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简称《嵩高灵庙碑》, 北魏太安二年(456年)立。碑石在河南省登封县,碑 文记魏太武帝时道士寇谦之奏请 造嵩岳新庙的事。 碑额篆书八字: 中岳嵩高灵庙之碑 ,碑阳二十三 行,行五十字,碑阴七行,碑文中间剥泐较多,字迹 模糊。传世旧拓,以 行 太极剖判 的 剖 字 不损本为佳。书体跌宕峻逸,古拙而多奇趣。保留了 魏晋以来隶书风格,隶法森然,波磔犹存,但结构自 由,无拘无束,又含有楷书特点,是隶书向楷书转化 过程中的典型作品,故为世人所重。 本次影印出版黑白字帖,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 参考。
暂无内容简介。。。。。。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法宝库内容丰富,从商周甲骨文、青铜彝器款识,到周秦两汉魏晋简牍帛书、汉唐碑版铭志、宋元明清墨迹,琳琅满目。为了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临摹古代书法作品的迫切要求,*多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荆门市博物馆出版了《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
暂无内容简介。。。。。。
《明董其昌濬路马湖记(修订版)/历代碑帖法书选》纸本,行书,纵29.3厘米,横607.5厘米,132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该卷布局疏朗匀称,是董其昌晚年之作,所谓 渐老渐熟,反归平淡 ,寓生秀于扑茂苍拙,自然洒落。董其昌淡墨行书,往往起笔较浓,依次渐淡,脉络分明,有着鲜明而绵长的抒情节奏,他的书法像优美的轻音乐,清淡、缠绵、隽永而余味无穷。《明董其昌濬路马湖记(修订版)/历代碑帖法书选》修订版据我社旧藏反转片重新电分制版,添加释文和修订说明。
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对于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对于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深远意义。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文物普查工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口袋书》,作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工具书和普查培训的基本教材。全书主要分两部分内容,分别为工作方案和标准与规范。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的指导性书籍。
圆明园手绘地图手册的法文版。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作为清代一百五十余年中紫禁城之外较重要的国家政治中心和皇家生活场所,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鼎盛时期的圆明园,实际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共同组成 圆明三园 的格局,占地350公顷,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是清代皇家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 万园之园 和 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 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焚掠,后又历经官僚、奸商、愚民的盗伐破坏。火、木、石、土 四劫 的反复摧残,遂使一代名园沦为废墟。 1976年11月,圆明园管理处成立。1988年1月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6月29日正式开始对社会
内容简介 《历代碑帖法书选:汉韩仁铭(修订版)》介绍了,《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简称《韩仁铭》,镌立於东汉熹平四年一公元一*年一。碑高二二七厘米、宽一二六厘米,金正大五年(公元一二二八年)出土,出土时碑下斜缺一角,仅存上截,共八行,行存十七至十九字不等。篆书题额两行,行五字。清康熙间一度传云亡失,后又重新发现,移置荥阳县署,原存河南荥阳第六中学内,现藏于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此碑书法结体宽博,行书飘逸,是我国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碑额篆书方整疏朗,字迹清晰,为汉碑所仅见。 内页插图
圆明园手绘地图手册的日文版。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作为清代一百五十余年中紫禁城之外较重要的国家政治中心和皇家生活场所,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鼎盛时期的圆明园,实际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共同组成 圆明三园 的格局,占地350公顷,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是清代皇家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 万园之园 和 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 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焚掠,后又历经官僚、奸商、愚民的盗伐破坏。火、木、石、土 四劫 的反复摧残,遂使一代名园沦为废墟。 1976年11月,圆明园管理处成立。1988年1月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6月29日正式开始对社会
圆明园手绘地图手册的韩文版。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作为清代一百五十余年中紫禁城之外较重要的国家政治中心和皇家生活场所,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鼎盛时期的圆明园,实际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共同组成 圆明三园 的格局,占地350公顷,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是清代皇家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 万园之园 和 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 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焚掠,后又历经官僚、奸商、愚民的盗伐破坏。火、木、石、土 四劫 的反复摧残,遂使一代名园沦为废墟。 1976年11月,圆明园管理处成立。1988年1月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6月29日正式开始对社会
