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始党和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这些方针政策所产生的结果,客观清晰地反映了这一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这些事件所带来的新的社会变化。
在华西方人(外交官、新闻记者、商人、医生等)是见证上海解放的重要群体,本书从他们的视角回溯上海解放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细节,讲述中国命运的决战,上海解放的经过,客观展现出上海这一东方大都会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人民城市的恢弘场景,揭示出这是人心所向的必然历史趋势。 档案史料中保存有一座城市的重要记忆,外文文献的史料是更独特的一个视角,本书是近年参考、利用外文文献的用心之作。这部按时间脉络呈现上海解放的通俗历史读物,文笔清晰,叙述生动,富于现场感和故事性,颇具新意。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97年前后中国发展的历史:作者叙述了 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 的1997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一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中华民族一扫百年耻辱;在这一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良好态势,实现了 高增长,低通胀 的软着陆,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尤其是在这一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更是一篇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在世纪之交,中国开始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叙述了 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 的1997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一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中华民族一扫百年耻辱;在这一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良好态势,实现了 高增长,低通胀 的软着陆,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尤其是在这一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更是一篇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在世纪之交,中国开始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56年那个风生水起、风起云涌的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史实,比如提出 双百 方针,号召 向科学进军 等。本书采用纪事本末体,将研究性成果以讲故事的形式诉诸文字,作者权威,可读性强。
本书是新中国70年历史的大事记。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室组织编写,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点主题出版图书,是广大干部群众庆祝新中国70周年、了解共和国的书籍。本书按时间顺序,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展示了70年来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军事、科技等各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对于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历程,了解7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54年前后中国发展的历史:开一届人大、定第一部宪法、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本书采用纪事本末体,将研究性成果以讲故事的形式诉诸文字,作者权威,可读性强。
这是一本解读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全新著作,本书以史为主、史论结合,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国防建设和和平外交建设等十几个专题,全方位展现*为新中国的巩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艰辛探索的曲折过程,反映*卓越的智慧和胆略、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本由中共党史专家精心编著的著作,拥有极高史料价值和教学价值,是大众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不可或缺的宝典。
安文思,系葡萄牙籍入华传教士。他于1648年到达北京,一住29年。本书由他以葡文写成,原名《中国的十二特点》,是西方早期汉学的奠基作之一。本书前21章,记述了中国的历史与明末清初时的社会状况,特别对中国社会的礼仪风俗、城镇特点、官僚贵族体制和皇城建筑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述。书后所附利类思神父所写的《安文思神父传略》,是一份重要的文献,传记中记载了他和利类思在张献忠处的经历并补充了有关张献忠的文献。一位17世纪生活在北京的葡萄牙籍传教士,以他的视角、他的思维方式、他的价值观去认识、去感知与他的祖国完全不同的东方国度,在生活、传统、习俗、信仰等方面无从避免的冲突与默契、真知与谬误、失望与敬仰 凡此种种,录以文字,便有了本书。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系列教材之一,研究对象为国史学科体系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大背景出发,分八个时间段,讲述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20年70多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全过程。 本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历史轨迹,把握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体系中经济史研究的重点,科学客观地再现和解读了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奇迹的历史。
在百万册的洋洋洒洒的《五百年来谁著史》,以及荣获“中国好书奖”并20万册的《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之后,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又撰写了这部重磅作品——《龙兴:五千年的长征》。 这本书从制度与治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矛盾的角度,深刻回顾并分析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诸多“大事因缘”,是一部通史。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开辟,中篇为稳定,下篇为复兴。沿着殷周之变、周秦之变、魏晋隋唐之变、唐宋之变,通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讲到今天“数千年未有之新时代”,梳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阐释中国制度变革逻辑,解读中华民族复兴。 全书将中国历史的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是一部从制度与治理角度总结历代得失的学术思想史,更是一部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与中华民族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史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系列教材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大背景出发,根据新中国政治发展的客观实践,借鉴国史和党史等相关研究的成果,系统反映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20年7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产生、发展的全过程。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立足基本国情,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主线,突出各个历史阶段政治发展的不同特点,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发展演变的基本过程,特别是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发展过程,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确立、完善和发展过程,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
本书是熊召正研究明朝历史的感悟笔记,文字简洁而到位,刻画了明朝的皇帝如朱元璋、朱棣等,明朝的大臣如张居正等,明朝的读书人如王阳明、方孝儒等,明朝的大太监如魏忠贤、冯保等,同时还叙述了明朝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在这部书中,作者阐述了自己的历史观,如权臣不是奸臣,好人不是好官,朱元璋是一个缺乏历史想象力的人,生不逢时的王阳明,古怪的海瑞······对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者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剖析,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
《沙盘上的命运》是一部口述实录作品。作者李菁历时多年,对中国现代历目前重要战争、民国风云人物等的当事人或他们的亲属、朋友、同事、学生等进行口述实录,或挖掘与爬梳湮没的资料……鲜活地呈现当年的人和事,生动地还原历史细节;读来真是感受到无论是谁的人生,终如在沙盘上充分演绎后,一切归于沉寂!所写人和事都是读者相对熟悉的:1937年的淞沪会战、1941年的远征军、1948的国共沈阳战役等重大战役;溥仪、张学良、汪精卫、曾仲鸣、陶希圣、李鸿、刘文辉、于右任8个在民国及后来时代的命运沉浮;还有蒋、宋、孔、陈家族“族长”及其家族后来的变迁。说起来,这些人和事普通读者都有所耳闻,略知一二,但大历史之下的关键时刻、细节的真相及所涉人物和家族后来的命运等,鲜为人知。如曾仲鸣一不小心成了汪精卫的替死鬼,导致汪接近
看到《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这个书名,读者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拿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来说,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例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8年国民党统治区财政经济的全面崩溃、人民解放军发动三大战略决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些都是对近代中国的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为什么偏偏要挑出1947年这一年来写呢? 当然,前面说到的那此年,都可以而且值得写一本研究专著;而1947年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有它特殊的地位。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二十年来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国民党从优势转变为劣势,在内战战场上从进攻转变为被动挨打,由强者变成弱者;反过来,中国共产党却从劣势转变为优势,在战场上从防御转变为进攻,由弱者变成强者。双方力量对比在一年内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