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世界上重要书信的介绍。从古希腊罗马到当代美国,作者以编年顺序,精选上百封意义深远的世界信件,它们出自总统、科学家、艺术家、战士、刺客等身份迥异的人之手,内容广涉战争、科学、探险、文化、情感等多个面向,展现了丰富的人性。信件类型涵盖私人信、公务信、公开信、检举信、连锁信、绝笔信、狱中书简、电报和在激战前夜送出的数则重要简报等,无一不具有历史意义。作者以轻松通俗的笔法,摘引信件内容,阐明背景,以此串联起一系列或明或暗的重大历史时刻,带领读者从薄薄信笺间窥见历史之潮的端倪和转折处,感受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
本书基于作者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中国与世界:历史视角”,书稿内容聚焦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治理,不涉及具体的政策,而是探讨了更深层次的理念:国家如何形成、民族如何诞生、统治者如何制衡、
本书基于作者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中国与世界:历史视角”,书稿内容聚焦于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治理,不涉及具体的政策,而是探讨了更深层次的理念:国家如何形成、民族如何诞生、统治者如何制衡、
本选题是作者对日本百年多来现代通识教育历史的梳理和分析,以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借鉴。作者后来又去日本收集到日本通识教育近期新进展的资料,补写一章。故为增补版。
海上航路将被海洋分隔开的大陆连接起来。与陆地上的道路不同,每次航行时,海上航路都有可能如同海市蜃楼般消失不见。没有可靠航海图的海洋航行,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一样充满了危险。于是,航海图成为人们驶往新世界的工具。 航海图的诞生是人类俯瞰世界的尝试。与航海图相伴的一次次神奇发现之旅,也是人类不断探索世界、拓展认知边界、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本书以航海图为针,海上航路为线,将分散在各处的零散的、孤立的历史织成一部动态的、完整的、相互呼应的世界历史,描绘了从单一世界到复合世界的演进历程。
踏上陌生的北美土地,要缔造一个怎样的崭新国度? 制宪会议步履维艰,联邦制、共和制何以必须维持? 虽有贤者治国,仍须直面人性,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美国缔造者的合传就是一部美国建国之初的简要历史:温思罗普、富兰克林、华盛顿、亚当斯、杰斐逊、麦迪逊、汉密尔顿、林肯八位美国国父——他们的功德与成就,挫折与困惑,理想与信念,一幅幅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徐徐展开,本书将带领读者跟随先贤重回两百年前的激情年代,重新探求美国崛起之路上的道德基础与精神内核。 对共和的考验没有终结,政治智慧不能写入基因密码。一个真正的共和体制能否坚持下去,还要依仗其国民对共和国的理解和意愿,还需时不时地回到缔造者那里去寻求灵感,在他们的陪伴下继续这个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