圆明园手绘地图中文版。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作为清代一百五十余年中紫禁城之外较重要的国家政治中心和皇家生活场所,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鼎盛时期的圆明园,实际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共同组成 圆明三园 的格局,占地350公顷,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是清代皇家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 万园之园 和 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 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焚掠,后又历经官僚、奸商、愚民的盗伐破坏。火、木、石、土 四劫 的反复摧残,遂使一代名园沦为废墟。 1976年11月,圆明园管理处成立。1988年1月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6月29日正式开始对社会开放。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胆巴碑》又称《帝师胆巴碑》,为赵孟頫奉元仁宗之命记述帝师胆巴生平事迹而写的碑文,书法点画顾盼有致,用笔遒美峻拔,被称为 古劲绝伦,品属** 。
《唐欧阳询书皇甫府君碑》:《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简称《皇甫誔碑》。于志宁撰,欧阳询书。无年月。碑高253、宽126厘米。碑文28行,行59字,正书。碑额篆书 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府君碑 十二字。此碑现在陕西西安碑林。
毛公鼎为西周宣王(公元前八世纪)铜器,腹内壁铸有三十二行四百九十八字,长期以其造型端庄和铭文较多、书体精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广泛重视。习篆书者,若能对商周具有代表性的铜器铭文,尤其是毛公鼎铭文字体多加研究,体会其内涵的韵美,就能在继承古代书法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现将毛公鼎铭文拓片割裱并作放大本影印出版黑白字帖,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临摹西周金文提供范本。
圆明园手绘地图手册的英文版。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作为清代一百五十余年中紫禁城之外较重要的国家政治中心和皇家生活场所,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鼎盛时期的圆明园,实际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共同组成 圆明三园 的格局,占地350公顷,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是清代皇家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 万园之园 和 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 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焚掠,后又历经官僚、奸商、愚民的盗伐破坏。火、木、石、土 四劫 的反复摧残,遂使一代名园沦为废墟。 1976年11月,圆明园管理处成立。1988年1月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6月29日正式开始对社会
《隋苏慈墓志》又名《苏孝慈墓志》,隋仁寿三年(603年)刻。志高、广皆为83.2厘米。楷书三十七行,行三十七字。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陕西蒲城县出土。此志书法严整,结字严谨,用笔劲利,神彩飞动,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唐代欧阳询楷法与之有相近之处。此志出土后,即由知县张荣升于第21行"文曰"的"曰"字之下加刻跋文二行,后此跋又被人凿去,在整纸原拓本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凿痕。现拓以影印的拓本,是出土不久的无跋本,淡墨精拓,字迹清朗,可供书法爱好者临习、参考。
内容简介 我国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书家辈出,书法宝库十分丰富。为了适应广大初学者临习传统书法的迫切要求,以及书法爱好者欣赏学习的需要,文物出版社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陆续编辑出版了《历代碑帖法书选》系列图书。 这项出版工作得到了老一辈文博专家启功先生的悉心指导。启功先生说2要选取好的版本,原大影印,以低价格,为初学者提供好的学习范本。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文物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历代碑帖法书选》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余年,这项编辑出版工作经过多位编辑同志的辛苦努力,现在又传到了新一代编辑的手中。由于图书一版再版,为了保证出版的质量,再现原拓的神采,重现墨迹的神韵,我们陆续对原稿进行整理,重新制版印刷。 今天我们仍力求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法宝库内容丰富,从商周甲骨文、青铜彝器款识,到周秦两汉魏晋简牍帛书、汉唐碑版铭志、宋元明清墨迹,琳琅满目。为了满足广大书法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临摹古代书法作品的迫切要求,*多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荆门市博物馆出版了《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鲁穆公问子思)》。
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对于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对于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深远意义。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文物普查工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口袋书》,作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工具书和普查培训的基本教材。全书主要分两部分内容,分别为工作方案和标准与规范。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的指导性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