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张顺洪*的《谁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兼论国共两党抗战中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试图结合对国共两党和正面、敌后两个战场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的阐发,对相关问题也顺便作出一些解读,以期回答 究竟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国民党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这一问题。
城市建筑是活着的历史,要善于应用建筑去诉说城市独特的精气神。为了讲述 南京地标 、阐明 南京机遇 、表达 南京态度 ,展现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树立崭新的城市形象,让全国读懂南京、喜爱南京,我们策划出版这套 南京地标 系列丛书。 本丛书是一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大众读物,以分篇叙述的形式,逐一介绍南京各个地标景点。从中山陵、总统府、南京长江大桥、夫子庙、玄武湖等南京的地标入手,以时间顺序为主线,从地标的建设、形成开始,来讲诉地标从历史走到今天的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内容涵盖跟地标关联的人物、事件、传说、地名、建筑、物品等方面。 选题采取开放式,突出主题,强调经典,讲求新颖。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从历史创伤中艰难生活下来 的一批特殊证人,他们的口述史料是南京大屠杀这段 历史弥足珍贵的**手档案。朱成山编*的《南京大 屠杀幸存者证言》从41 76份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目 睹者和受害者的证言档案中遴选出了75人的证言。这 些证言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口述**人称的 形式展现,揭示了当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对手无寸铁的 平民进行集体屠杀、零散屠杀、性暴力、抢劫和焚烧 破坏,对南京城狂轰滥炸等惨*人寰的血腥暴行以及 当时的各慈善团体收埋被害者尸体的情况,史料翔实 ,具有*高的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
南京是打下来的,还是和平解放?当年中共隐蔽战线的活动,绝非只有潜入间谍那样简单。本书反映了国民党统治心脏地区的隐蔽战线斗争情况,叙述了这一斗争在决定中国命运大决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东北军将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在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诸多重要战役中,与侵华日军展开较量。本书收录了张学良、于学忠、吴克仁等23位东北军将领30篇关于东北军抗战的亲历文章,基本涵盖了抗战期间东北军重要将领及其参加的重大战役及事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出版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空军与海军将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在淞沪空战、武汉空战、江阴封江战役等诸多重要战役中,与侵华日军展开激战,予敌以重创。 本书收录了高志航、李桂丹、陈绍宽、萨师俊等28位空军、海军将领41篇关于空军与海军抗战的亲历文章,基本涵盖了抗战期间空军、海军重要将领及其参加的重大战役及事件。
抗日战争时期,以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部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积极投身到全民族抗战的事业中来。桂系部队转战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湖北、广西诸抗日战场,在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牺牲,涌现出很多为国牺牲的抗日将领。桂军因此成为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支重要力量。 《将领讲述:桂军抗战/热血山河丛书》其收录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等16位新桂系将领41篇有关桂军抗战的亲历文章,基本涵盖了新桂系部队在抗战期间的重要将领及其参加的重大战役及事件。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是由苦难走向辉煌的年代。红军将士以奋斗、艰辛,以致生命,创造了那段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的历史。全书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为背景,以文学笔触,生动细节,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扣人心弦且、波澜壮阔的长征历程。作者历时三年、行程万里,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进行了寻访,又参阅大量回忆文章、地方史志,以及各类研究著作,写出这部兼具纪实性与文学性的作品。作品既忠实于历史,又善于构造情节,同时敢于直面长征中的矛盾和斗争,不仅尊重历史细节,更有仰观俯察的公正评价。
本书通过深度解读《大阪朝日新闻》29 期、58 版“九一八”号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碎片式的新闻报道串联成一部有细节、有情状、有过程的完整历史,对有些曾经的历史误读进行重新考证,于细微之处对真实的九一八事变做了全方位的透视、剖析、研究和历史呈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填补“九一八”历史研究空白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