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500年欧洲人首次踏足巴西以来,它一直是一个令人极度着迷的地方。与“新世界”的其他任何地方相比,巴西既展示了美丽壮阔的一面,但也目睹了欧洲人最可怕的暴行。这部由两位巴西历史学家撰写的作品,旨在展示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从其起源到21世纪的历史。本书描绘了不同时期但近乎持续的斗争,这些斗争是为了建立政治制度和社会框架、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保护公民权利——这就是本书的主题。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巴西仍未完全实现上述目标,但它依然是世界上最的试验场之一:它兼具创造性、残酷性和独特性。对于当地居民和外来者来说,巴西的历史都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传记。
美国是如何成功的?本书回答的是这样一个问题。n本书以1890-1900的美国为视角,回溯到历史的“原点”来看待其从一个地区性的大国向全球性大国转变的阶段。从世界性帝国崛起的角度来看,这一zui佳“原点”,即1890—1900年。这一阶段以美国西部边疆的“关闭”为开头,以“门户开放”照会为结尾,这一“关”一“开”之间正好是美国从大陆扩张向海外扩张的转型期,也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帝国形态的新型帝国的定型期。n正是在这样的扩张思路下,美国作为一个超大国家,成功地在大国林立的世界上规避矛盾、厚积实力,特别是有效地避免了和英国之间的矛盾升级。全书zui终落脚于“超大国家的扩张”这一主题,侧重从美国的这一案例中提出具有普遍性的启示。
杨阳著的这本《以色列与美国犹太人关系研究》以以色列与美国犹太人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对民族流散的概念和犹太民族的流散历史进行回顾,并对美国犹太人的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一番梳理。以美国犹太移民社群为案例,历史与现实地考察以色列与美国犹太人关系中的政治互动、经济联系和文化纽带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并将以色列与美国犹太人的关系置于以色列与海外犹太人关系、阿以冲突、美以关系等背景下,总结出以色列在处理与美国犹太人关系中的得失。
美国原住民史是美国历史上充满血与泪的篇章。从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大陆的第一天开始,这段历史就注定不会充满欢声笑语。作者佩吉·史密斯在开篇中说,这是“世界历史上算得上*具戏剧性的一场不同文明的遭遇”。很不幸,这两种文明的遭遇,*后演变成了刀兵相见,除了枪炮与利箭的仇恨,还有美国原住民被迫离开世代居住之地的背影。 在佩吉教授看来,战争是因双方的互不理解造成的,美国白人也曾向印第安人释放友善的“信号”,还有不少同情者为印第安人的遭遇奔走相告。但是工业化的推动,注定这种善意只能是片面的,或者说是局部的。利益变成了行动的唯—目的。当误解越来越深,仇恨越来越大时,如“伤膝河大屠杀”那样的悲剧便无法避免了。 佩吉·史密斯是研究美国史方面的大家,作品《约翰·亚当斯总统》曾获美国史学界*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