山爷爷守护的深山……没想到一次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岳小萌误入了神兽嘲风送国宝回家的法阵,她的出现让许多国宝意外地消失了。为了帮助嘲风找回这些消失的国宝,岳小萌与他一起踏上了漫长的寻找国宝之旅……
本书以元代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与京杭大运河的建设为核心主线,从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和早年治水实践讲起,注重揭示这些经历对其后来主持大运河工程的启发和影响,继而详细介绍了郭守敬规划、修建通惠河、会通河的过程,并从水利角度分析郭守敬在中国大运河目前的历史地位,以及后世对其治水功绩的评价和纪念。
以下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所售图书100%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历史纪年表 定价:18元 作者:万国鼎 编,斯年,陈梦家 补订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8--01 ISBN:97871133172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精装 开本:64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准确简明的历史年表,不但是从事研究教学历史、地理、考古和其它学科的必要工具书,也是文物工作者、图书馆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文化馆工作者、编辑工作者等所不能缺少的工具书。 一九五五年,陈梦家先生在我国历史学家国鼎先生“中西对照历代纪年图表”基础上,约请斯年先生共同参订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谈论诗歌,唐代是绕不过的重要时期,唐诗是难以企及的。有唐一代,诗坛英杰辈出,群星璀璨,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然而,唐、五代诸史中诗人入传者很少,传记也十分简略。在《唐才子传》以前,还没有一部唐代诗人传记的专书。大多数诗人的生平资料,散见于唐宋人的诗文集、笔记小说、诗话、书目提要等文献中。《唐才子传》由辛文房编纂而成。辛文房,字良史,元代西域人,曾官省郎,是一位极为热爱唐诗又非常倾慕唐代诗人的才子。但由于史料缺乏,很难考察他的详细经历,殊为可惜。我们通过《唐才子传》可以领略辛文房那旁搜博采、驾驭史料的非凡能力,欣赏他的才思。至元代,文房对唐宋以来的大量史料广为搜罗,排比考订,并“触事兴怀”,间出精彩评论,精心结撰成《唐才子传》。此书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
用一本小册子述说一段历史,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段历史。本着这样的愿望,开始着手准备《历史转折——从通道到遵义/读·党史》。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强调遵义会议本身的伟大意义,往往忽略了通道、黎平、猴场会议的重要铺垫作用;关于领导地位的改变,也经常有人误认为“遵义会议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因此,《历史转折——从通道到遵义/读·党史》的主旨,是希望重申两个主要观点,即:从通道到遵义的系列会议,共同实现了解决中央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的伟大历史转折,其后的几次会议,对遵义会议的成果起到了重要的巩固作用;遵义会议确立的,是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以及上述系列会议对红军长征军事行动产生的重大影响。 前人历经百难,后人终享盛世。仅以这本小册子来纪念这一历史性的壮举,尽可能展现红军长征
《张謇》是“大运河历代人物故事”丛书中的一种。全书围绕张謇与大运河的关系,介绍了被人称为近代水利先驱与“清末专享研究水利的学者”张謇治理运河的方方面面,包括张謇关注治运的过程、创办河海工程学校、督办江苏运河工程局、疏浚王家港、出台新运河工程计划等,全面反映了张謇超越常人的治运思想和勇于创新的治运实践,并分析了其当代启示,既是一部张建研究的新作,也是运河史人物重要的成果,填补了相关空白,值得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
内容简介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本书以小说笔法将孙武生平进行了细致描绘,展示了孙武著述兵法十三篇的心路历程以及在大争之世的个人命运。
《汉书》,又名《前汉书》,是我国靠前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出身于豪富兼外戚的家庭。父亲班彪,东汉光武帝时,官至望都长。班彪博学多才,专攻史籍,是有名的儒学大师。他不满意当时许多《史记》的续作,便"采前史遗事,旁贯异闻"(《后汉书,班彪传》),作《后传》六十五篇,以续《史记》。班固生在这个家学渊博的家庭中,九岁便能作诗文,十六岁入洛阳太学就读。他博览群书,穷究诸子百家学说,熟悉汉史掌故。建武三十年(54),班固因父丧回故里,并整理班彪的《后传》。汉明帝永平元年(58),班固开始编幕《汉书》,至建初七年(82)才告完成,历时二十五年之久。
《后汉书》是我国古代史学名著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该书记述了东汉由光武帝建武元年(25)至献帝延 康元年(220)一百九十五年间的历史,分纪、传、志三个部分。纪分帝纪、后纪,共十卷;列传记载王侯将相、社会上下各阶层行迹可传的人物,及汉周边诸国历史等,共八十卷。作者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宋文帝元嘉九年(432),范晔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后汉书》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考虑到普及的需要,我们选取了其中很具代表性的篇章,以供读者阅读,希望本书能对您的学习和生活有所裨益。
本书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曾三次经过豫西,在洛阳和渑池短暂工作居住,为巩固华中党的力量做出的重要历史贡献,反映了他在中国革命事业中创造的光辉业绩,弘扬了他的崇高风范和高尚品德。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本书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曾三次经过豫西,在洛阳和渑池短暂工作居住,为巩固华中党的力量做出的重要历史贡献,反映了他在中国革命事业中创造的光辉业绩,弘扬了他的崇高风范和高尚品德。
《史记》是我国靠前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I45年,卒年不详,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情况,及帝王将相、儒林游侠等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迹。全书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作者追寻历史的足迹,以翔实、生动的口述史料为依据,汲取学术界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将卢沟桥事变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观场景之中,既有宏大历史波澜的展示,又有中日双方亲历者细节的描述,还发掘近期新资料进行史实微观考证,佐以遗址遗迹、诗歌文学,多种形式的立体呈现卢沟桥事变发生的背景、经过及影响。本书充分展示北平民众及全国人民大敌当前之际,不屈不挠、血战到底、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揭示卢沟桥事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标志着中国这头沉睡百年的睡狮警醒了。
内容提要 《小墨香书》是一套为爱阅读的读者设计的口袋书,采用小开本设计,便于随身翻阅。本套书内容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让读者在闲暇之余,增长读者的传统文化知识。 《史记》共一三十篇,括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共五十二六五余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3000多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小墨香书编委会主编的《史记/小墨香书》节SHOU*选了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本书版式新颖,插图雅逸,装帧精美,印刷考究,既可收怡情悦性之效,亦可得“暗香盈袖”之趣。
《汉书》,又名《前汉书》,是我国靠前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出身于豪富兼外戚的家庭。父亲班彪,东汉光武帝时,官至望都长。班彪博学多才,专攻史籍,是有名的儒学大师。他不满意当时许多《史记》的续作,便"采前史遗事,旁贯异闻"(《后汉书,班彪传》),作《后传》六十五篇,以续《史记》。班固生在这个家学渊博的家庭中,九岁便能作诗文,十六岁入洛阳太学就读。他博览群书,穷究诸子百家学说,熟悉汉史掌故。建武三十年(54),班固因父丧回故里,并整理班彪的《后传》。汉明帝永平元年(58),班固开始编幕《汉书》,至建初七年(82)才告完成,历时二十五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