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考古中国(见证5000年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
    •   ( 3335 条评论 )
    • 许宏 等 /2021-11-01/ 中信出版社
    • 《考古中国 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精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号、长城等,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全彩呈现。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识,零基础也能看懂。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 ¥126 ¥168 折扣:7.5折
    • 中国考古学 宋辽金元明卷-(全2册)
    •   ( 97 条评论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2023-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宋辽金元明考古学是中国历史考古学的最晚阶段,通常认为其始于北宋,止于明末(960 1644年,实际上辽朝应从耶律阿保机于907年建立契丹国起算)。其前段为宋朝与辽、金和西夏分别对峙,以及高昌回鹘王国(于闻王国只延续至五代宋初)、喀喇汗王朝、大理国、西藏的古格王朝等政权分立阶段;后段则为元、明形成新的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时期。宋辽金元明时期各种考古遗迹遍布现在全国境内(地域还涉及今境外邻近地区,如中亚北部地区的西辽遗迹等),是秦代以后中国历史考古学各断代考古学中时代跨度最长,涉及统一和正统王朝(包括辽金元民族政权)最多,覆盖地域最广,内涵最丰富,并形成古代封建社会各种文化类型终结模式的最重要阶段。 如上所述,《中国考古学 宋辽金元明卷》则现在也只是以都城考古、帝陵考古、墓葬考古和瓷窑址考古等为

    • ¥571.6 ¥698 折扣:8.2折
    •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
    •   ( 291 条评论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著 /2019-07-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自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称为周代。周武王建都于今陕西西安附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迁至今河南洛阳,由此,史家又以西周、东周称之。在本卷 《中国考古学 两周卷》中,介绍了我国考古工作者在20世纪中对两周遗址进行的一系列考古发掘及其研究成果。这些发现在许多方面填补了文献的空白。本卷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周王朝存在的八百余年间,周代先民创造的青铜文明。从中,可以看到它比商代文明更加灿烂,还可洞察到东周时期出现社会变革并向封建制度转化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近两千年的青铜时代中,两周时期处于*时期。铜矿的大量开采与冶炼,铸造工艺的改进与创新,使青铜业获得很大发展,生产了大量青铜制品。这些青铜制品不仅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

    • ¥291.9 ¥380 折扣:7.7折
    • 汉石经集存
    •   ( 188 条评论 )
    • 马衡 /2021-07-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20世纪初之汉魏石经研究,王国维无疑是先驱,而王国维、罗振玉、马衡、徐森玉、张国淦、王献唐、孙海波等是中心人物,其中马衡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地位的便利,与王国维、罗振玉以及各方学者各地藏家都有联系,且亲自数度访洛搜集石经,所以是中心人物的核心。马衡先生被郭沫若先生誉为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 ,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精于金石篆刻碑帖研究,将所收集之汉石经拓片(或残石),依据文献记载,整理石经次序,并用石经文字考订文献,编撰成此《汉石经集存》。该书是马衡先生一生中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也是我国金石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及收藏价值。

    • ¥336 ¥480 折扣:7折
    •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六)包山楚墓竹简
    •   ( 69 条评论 )
    •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4-01-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为《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的第六册,收录包山楚墓出土的全部有字竹简280枚及签牌30枚。包山楚简1986年出土于湖北荆门一座战国楚墓中,共448枚,其中有字简280枚。竹简内容包括文书、卜筮祭祷记录和遣册,这批竹简资料对研究楚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物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了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编著的《包山楚简》一书,公布了全部材料。本书由释文和图版两部分组成,大致沿用原整理者的竹简编号和分类、排序。释文部分汇集、吸纳学者的观点,在竹简文本复原和内涵揭示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集中体现了包山楚简出土30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图版部分在常规或红外扫描影像中选用效果最佳者,是对以往公布资料的重要补充。

    • ¥240 ¥320 折扣:7.5折
    •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
    •   ( 0 条评论 )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编 /2025-03-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書爲《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是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文集,收錄論文75篇,内容涉及甲骨、金文、簡牘帛書、古璽印、碑刻、敦煌文書等方面的文獻梳理、字詞考釋,以及傳世古書校讀、名物新證等研究,是出土文獻與古文字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便於研究者接觸學術界的研究前沿,促使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 ¥223.5 ¥298 折扣:7.5折
    • 【2021中国好书】考古中国 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 许宏等著 仰韶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陵长城彩陶青铜器百年纪念历史
    •   ( 122 条评论 )
    • 许宏 等 /2022-01-01/ 中信出版社
    •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精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号、长城等,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全彩呈现。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识,零基础也能看懂。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 ¥119.2 ¥168 折扣:7.1折
    • 殷墟甲骨卜辞文例研究
    •   ( 54 条评论 )
    • 刘新民,章念著 /2022-1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对殷墟甲骨刻辞的文例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有:卜辞的类型研究,包括基本类型和复杂类型;大版龟甲卜静的类型和对贞卜辞的类型统计分析;卜辞文例专题研究,对重贞、对贞、选贞暨补贞四种在甲骨卜辞类型中所占比例较高的卜辞类型进行专题研究,内容包括卜辞的对称与不对称、正负关系、布局位置、行款方向等;对三角关系的卜辞、三卜式卜辞、三角形式排列的卜辞暨 千里路 进行专题研究;两种主要甲骨卜辞类型对贞和重复对贞的排列形式专题研究;同版上对应位置、相距位置、相邻位置、相间位置暨斜向相对位置卜辞与卜辞之间的关系专题研究;卜辞文例研究成果的应用研究;通过文例所反映出来的商代占卜制度、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审美心理的研究;甲骨卜辞文例对后世的影响,卜辞文例与《周易》八卦暨六十四卦的比较研究。

