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5折-7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共2册)新版
    •   ( 9198 条评论 )
    • 方敏马克烽耿向东李侃 编 /2022-08-20/ 中华书局
    • 这本《中国近代史》作为高等院校的历史教材,从1977年初版至今,先后经过三次修订,累计印行100余万册,在高等院校的历史教学和广大读者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对于编著者来说,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说是鼓励,因为编著者的劳动,通过教学实践和读者的检验,得到了公众的承认;说是鞭策,因为编著者感到书中还有不少缺陷,需要改进。鉴于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进展,这部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客观实际情况的需要,因此决定再作一次修订。这次修订,大体上是在保持原来框架的基础上,对某些章节作了必要的调整;适当简化了对若干历史事件历史过程的叙述;充实了一些社会经济生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对清朝统治集团的活动和变化情况,也略有增加。同时改正了某些史实错误,吸收了一些新的研究

    • ¥30.5 ¥61 折扣:5折
    • 沉没的甲午:北洋悲歌与晚清大败局(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纪念 读懂晚清困局及变革的底层逻辑与历史教训)
    •   ( 763 条评论 )
    • 陈悦天喜文化出品 /2024-09-25/ 天地出版社
    •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一场改变中国命运、影响极为深远的战争。在战场上,中国不乏甘愿为国抛洒热血的将士,无奈的是,这并不能弥补晚清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衰落带来的劣势,更无法挽回因国力落后和应战策略失误而早已预定的失败战果。清廷为什么会战败?谁是责任人?教训是什么?这些历史之问时至今日依旧振聋发聩。 本书以甲午战争的时间顺序为总脉络,援引大量原始档案,以及相关人物的文集、日记、回忆录等资料,详述甲午战争的三个阶段 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的平壤战役与黄海海战、在辽东半岛进行的鸭绿江江防之战与金旅之战、北洋舰队的最后一役威海卫之战,将其中涉及的清廷重要指挥将领、作战详情、清廷内部各派有关战略及战术的争论等关键问题清晰呈现。书中对诸多历史细节,尤其是海战全过程和前后方的指挥情况进行了深

    • ¥60.48 ¥108 折扣:5.6折
    • 汗青堂丛书145·夹缝中的总督 曾国藩的五次困局
    •   ( 2610 条评论 )
    • 鞠海 后浪 /2024-10-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本书展现了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和晚清大变局的转折关头。短短二十年里,曾国藩由丁忧侍郎先后擢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学士。与此殊荣相伴的却是常人难以背负的如山压力和难以承受的生死煎熬。这期间,曾国藩主动或被动与死亡擦肩的瞬间不下五次,看似权力极大的督帅却不得不挣扎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一次次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到底是什么一再将他逼入生死绝境,又是什么让他死而不亡?这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诚如作者所说, 这既是个人境遇所逼,也是时代潮流所迫 。担任总督之前,曾国藩率孤军迎敌,受到君王中枢的猜忌,常陷战阵之危的困局。担任两江总督后,不仅要想御敌之策,更要协调各战区的关系,处理复杂的人事纠葛和权力纠缠,常因心绪焦虑而陷入迷茫绝望的困局中。而当上直隶总督后,他又面临处理中外事

    • ¥56.9 ¥99.8 折扣:5.7折
    • 当代学术: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精装)
    •   ( 16267 条评论 )
    • 陈旭麓 /2022-04-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主要论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越出传统运行轨迹而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全书共20章,作者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历史图景。 本书研究了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从经济、政治结构,到城乡基层组织的变化。探讨了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响下导致的社会习尚的改变。考察分析了深刻影响社会上层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作者的宽阔视野还关注到社会的其他各个层面,如宗族、行会、会党、人口、移民、社会心理、文学、电影、戏曲等等。书中极富思辨的论述,准确而深广地再现出百年中国的急剧变革。 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的这部历史读物,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也是其一大特色。史诗般的语言贯穿全书,遣词典雅,文采焕然,情感

