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插图大宋史(宋史专家虞云国全新力作)
    •   ( 919 条评论 )
    • 虞云国 著 /2024-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插图大宋史》是著名史学家、宋史专家虞云国先生的名著《细说宋朝》的插图本。本书以《细说宋朝》为文本底本进行了必要的更新和修订,更为突出近年来学术界普遍认同的 大宋史 的概念,配以丰富精美的插图。以 讲史 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述,图文并茂,装帧精美,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知识性与可读性。

    • ¥137.5 ¥168 折扣:8.2折
    • 宋史(中国断代史系列)
    •   ( 5969 条评论 )
    • 陈振 /2020-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著名宋史专家陈振先生的重要学术成果。对宋朝这个中国历史积弱王朝的政治、军事等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举教育和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作了详尽而精确的论述,经增订后充分反映了当代宋史研究的*成果。

    • ¥104.8 ¥128 折扣:8.2折
    • 南移:宋代社会中心的转迁
    •   ( 9 条评论 )
    • 张家驹 著 /2025-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了《张家驹史学文存》一书。本次在2010年版的基础上,以 中国经济重心在宋代南移 这一经典命题为核心主题,保留作者生前出版过的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的两部专著《宋代社会中心南迁史》《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作为主体,拣选了《宋代分路考》《中国社会中心的转移》《宋室南渡前夕的中国南方社会》《靖康之乱与北方人口的南迁》等九篇与该主旨相关的论文,加之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发现的张家驹先生燕京大学毕业论文《宋代东南之繁盛》,共计十篇,组成本书第三部分 两宋社会与经济史学论稿 ,并将本书定名为《南移:宋代社会中心的迁转》,集中且深刻阐述了中国经济史乃至古代史上这一经典命题。

    • ¥121.2 ¥148 折扣:8.2折
    • 宋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8册)
    •   ( 3835 条评论 )
    • 沈约 撰 /2018-05-01/ 中华书局
    • 《宋书》一百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南朝梁沈约撰。记述了自东晋后期刘裕兴起、刘宋立国至灭亡前后七十多年的历史。 刘宋是南北朝时期shou个南朝政权。晋安帝元兴二年(四〇三),桓玄代晋称帝,国号楚。次年,北府兵将领刘裕等率众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和广陵(今江苏扬州)两地起兵,攻灭桓玄,名义上恢复晋朝的统治,实际上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晋恭帝元熙二年(四二〇),刘裕受禅建宋(历史上又称刘宋),改元永初,仍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凡八帝,历时六十年,至宋顺帝昇明三年(四七九),萧齐代宋,刘宋政权灭亡。刘宋之初,西有汉中,东与北魏夹黄河相对,后期疆域退缩至淮河、秦岭一线,与同时期统治北方的北魏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沈约(四四一 五一三),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 ¥346.6 ¥480 折扣:7.2折
    • 混一礼俗:元代国家祭祀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   ( 38 条评论 )
    • 马晓林 著 /2024-08-01/ 中华书局
    •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其制度具有鲜明的蒙汉二元特征。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其自有礼俗与传承千年的中原礼制产生了剧烈碰撞,而这一点尤其在元朝的国家祭祀制度中得以呈现。因此,研究元代国家祭祀的继承与变通,对于探索元朝蒙汉二元制度之冲突与调和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突破以往研究对于元代国家祭祀体系的认知,以蒙汉二元文化为中心,兼顾多元文化,注重多语言文献的发掘利用和文本批判,综合考量元代国家祭祀与宗教、政治、社会的互动关系,立体展现了元代国家祭祀的形成与发展。

    • ¥141.9 ¥168 折扣:8.4折
    •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全二册)
    •   ( 188 条评论 )
    • 张希清?著; 毛佩琦李世愉 ?编 /2017-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科举制度通史》的宋代卷,作者张希清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对宋代科举制度素有研究,发表过许多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可以说是他在结合自己以及学界研究之上进一步通考宋代科举制度的新成果。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成熟时期,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相关学术论文蔚为大观,有关宋代科举的专著也已有多部,但各有侧重,都不如本书稿能通盘考察全部宋代科举制度的各个方面。本书稿对宋代贡举制度的应举资格、解试、省试、殿试、考场管理、考试内容、考校、特奏名、锁厅试、宗室应举、贡举后的各种活动与恩赏以及武举、制举、词科等进行了全面、深入而细致的梳理、考辨,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宋代科举制度的方方面面。而且,对宋代科举制度的很多细节,本书稿也力求精细,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如殿试不黜落制度

