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此间鸟兽:文物里的中华文明(布面签名钤印刷金雕刻当当珍藏版)
    •   ( 9625 条评论 )
    • 任疆 /2024-07-3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古人在动物身上寄托了丰富的情感;这些带有特殊寓意的动物意象融入了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一件件历史文物保留了下来,以一种特殊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古老悠久的中华文明的精彩瞬间。 在《此间鸟兽:文物里的中华文明》一书中,一共呈现了16种鸟兽,借助历史文献的解读,讲述了不同历史时期文物中动物意象背后的故事。这些文物跨越了神巫时代和礼制社会,历经了太平盛世与乱世更迭,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透过每一件文物上的动物意象,我们得以窥探不同时代古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 本书中所呈现的300余件文物,被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有一些或许是你第一次看到,还有一些虽然名声在外,但却隐藏着你从未留意的精彩细节。透过这些文物上的

    • ¥99 ¥198 折扣:5折
    • 百年考古大发现
    •   ( 1482 条评论 )
    • 央视考古公开课》栏目组 /2024-01-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百年考古,寻脉历史,探源中华。为纪念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考古公开课》栏目特别策划出版《百年考古大发现》节目的独家授权原著作品。 《百年考古大发现》聚焦20世纪以来的国内重大考古发现,以王巍、赵辉、刘庆柱等业界著名考古学家担任点评嘉宾,并由42位考古专家领队和项目负责人担任主讲嘉宾,通过解说三星堆遗址、良渚遗址、秦始皇帝陵、海昏侯墓等32个影响中国文明的考古遗址的发现历程,带领大家走近考古现场,发掘遗址背后的历史真相,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唤起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百年考古大发现》是由专业考古专家团队精心打造的一本历史考古类通识读物。全书以全彩四色呈现,收录了近七百幅文物遗址图片,通过专家学者的亲历视角,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与图文

    • ¥61.4 ¥128 折扣:4.8折
    • 当代学术: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   ( 9779 条评论 )
    • 苏秉琦 /2019-10-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苏秉琦作为中国考古学泰斗之一,其主要学术贡献集中在三本书之中。除了《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和《华人 中国人 龙的传人》之外,《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他生前*后一部专著,是他在探索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华传统起源过程中的回顾和心得,也是集一生学术研究之大成的书,还是一本写给对考古学感兴趣的知识大众的通俗读物。书中包含了苏秉琦先生一生的主要学术成就,如中国六大文化区系类型理论, 古文化古城古国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三部曲 和 发展模式三类型 等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理论;以及90年代初提出世界性的中国考古学。对于今天的考古学研究仍然具有指导性意义。

    • ¥58.5 ¥78 折扣:7.5折
    • 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
    •   ( 4294 条评论 )
    • 许宏 /2021-06-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早的中国》讲述了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故事,带我们回到距今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中原腹地,一览当时东亚*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的样貌。她有着300万平方米的面积,成为当时*的中心性城市,她有*早的 紫禁城 、*早的中轴线布局、*早的青铜礼器群、*早的官营青铜器和绿松石器作坊等。她让我们看到在史书记载的 夏商之际 ,中原文明的发达和影响力。她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 满天星斗 中*亮眼的那颗星,不仅采同时代其他文化之长处,还将自己的文明强势推广,体现了距今国家文明和天下观念,堪称 *早的中国 。

    • ¥66 ¥88 折扣:7.5折
    • 当代学术:商文明
    •   ( 7804 条评论 )
    • 张光直 /2019-04-1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商,在周代文献中首先是取得王朝地位的王室的名字。它是被商王室统治的国家的称号,也用以称呼商国人民及其他同时代人民所创造的文明。商还用来称呼中国历史上被商王朝统治的那一时代。 本书从传统历史文献、青铜器、卜甲和卜骨、考古学、理论模式这五个角度切入,依据已知的考古发现和文献材料,力图全面呈现商文明的各个方面。基于所有可以利用的材料而撰写的一部简明而又整合的中国商代文明史,商文明的研究者传统上都是文献、甲骨、金文和考古等专注于某一些特殊材料的独立的学科里培养出来的,所有这些材料都是重要的。但是,每一门学科不可避免地侧重于商文明的某几个或某一些特殊的方面。

    • ¥57.4 ¥82 折扣:7折
    • 晚夏殷商八百年 : 大历史视野下的早中国时代 依据最新考古学成果 青铜文明 二里头 三星堆 夏商周断代工程
    •   ( 3829 条评论 )
    • 李琳之 /2022-06-23/ 研究出版社
    • 根据学界普遍认可的关于 酋邦 古国 王国 帝国 人类文明进程划分原则和中国上古史发展实际情况,作者将公元前4000年至前1046年即 中国 孕育、诞生和初步发展这段特殊时期,分别定义为分为前中国时代、元中国时代和早中国时代三个阶段。 本书叙述的早中国时代范围,大致在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1046年之间。从考古学上讲,这段时间正是史前中国由古国时代跨入王国时代的早中期。从传统的中国古史体系讲,这段时间是晚夏至商末时期。 作者主要运用考古学成果和众多专家学者对甲骨文、金文释读所取得的成就,对照文献记载,修正了文献中一些不实之词和模棱两可的说法,厘定了晚夏和商代早中晚三期都邑城址的具体所在,系统地还原、展现了早中国时代那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50.7 ¥89 折扣:5.7折
    • 重写秦汉史:出土文献的视野(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丛刊)
    •   ( 925 条评论 )
    • 陈侃理 主编 /2023-10-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世纪初以来,秦汉时期简帛及其他出土文献资料持续大量涌现,源源不断地为秦汉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新材料,刺激形成新课题。本书旨在促使秦汉史研究扭转碎片化的趋势,为未来的研究设立更高的起点和提供更广阔视野,同时也将方便不同领域的学者了解出土文献与秦汉史研究的主要课题、方法和所取得的成果。全书分为文字发展、文书行政、律令法系、徭役制度、军事制度、政区地理、时间秩序等九章,分别由九位出土文献与秦汉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新锐学者撰写。梳理该领域的主要出土资料和研究进展,归纳核心问题,阐发自己的最新研究见解,力求揭示利用出土文献资料已在秦汉史研究的各领域中取得何种新认识,可以提出哪些新问题,开辟哪些新领域。