    • ¥58 ¥88 折扣:6.6折
    • 大变局:晚清改革五十年「入选得到年度书单」
    •   ( 5969 条评论 )
    • 谌旭彬 /2023-12-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1861年,咸丰皇帝逃往承德,并死于避暑山庄。为了壮大国力,摆脱面对西方的弱势局面,在慈禧和奕?的带领下,大清王朝开启了自上而下的变革之路。 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通过 总理衙门 的创设、 同文馆 的建立、 近代海关系统 的引入、洋务 军工企业 的创办、 外交使团的西行 、广学会的成立、废除武举、昆明湖里练兵等事件,大清并未走向愿望中的强大,而是一步步走向了帝国的灭亡。 在1861-1911这五十年里,有许多历史人物值得关注和研究,如缺乏理政常识的太后、连汉献帝都不如的光绪、被逐离政坛的恭亲王等权谋与争斗不绝如缕的清廷高层;还有 深埋改革主张 的冯桂芬、 选择性 开眼看世界 的 斌椿 、 时代的出局者 徐继畬、身陷教案的曾国藩等有挣扎但又怯懦的官僚士大夫;同时也有挑战君权神圣的严复、要做陈涉的官二代谭嗣同等图变图强

    • ¥99 ¥198 折扣:5折
    • 从晚清到民国(2019新版)
    •   ( 94174 条评论 )
    • 唐德刚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19-12-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曲折动荡的长江三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十九世纪开始的中国两千年一遇的 社会文化大转型 现象的序幕。在史学大家唐德刚的慧眼中, 人文史观 一如 自然史观 ,1840 年的一场战争不仅掀起了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变革,也使历史长河须历经百年的诡谲动荡,方能通过三峡进入壮阔的太平洋。唐德刚交融三峡史观与人文探索于本书,成就了一部客观而深入的中国近代史。

    • ¥34 ¥68 折扣:5折
    •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研究清末自强运动的开创之作
    •   ( 2 条评论 )
    • [美]芮玛丽 /2025-03-01/ 重庆出版社
    •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 1874)》是已故耶鲁大学教授芮玛丽的一部力作。作者详尽论述了同治时期清政府的中央及地方官员为 扶大厦之将倾 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方面,以及近代西方国家如何对待这些改革措施,阐释了 中兴 所依据的社会历史条件,揭示了中兴 几乎成功 的内在机制和最终失败的原因,指出 他们的目光仅仅局限于当地局势和现实问题,不能透过千年积累的细枝末节去认清维系儒教体制持续存在的基础。他们坚持整体保留现存秩序,这样做却只会导致它的全部丧失 。

    • ¥49 ¥98 折扣:5折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 481 条评论 )
    • 沈艾娣 著, 赵妍杰 译 /2024-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 1942))(第2版)》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一位山西绅士刘大鹏的日记为核心资料,描绘出其人作为儒者、孝子、商人、议政者、农民的不同身份状态下的人生景况,讨论了中国在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动荡中下层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生活的困难、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由此而来精神的折磨与坚守。从一个人的遭遇折射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中国知识群体的转型之痛。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 1942))(第2版)》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一位山西绅士刘大鹏的日记为核心资料,描绘出其人作为儒者、孝子、商人、议政者、农民的不同身份状态下的人生景况,讨论了中国在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动荡中下层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生活的困难、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由此而来精神的折磨与坚守。从一个人的遭

    • ¥38.8 ¥68 折扣:5.7折
    • 平天下:曾国藩的暮年雄心
    •   ( 640 条评论 )
    • 周禄丰 /2024-08-01/ 岳麓书社
    • 安庆之战后,曾国藩总督两江,指挥清军与太平天国进行最后决战。曾国荃胆大心细,率军直捣金陵,逼迫洪秀全将攻打上海的李秀成调回,从而进入战略防御。湘军逐渐掌握战争主动,经过浴血奋战,最终拿下 天下第一功 克复金陵,彻底消灭太平天国。 打下天京,曾国藩步入人生巅峰。为了保全身家性命,他主动裁军、勒令弟弟养病,处处谦恭退让。曾国藩的急流勇退,反而招来朝廷的种种刁难和打压,多次提出辞呈却不被允许,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在剿捻战事中,曾国藩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被朝廷斥责 畏敌不前 ,遂坚辞主帅,重返两江。在两江总督任上,他得以施展治民理政抱负: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开科取士、整顿盐务,江南地区得以迅速恢复元气。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积极发展洋务,致力于将传统儒学与现代科学相融通。就在曾国藩致

    • ¥44 ¥88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史(套装上下册)
    •   ( 3505 条评论 )
    • 陈恭禄 著 /2017-10-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34年完成的《中国近代史》是陈恭禄著作中影响*大的一部专著,曾被目为代表民国时代*高学术水准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全书共19篇,约70万字,叙述起自晚清鸦片战争,迄于20世纪30年代初。跨越时间长,涵盖内容丰富,论断公允。其所论及领域极广,地理、民族、政治、经济、交通等。