    • ¥196.5 ¥240 折扣:8.2折
    • 华夷·海洋·财政:宋代中国的内与外
    •   ( 76 条评论 )
    • 黄纯艳 著 /2023-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四年来发表论文及公开讲座三十余篇,分为 华夷内外 、 海洋文明 、 财政治理 、 动态综述 及 札记随笔 等五部分。 华夷内外 涉及宋代的疆界形态与疆界意识、宋代的华夷观念、从宋代多政权格局透视文明的统一性、宋朝文明向东亚诸国的传播等; 海洋文明 包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政策取向、宋代对海陆关系的认知及其新变、宋代海洋政策的国内效应、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海洋文明等; 财政治理 涉及宋代赋役衍变的制度逻辑、王安石变法的财权分配体制变革、吴潜在庆元府治理中对财政制度的运用、南宋财权分配与地方治理等; 动态综述 及 札记随笔 则包括了作者对于宋代财政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检讨、近四十年来南宋经济史研究回顾以及 中国经济史研究理论与方法 课程记等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104.8 ¥128 折扣:8.2折
    • 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增订版)(上下册)
    •   ( 81 条评论 )
    • 梁庚尧 /2024-07-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收录了梁庚尧先生自1977年任教于台湾大学历史系以来所撰写的大部分论文,除附录外,均属于宋代社会经济史方面的研究。梁先生在书中主要论述了四类问题,即西北边粮与宋夏战争,财政对政策与朝议的影响,地区发展与城镇社会,以及官户、士人的家境与活动各篇论文单独就某一问题作探讨,但聚合而观,则可以呈现宋代的基本时代趋向与特色。全书内容丰富、考订翔实,为后继学者研究宋代提供了极有价值和新意的切入点,是梁先生宋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本次增订出版,添入了梁先生最新的四篇论文。

    • ¥216 ¥288 折扣:7.5折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修订本)
    •   ( 469 条评论 )
    • 余蔚 /2017-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辽金卷 余 蔚 著 本卷主要利用宋、辽、金、元四朝史书,辅以文集、方志及金石等考古材料,系统阐述了辽、金两代的地方行政建置,并对其疆域及行政制度作了全面的梳理。 全卷四编,前两编为辽代行政区划研究,后两编为金代政区研究。 *编探讨了辽代疆域及政区制度。其中着重对辽代的道 路体制与州制作了全面的分析,指出,辽代的高层区划是五京道与军事路、财政路并行的体制,五京道虽非辽代自始至终*重要的高层政区,但却是实际存在的,并且是后两者的前身。此外,对州的种类划分作了全新的梳理,重点论述了方州形成的过程,并合路、州两级的研究,得出辽代政区是以四级制为主干的多种统辖模式并存的结论。第二编以道及军事路为纲,对辽代州、县建置沿革作了详尽的考述,并列出三个时间断面的政区设置情况,从而使辽代的政区在通代

    • ¥115.5 ¥160 折扣:7.2折
    • 宋史研究论丛(第三十八辑)
    •   ( 0 条评论 )
    • /2024-09-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宋史研究论丛》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创办的教育BU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学术论文集刊。本集刊注重学术研究中的 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 ,主要刊发宋史领域学术论文,兼及辽金元史。此为第38辑,收录35篇学术专论,分为名家访谈、宋代经济史研究、宋代政治史研究、文献与考证、宋代文化史研究、五代辽金史研究、综述与书评等栏目。本辑所刊论文,或研究考证提出新见,或发掘新史料,为学界相关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供宋辽夏金元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参阅。

    • ¥211.3 ¥258 折扣:8.2折
    • 中西元史(第4辑)
    •   ( 2 条评论 )
    • /2024-12-01/ 商务印书馆
    • 《中西元史》是《清华元史》的延续。本学刊虽以 元史 命名,但其所收论文、评述等,内容远不限于传统元朝历史的研究视域,而是秉承百年来元史学界既有之 大元史 精神,以 元史 概指千年以来海陆 丝绸之路 沿线各文明国家交流、互鉴、融合与发展的历史内涵,以期真正意义上体现中国元史研究作为一门 世界性学问 的独特地位。本刊第四辑设 中外交流史与内陆亚洲研究 蒙元史研究 评述、译介与考察 三大栏目,共收文十六篇。其中, 中外交流史与内陆亚洲研究 栏内包含刘迎胜《海上丝路的黎明》、李兴达《幻方在古代东方世界的发源与流通》等七篇文章; 蒙元史研究 栏内包含魏曙光《海都事迹考》、乌罕奇《〈史集〉〈瓦萨甫史〉所载蒙古部族谱系探析》等六篇文章; 评述、译介与考察 栏内包含余辉《邓文韬〈元代唐兀人研究〉评介》、刘开古与华

