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是欧洲东部的一个内陆国家,位于多瑙河中游的平原——匈牙利平原之上,大致与中国东北处于同一纬度。匈牙利处于东西方文明的交界处,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的特色。匈牙利是中国人沿“丝绸之路”进入欧洲的站,匈牙利平原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中转站。此外,中国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也多次迁徙到匈牙利平原,如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蒙古人等。 宇信潇著的《不可不知的匈牙利史》用通俗、趣味的笔法,以深刻影响匈牙利文明进程的重大事件为主线,适当辅以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勾勒出匈牙利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使其感受匈牙利的独特魅力。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古希腊有名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传世之作。该书史料丰富,思想深邃,历来受到学术界和社会有识之士的重视。该译本直接从古希腊文本翻译,参考了众多英译本;注释吸收了西方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并配有地图和附录,为阅读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书立足于区域史的视角,对朝鲜半岛古代史中的焦点问题、重点问题和盲点问题进行了比较集中的研究。在檀君朝鲜、卫氏朝鲜、高句丽与新罗等领域都有创新和突破。从区域结构的视角来看,在古代的前期,大同江流域才是朝鲜半岛经济文化的重心;而古代的后期,半岛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至庆尚道、忠清道、全罗道三道,北方旱作农业区衰败,仅是朝鲜王朝开发程度较低的边疆地区。朝鲜王朝向半岛东北部的扩张进展一直是比较缓慢的,在清代康熙年间穆克登查边以后,中朝两国始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河,朝鲜半岛这一自然地理区域与朝鲜王朝这一政权的疆域才最终相吻合。
国家是否应该干预经济及如何干预,在经济学界是一个持久的话题。但不可否认,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国家干预经济发挥了极为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本书以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两个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为例,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两个企业进行长时段、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令人信服地论证了中日两国不同的干预方式和目标,是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且差距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
自1500年欧洲人首次踏足巴西以来,它一直是一个令人极度着迷的地方。与“新世界”的其他任何地方相比,巴西既展示了美丽壮阔的一面,但也目睹了欧洲人最可怕的暴行。这部由两位巴西历史学家撰写的作品,旨在展示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从其起源到21世纪的历史。本书描绘了不同时期但近乎持续的斗争,这些斗争是为了建立政治制度和社会框架、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保护公民权利——这就是本书的主题。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巴西仍未完全实现上述目标,但它依然是世界上最的试验场之一:它兼具创造性、残酷性和独特性。对于当地居民和外来者来说,巴西的历史都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