    • ¥49 ¥98 折扣:5折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 379 条评论 )
    • 尚小明 /2024-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这是一部重新讲述辛亥鼎革历史的学术著作。作者从清廷、袁世凯、革命党、立宪派、列强、舆论等多个维度详细考订了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总计125天中每一天所发生的事,然后依照史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这一历史剧变进行新的叙述和分析。书中不仅提供了大量新史料和新史实,而且在袁世凯如何应对革命、袁世凯的政治诉求、清帝退位诏书的拟定及颁布、袁世凯是否逼迫清帝退位,以及孙中山缘何让位于袁世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新的认识,极具启发意义。

    • ¥72.4 ¥108 折扣:6.7折
    • 从甲午到抗战(2019新版)
    •   ( 16073 条评论 )
    • 唐德刚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19-12-01/ 台海出版社
    • 自1894 年始,中国与日本发生了两次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日本崛起为帝国主义强国;1937 1945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取得全胜之局,自此中日荣辱易位。这两次战争的原因、进行的经过、*后的结果,以及它们对亚洲和 世界全局所产生的影响都完全不同。 本书辑录了唐德刚、吴相湘等史学大家关于两次中日战争的重要文章,其中唐德刚关于 汪精卫投敌始末 的系列长文首度在大陆结集出版,带读者在历史深处反思两次中日战争中中国之得失。

    • ¥29 ¥58 折扣:5折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 449 条评论 )
    • 李礼 /2024-1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经过三十多年 自强 求富 的洋务运动,19世纪末的清帝国不仅未能奋力图强,反而进一步深陷泥沼。甲午、维新、灭洋、赔款 帝国尝试着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应对危机,结果连续失败,并在世纪末导致一场国家参与动员的义和团运动。与此同时,东亚格局彻底转换,中国遭遇日、俄直接压迫,西方各国在清廷不断失败和排外浪潮下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改革派或流亡海外,或图谋下一场 新政 ,革命者则彻底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资深媒体人、近代史研究者、历写作者家李礼,以全球史视野和全新文本重述中国近代史。从清国皇室、高官、士绅、变革派、革命家、拳民到欧洲皇帝、外交官、教会、传教士、军人、记者的全景视角,描述了全球视野下甲午战争前后的动荡中国,揭示了19世纪最后十年的战争、变革和失败。作者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用简洁而生动的文

    • ¥52 ¥78 折扣:6.7折
    • “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
    •   ( 6629 条评论 )
    • 杨奎松 /2016-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对于延续了两千年文化传统的古老中国来说,近代一两百年面临严峻的现实莫过于 鬼子来了 。这里的 鬼子 ,不仅是指当年侵占中国半壁江山的 日本鬼子 ,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自始至终都是挟西方现代工业文明而来的 西洋鬼子 。古老在这个异质文明的冲击下,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精英与民众,乃至各种不同人群之间,在行为、观念和生活交往方式上都益现悬隔、碰撞,社会乱象丛生、矛盾层出不穷,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也近乎天壤之别,越来越多的读书人 日日夜夜在新、旧、中、西中打滚 ,在迷思和困惑中前行。 为何许多人不爱国?在不同的语境中, 民族主义 有什么高低优劣之分? 民族国家 和 国民国家 又有何差别?中国近代的发展究竟应该以谁为师,而老师为何总是欺负学生?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民族复兴的枢纽? 中学 和 西学 到底

    • ¥32.2 ¥48 折扣:6.7折
    • 中国近代史(蓬莱阁典藏系列)
    •   ( 2860 条评论 )
    • 蒋廷黻 撰,沈渭滨 导读 /2019-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近代史》不仅奠定了蒋廷黻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而且因其折射出受过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人,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时的普遍心态而受世人瞩目。《中国近代史》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全书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内容上没有拘泥于事件过程和细节的铺陈;方法上从总体把握演变趋势,显示了作者沉潜思辨的写作风格。