    • ¥120 ¥160 折扣:7.5折
    • 辽金历史与考古 第十四辑
    •   ( 3 条评论 )
    • 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 /2024-01-01/ 科学出版社
    •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十四辑)》涉及考古发现与研究、历史研究、文物研究、碑志研究、辽海文博等栏目,刊登以辽金史研究为主的原创性学术论文42篇,总字数65万字。其中,考古发现与研究论文3篇,包括宋、辽、金、西夏嫔伽脊饰的考古学研究等;历史研究17篇,多结合传世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对辽金史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文物研究5篇,对近年出土的辽金文物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碑志研究8篇,为《辽金历史与考古(第十四辑)》的常设特色栏目;辽海文博9篇,是对文博行业发展有较高价值的研究。

    • ¥193.5 ¥258 折扣:7.5折
    • 正史宋元版之研究
    •   ( 1185 条评论 )
    • 尾崎康 著,乔秀岩王铿 编译 /2018-05-07/ 中华书局
    • 尾崎康先生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宋元版本学家,他的《正史宋元版之研究》自一九八九年问世以来,广受学界好评,是了解正史版本的基本文献,也是研究宋元版本的著作。但由于原著未有完整准确的中译本,至今未获中国学者的普遍重视。乔秀岩先生在作者指导下译出全书,不仅将原书出版后作者陆续发表的研究成果悉数融入,又进行全面增订,均经作者确认首肯。此书的出版定将造福学林,推动中国史学和文献学的发展。

    • ¥143 ¥198 折扣:7.2折
    • 契丹史
    •   ( 268 条评论 )
    • 武玉环 /2019-12-2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契丹史》是一部视角独特,全面、综合地论述契丹民族崛起、成长、壮大、衰亡的史学专著。本书共分为七卷:通史、典志、传记、考异、图表、大事编年、主要文献书目。 本书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历史文献以及近年考古发掘的*研究成果,吸收了作者已经发表过的研究成果,是作者多年来教学与科研成果的汇总与总结。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契丹王朝是以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为主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本书正是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点出发,从中探寻契丹王朝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其特点,以期反映这一历史时期多元一体的时代特色。

    • ¥104.3 ¥149 折扣:7折
    • 元代经济史
    •   ( 168 条评论 )
    • 陈高华 /2020-11-0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全面、系统论述元代的经济状况。指出全国的大统一,对社会经济有积极的作用。元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封建的生产关系。元朝的经济生活,以中原传统的制度为主,但又掺杂大量蒙古 舊俗 ,造成管理的混乱,加深了社会矛盾,导致元朝在统一以后不到百年便趋于灭亡。

    • ¥109.2 ¥156 折扣:7折
    • 元代北方金石碑刻集成 甘肃、宁夏卷(全2册)
    •   ( 1 条评论 )
    • 李治安,王晓欣总主编 俄军本卷主编 /2024-12-14/ 中华书局
    • 元代北方地区,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市),大多是蒙古入主中原后施行统治较早的地区,也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政治、军事等重心所在。开展元代北方地区金石碑刻遗存资料的抢救、发掘和整理工作,有益于元代文史研究,便于把元代多元文化更全面地展现出来,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尽绵薄之力。 《元代北方金石碑刻集成》着力于金石碑刻遗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实景照片、拓片图版、录文、考校皆备。《甘肃、宁夏卷》调查工作以张维《陇右金石录》著录的相关内容为主要线索,并尽力收集新出土、新发现金石碑刻牌符文物的信息,对甘肃、宁夏地区的金石碑刻研究有诸多补充。本卷共收录元代石刻一一九件(通),其中有纪年者一〇九通,始于中统三年(1262),迄于北

    • ¥1521 ¥1800 折扣:8.5折
    •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辑校(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全5册)
    •   ( 1003 条评论 )
    • 佚名 撰,孔学 辑校 /2019-06-01/ 中华书局
    •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是一部记载南宋从宋高宗南渡建国到宋孝宗中兴之治的两朝的编年体史书,不著撰人姓氏,成书于理宗淳祐以后至南宋灭亡之间。原书六十四卷,阙卷三十一至四十四卷,其他各卷也间有残缺。书前有分类事目,是书中内容的概括。书中天头上则有对本段叙事的概括。 本书在编年叙事之外,还在行文中加入 臣留正等曰 、何俌《中兴龟鉴》、吕中《大事记讲义》等所谓 名儒讲义 进行评点议论,应是供当时科举参考所用。 本书内容与宋代重要文献如《建炎以来系事要录》、《宋史全文》等可以相互参证 ,其中很多条文及讲义仅见此书,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是宋史研究的基本史料。 本书整理以清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参校台湾 国图 藏南宋建刊巾箱本和明影写宋刊本。其中宛委别藏本所缺卷二九、三十,用明抄本为底本配补。《皇宋中兴两