    • ¥104.4 ¥136 折扣:7.7折
    • 中国考古文献学
    •   ( 290 条评论 )
    • 张勋燎,白彬 /2025-0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讲述文物考古研究中古文献材料的应用和有关基本知识,共分六章,分别介绍四部分类的基本知识,丛书的概念、丛书的类型、考古研究中重要的大型丛书、丛书书目;工具书的类型,字典、词典,查找古籍下落、了解古籍内容的工具书,同书异名、同名异书和伪书的辨别,查找古代人物传记资料的工具书,查考古地名材料的工具书,查考职官制度名称工具书,年号历表工具书,查找讳字的工具书;部分古史专著和史料要籍;类书、礼制文献、地理图经和方志、科技考古常用文献、笔记考证类文献;古文献中的民族学材料;金石学文献等。

    • ¥108.3 ¥150 折扣:7.2折
    • 贵州考古出土文物精粹
    •   ( 22 条评论 )
    •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 /2021-12-01/ 科学出版社
    • 《贵州考古出土文物精粹》首次系统展示了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400余件,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战国至西汉前期、西汉中期至东汉、三国两晋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八个时期,按照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铁器等器类内容进行合理编排。文物出土地点涵盖贵州省荣获的国家文物局历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遗址。

    • ¥236.8 ¥328 折扣:7.2折
    •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展
    •   ( 18 条评论 )
    •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著 /2024-10-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自 考古中国 重大项目开展以来,考古工作填补了多项空白,多维度揭示了早期中国文明的基因,对研究中华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距今5300年前后,中国各区域农业发展、人口增加,区域中心逐步发展为规模宏大的都邑,中华文明进入了 古国 时代的早期阶段,此时的中华文明犹如满天星斗,多元发展。距今约4300 3800年时,中华文明进入了 古国 时代的晚期阶段,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的区域文明相对衰落,中原地区持续崛起,在汇聚吸收各地先进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持续发展,为进入王朝文明奠定了基础。夏王朝建立后,形成了一整套礼仪制度,对包括三星堆在内的周围广大地区产生了强烈辐射,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王朝气象 。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各地的史前文化都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华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 ¥210 ¥280 折扣:7.5折
    • 先秦时期的人群与社会--考古学视角的多维探索
    •   ( 0 条评论 )
    • 滕铭予 /2024-12-01/ 科学出版社
    • 《先秦时期的人群与社会——考古学视角的多维探索》收入滕铭予学术论文31篇,涉及秦文化研究、中原文化研究、北方文化及其与中原文化的互动和自然科学方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等四个主题。上述主题涉及不同的研究领域,应用的方法既有考古学研究中*为基础的地层学、类型学,也包括了统计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作者在建立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对考古学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便获得更多的运用传统方法所不能、或难发现的新现象与新规律,并将对考古学资料研究的结果上升到史学研究的高度。作者始终把探索中国古代从封国向帝国转变这一重要历史过程中政权更替与文化传统的关系、人群结构与社会组织的变化等作为学术目标,将这一理念贯穿在其所涉及的所有研究领域,以尝试从考古学的视

    • ¥276 ¥368 折扣:7.5折
    • 青年考古学家(第3辑)
    •   ( 0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 /2025-04-01/ 科学出版社
    • 《青年考古学家》(第3辑)是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生在全院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编纂的学术年刊,收录青年学子的习作共计16篇,内容涵盖学理学史、考古研究、遗产研究、读书札记等方面。《青年考古学家(第3辑)》秉承严谨求实之学风,弘扬探索求真之精神,以期为业内学子提供一个发布新思路、开展学术交流的学术平台。

    • ¥135 ¥180 折扣:7.5折
    • 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1949—2019))
    •   ( 279 条评论 )
    • 李均明刘国忠刘光胜邬文玲 著 /2020-06-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简帛学是20世纪创建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门重要学科。百年来发现的大量简帛,弥补了传世文献资料的不足和缺失,勘正了传世文献的误记或谬篡,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史、法制史、经济史、军事史以及语言学、文字学、哲学、医学、地理学乃至天文学等学科的重要资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多种学科的发展。本书全面展示了百年来出土的简牍与帛书概况,包括出土地点、数量、形制、主要内容等,解析简帛自身包含的各种规律,包括材料应用的规律、文字演变的规律、符号应用的规律、编联形式的规律、典籍及文书分类的规律、收藏保护的基本常识等,以及百年来特别是1949年以来简帛研究的曲折历程,取得的成就,各种观点的交锋,代表人物等。