    • ¥16.5 ¥33 折扣:5折
    • 梁启超:亡命(1898—1903)(在巨变与压力之下,重新发明自己,单读新书028)
    •   ( 3124 条评论 )
    • 许知远 著 /2023-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许知远 梁启超五卷本 第二卷,讲述走向世界的梁启超。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却意外踏上全球化的时代浪潮,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上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这一时期的梁启超以日本横滨为基地,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杂志,促发了中文世界新知识与新思想的生产与传播,影响巨大且深远;同时他游历夏威夷、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呼应海外华人广泛觉醒的政治意识,建立保皇会(Chinese Empire Reform Association)的全球网络。 本书以大量细节还原历史场景,塑造了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维度的政治亡命者形象;并以梁启超为中心,牵引出严复等维新同仁,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以及李鸿章、大隈重信、西奥多 罗斯福等政治人物,更有温哥华的叶恩、新加坡的邱菽园、悉尼的梅光达等散落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他们的热情与挣扎,

    • ¥59 ¥88 折扣:6.7折
    •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
    •   ( 3881 条评论 )
    • 杨奎松,汉唐阳光 出品 /2020-05-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从 一枪不放司令 到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张学良如何完成蜕变? 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 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 西北大联合计划 为何半途而废? 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 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 *为什么说 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 ? 中共与张学良的结合,何以*终演变成了 兵谏 ? 本书介绍了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中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共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极度危险中,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几万红军暗通款曲,甚至于把宝押在中共身上? 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先生运用中外权威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

    • ¥39 ¥78 折扣:5折
    • 李宗仁回忆录(上、下册)(百年中国记忆)
    •   ( 3397 条评论 )
    • 李宗仁 口述 /2019-01-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李宗仁回忆录(套装上下册)/百年中国记忆》从李宗仁年少时期、陆军教育时期、军中初期、统一广西、从镇南关到山海关、十年国难与内战、八年抗战、从胜利到溃败等章节,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李宗仁一生。文后附1965年李宗仁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声明。《李宗仁回忆录(套装上下册)/百年中国记忆》原稿是李宗仁寄居美国期间,于1958-1962年写成,结合1979年其子从海外带回的英文版,进行补充和校订,是目前为止系统、详实的介绍李宗仁的长篇读本。

    • ¥59 ¥118 折扣:5折
    • 海外中国研究·帝国之后: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转型(1885—1924)
    •   ( 1343 条评论 )
    • (美)沙培德 著,刘芳 译 /2023-10-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1885年至1924年间中国经历了剧烈的政治与文化变革,这场变革根本上是由人们思想上的转变引起的。本书追溯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探讨经历过两千多年君主统治的中国人,为何在清末民初不再相信君主制,并且如何在新观念上建设新的国家。作者娴熟运用各类史料,不仅梳理主要政治思想家的思想演变,分析大众政治文化中反映出来的观念,还重点阐释 公民 主权 等概念在中国被吸收与改进的过程,为中国从旧式王朝向现代国家的关键转型提供了新的解释,对有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经典话题亦能有所启发。 方法论上,本书将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演变置于国内政治斗争以及对帝国主义反应的大背景之下,勾勒出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清晰脉络,提供了一种对跨文化知识交流的有益探索。

    • ¥44 ¥88 折扣:5折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精装 陈旭麓著 新增浮想录摘编 中国近代史导论性著作 近代社会结构演变中国通史历史书
    •   ( 3524 条评论 )
    • 陈旭麓 /2017-1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主要论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越出传统运行轨迹而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全书共20章,作者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历史图景。本书研究了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从经济、政治结构,到城乡基层组织的变化。探讨了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响下导致的社会习尚的改变。考察分析了深刻影响社会上层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作者的宽阔视野还关注到社会的其他各个层面,如宗族、行会、会党、人口、移民、社会心理、文学、电影、戏曲等等。书中极富思辨的论述,准确而深广地再现出百年中国的急剧变革。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的这部历史读物,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也是其一大特色。史诗般的语言贯穿全书,遣词典雅,文采焕然,情感自然流露,

    • ¥58 ¥88 折扣:6.6折
    • 魏特琳日记
    •   ( 4820 条评论 )
    • [美]明妮·魏特琳 /2019-03-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记载了日军从轰炸南京、进攻南京到南京大屠杀及日军在南京进行殖民统治到全过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南京大屠杀和沦陷时期南京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提供了十分重要到资料。由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专门收容妇女难民到难民所,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里成了日军实行性暴力到重要目标,作为该难民所的负责人,魏特琳的日记是揭露侵华日军性暴行*说服力的证据。魏特琳女士爱憎分明,感情真切,想象力丰富,其日记文笔优美流畅,可读性强,其日记对揭露日本到法西斯暴行具有重要到价值。

    • ¥44 ¥8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