    • ¥143 ¥198 折扣:7.2折
    • 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
    •   ( 1 条评论 )
    • (清)管世骏,(清)王舟瑶 撰, 张彧,丰子翔 校点 /2024-04-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民国初年,吴兴嘉业堂刘承幹影刻宋本前四史,聘王舟瑶校勘《史记》底本 宋蜀大字本 ,校勘工作实际由管世骏完成,撰成《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并经王舟瑶审校。该校勘记原计划附于影刻本《史记》书后,然而由于卷帙太多,未及付刻,稿本今藏复旦大学图书馆。《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即为《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稿本的点校整理本。 《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校勘体例仿阮氏《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出文注重保留底本面貌,其下罗列各版本异同,并汇辑王念孙《读书杂志》、梁玉绳《史记志疑》、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等相关成果,间下精审按断。通校的《史记》版本达十五种之多,其中,单行《集解》本有清道光间刘喜海汇集百衲本、明末毛晋汲古阁《集解》本,单行《索隐》本有明末毛晋汲古阁本,二家注合刻本有蒙古中统

    • ¥298.5 ¥398 折扣:7.5折
    • 言以行道:庆历士大夫与北宋政治文化的转型
    •   ( 63 条评论 )
    • 王启玮著 /2024-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宋仁宗朝(1022-1063)是两宋思想、文学、政治各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并形成自身特色的关键历史阶段。此期的儒学复兴、诗文革新和政治变迁彼此交融互渗,均主要由庆历士大夫这一复合型士人群体来承当和推动。本书聚焦北宋政治文化转型的过程,由党争、改革、事、舆论、声望、贬谪、吏治、边事、文武关系、代际互动诸议题入手,全景展现庆历士大夫在长期被污名化的境遇下如何经由体制内外的一系列言说活动展开自我辩护,在阐发本群体政治亚文化的同时为我方饱受争议的社会行为正名,进而重建儒家理想主义的合法性,最终促成仁宗朝的理念革命与权力重组。本书力图借助典型个案,超越传统上政治影响文学或文学反映政治的单向视角,一面在历史语境中打开文本,一面从修辞维度重估士大夫文学在政治中的位置和功能,深入揭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

    • ¥244 ¥298 折扣:8.2折
    •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辑校(共5册)/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   ( 6 条评论 )
    • (宋)佚名 /2019-05-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一部记载南宋从宋高宗南渡建国到宋孝宗中兴之治的两朝的编年体史书,不著撰人姓氏,成书于理宗淳祐以后至南宋灭亡之间。原书六十四卷,阙卷三十一至四十四卷,其他各卷也间有残缺。书前有分类事目,是书中内容的概括。书中天头上则有对本段叙事的概括。 本书在编年叙事之外,还在行文中加入“臣留正等曰”、何俌《中兴龟鉴》、吕中《大事记讲义》等所谓“名儒讲义”进行评点议论,应是供当时科举参考所用。 本书内容与宋代重要文献如《建炎以来系事要录》、《宋史全文》等可以相互参证,其中很多条文及讲义仅见此书,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是宋史研究的基本史料。 本书整理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参校 “国图”藏南宋建刊中箱本和明影写宋刊本。其中宛委别藏本所缺卷二九、三十,用明抄本为底本配补。《皇宋中兴

    • ¥150.48 ¥198 折扣:7.6折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周振鹤 主编;余蔚 著 /2017-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余蔚著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精)》主要利用宋、辽、金、元四朝史书,辅以文集、方志及金石等考古材料,系统阐述了辽、金两代的地方行政建置,并对其疆域及行政制度作了全面的梳理。 全卷四编,前两编为辽代行政区划研究,后两编为金代政区研究。 靠前编探讨了辽代疆域及政区制度。其中着重对辽代的道一路体制与州制作了全面的分析,指出,辽代的高层区划是五京道与军事路、财政路并行的体制,五京道虽非辽代自始至终很重要的高层政区,但却是实际存在的,并且是后两者的前身。此外,对州的种类划分作了全新的梳理,重点论述了方州形成的过程,并合路、州两级的研究,得出辽代政区是以四级制为主干的多种统辖模式并存的结论。第二编以道及军事路为纲,对辽代州、县建置沿革作了详尽的考述,并列出三个时间断面的政区设置情况,从

    • ¥114.5 ¥160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