    • ¥215.6 ¥308 折扣:7折
    • 古DNA与中国家马起源研究
    •   ( 21 条评论 )
    • 蔡大伟 /2022-08-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家马起源一直是考古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团队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古代家马的线粒体DNA研究,对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多处遗址出土的古代马进行了线粒体DNA分析,发现中国家马的起源既有本地驯化的因素,也受到外来家马线粒体DNA基因流的影响,欧亚草原地带很可能是家马及驯化技术向东传播进入中国的一个主要路线。但由于缺乏西北地区的数据,家马传播的路线尚不清晰。本书对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北甘青宁地区的11个早期青铜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遗址的98匹古代马进行了DNA分析,结合世界各地发表的古代马DNA数据,重构了中国家马遗传结构演变的时空框架,揭示了中国家马的起源。

    • ¥126 ¥168 折扣:7.5折
    • 中国石窟寺 科学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李裕群 /2022-07-01/ 科学出版社
    • 石窟寺是开凿在河畔崖间的佛教寺院,起源于古代印度并在中国发扬光大,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石窟寺艺术。中国石窟寺的开凿从4世纪左右的东晋十六国时期一直延续到14一15世纪的元明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精神文化领域的一个缩影。本书展现了中国各区域石窟寺发现与研究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石窟寺的时代特点,同时还包括石窟寺的发展历程、区域特色和石窟寺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等,是一部全面闸述中国石窟寺发展演变过程以及石窟寺本土化的重要著作。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及石窟寺研究的相关专家、学者参考使用,亦能满足一般爱好者对于石窟寺知识的需求。

    • ¥216.7 ¥298 折扣:7.3折
    • 文物影响评估体系研究——以古遗址展示利用为视角
    •   ( 57 条评论 )
    • 滕磊 /2021-07-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在对考古遗址展示利用建设项目和境内外文物影响评估现状的深入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文物影响评估体系。本书提出的评估体系重视和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的基于遗产价值认知,真实性、完整性评估,影响程度与价值挂钩,减缓设计和保护措施等的技术体系。同时,这套评估体系在评估程序、评估工作等级和工作范围、价值评估、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重视并融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经过大量的评估实践,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 ¥143 ¥198 折扣:7.2折
    • 企致集:苏州考古七十周年纪念文集
    •   ( 0 条评论 )
    •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考古博物馆) 编著 /2024-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自2009年成立以来,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承担了该市地下文物调查勘探、考古发掘、管理及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考古成果。2022年启动的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将不断强化苏州地域文明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不断增强苏州地域文明探源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努力梳理苏州历史文脉。该纪念文集,收录30余篇有关苏州考古的专业论文,内容涵盖苏州重大考古发现和综合性研究等,是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多年工作的总结与回顾。

    • ¥112.5 ¥150 折扣:7.5折
    • 三水集——许永杰考古文存
    •   ( 4 条评论 )
    • 许永杰 /2021-06-01/ 科学出版社
    • 《三水集:许永杰考古文存》为许永杰教授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以来发表文章的合集,共收录文章57篇,包括论文、书评、序言和随笔。《三水集:许永杰考古文存》分为三个部分,一为 文化考古学 ,二为 社会考古学 ,三为 理论与方法 。其中文化考古学部分又按照作者四十余年考古发掘、研究和教学所围绕的三个地区分为黄河流域、黑龙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三水集:许永杰考古文存》虽然为个人文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一代考古学者的研究历程和心得。

    • ¥215.2 ¥298 折扣:7.2折
    • 万里古道瀚海沙--环境考古视角下的中国沙漠及其毗邻地区的人类活动
    •   ( 7 条评论 )
    • 安成邦 /2023-12-01/ 科学出版社
    • 沙漠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干旱少雨是其普遍特征。中国的 12 个沙漠(沙地)横亘在北方,构成了辽阔的沙漠带或者沙漠弧,显著地区别于农耕区和草原游牧区。这里的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有其自身的特征。本书从环境考古的角度,对中国沙漠带的人类活动做了系统的梳理,并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辨识,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变迁等内容也进行了讨论。沙漠就像是一个超级过滤器和缓冲器,把来自异域的狂风巨浪化作激越的溪流,使得东西方文明相通而没有相融。中国沙漠带的人类活动,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写照!

    • ¥126.8 ¥169 折扣:7.5折
    • 中国考古学年鉴2022
    •   ( 11 条评论 )
    • 中国考古学会著 /2023-0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共分为中国考古学研究综述、考古文物新发现、学术会议、考古教学、逝世考古学家、考古学文献资料目录六个部分。详细介绍了2021年全国考古界的主要工作成果。学科年鉴的价值在于应用,应用的前提是具有影响力。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界了解学科年鉴,接受学科年鉴,使用学科年鉴,使学科年鉴真正成为学术研究的好帮手。

    • ¥399.6 ¥488 折扣:8.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