    • ¥79 ¥158 折扣:5折
    • 从考古看中国(荣获2022年度中国好书)
    •   ( 2664 条评论 )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编 /2022-04-15/ 中华书局
    • 《从考古看中国》是一部全面总结百年考古成就、展示中华文明辉煌的普及性读物。全书分多元一体篇和史料传承篇两部分。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邀请众多著名考古专家和著名学者联手打造,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三星堆、金沙、良渚古城、海昏侯墓等考古热点以及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清华简、睡虎地汉简、敦煌汉简等出土文献的内容和价值,全面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源远流长的理念和光辉灿烂的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 ¥77.6 ¥98 折扣:7.9折
    •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   ( 7533 条评论 )
    • 李零 刘斌 许宏 樊锦诗 等著 /2020-05-1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早已刻入中国人的基因的 上下五千年 到底是什么样的?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发现,不仅充分证明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 ,还呈现了另一种与典籍里的中国相似而不同的华夏。得益于考古学的襄助,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中华文明景观,得到了史无前例的丰富,更加精彩、蔚为大观,甚至改变了世界对中华文明的基本看法。 本书由 中读 同名热销精品音频课程改编。从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十个独具代表性的考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良渚古城、堪称*早的 中国 的二里头遗址、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拨开古蜀迷雾的广汉三星堆、见证中西文明交流的小河墓地、秦始皇陵、汉代海昏侯墓、汉唐长安城、宋代沉船南海I号、敦煌莫高窟,分别由十位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人 刘斌、许宏、唐际根、高大伦、伊弟利斯 阿不都热苏勒、段清波、杨军、刘瑞、崔勇、樊锦诗,以亲历

    • ¥66 ¥88 折扣:7.5折
    • 追寻三星堆:探访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
    •   ( 1903 条评论 )
    • 薛芃艾江涛等 著 /2021-09-0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追寻三星堆》以三星堆遗址为出发点和核心,对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诸遗址进行了踏访和追寻,由此带领我们走进三星堆和它的时代。分上下两部分,上篇 美三星堆 以三星堆为轴,讲述与它有关的古蜀国神话传说、葛维汉的研究史、宝墩遗址和金沙遗址,重点介绍了2020 2021年新发掘的三至八号坑的考古发现;下篇由三星堆延展至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对盘龙城、汉中、炭河里、新干大洋洲等遗址进行了采访书中汇集了记者的探访采编,对李伯谦、孙华、施劲松等学者的访问,对所涉遗址背景资料的介绍,从记者、学者的不同角度,对三星堆和它的时代进行了全方位的揭示。

    • ¥66 ¥88 折扣:7.5折
    • 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2022年全新印章版,中国好书入围图书,三星堆等四川代表性考古发掘遗址全面集结)
    •   ( 604 条评论 )
    • 萧易 /2022-04-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萧易跟随《中国国家地理》进行考古之旅,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集结19篇文章,汇成《寻蜀记》。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从微观的角度,一一呈现并解读出汉代的石阙、唐代的石窟、宋代的古城、明代的陵墓、清代的建筑 这些文物串连起来,形成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展现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 ¥59 ¥88 折扣:6.7折
    • 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解读
    •   ( 2709 条评论 )
    • 梁云 /2020-03-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史记》关于秦有两个本纪,即《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这充分说明了司马迁对秦的重视。汉承秦制,又要避免秦二世而亡,故秦如何从一个嘬尔陋国一统天下而又短期覆亡,成了自贾谊开始两千年来君王国士*为关心的历史问题之一。 从西迁陇右到统一天下,前后约七百年。《史记 秦本纪》记述了秦人如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完整经历了从附庸到诸侯国,再到王国,*后到帝国的发展,再现了 三部曲 的历程,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有经典意义。 本书以《史记 秦本纪》为主线,以相关的考古资料为 第四家注 ,很好地示范了考古与文献相互印证、相互启发的 二重证据法 在古史研究方面的重大优势。作者全力聚焦的问题是:秦从一个鄙陋的嘬尔小国*终统一中国,建立霸业,除了历史时势、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因素之外,它在山川地貌、物质文化等

    • ¥54.6 ¥78 折扣:7折
    • 西域探险记
    •   ( 1972 条评论 )
    • (英)奥雷尔·斯坦因巫新华 译 /2021-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简明扼要地记述了斯坦因三次中亚探险考古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收获,复原了中西多元文化交融的西域历史图景。全书辅以大量珍稀考古实景图片、文物图片和遗址平面图,图文并茂,贯通了遗迹和历史的文明脉络,揭开了引人入胜的古迹神秘面纱,让考古报告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 ¥59 ¥88 折扣:6.7折
    • 古典与文明·参赞化育:惠栋易学考古中的大道微言
    •   ( 237 条评论 )
    • 谷继明 /2023-11-2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以清代乾嘉吴派学术的代表惠栋之易学研究为主题。惠氏家族三代传《易》,惠栋可谓是清代汉学派《周易》研究第一人。全书从惠栋家学渊源讲起,说明他如何通过 师法 的方法论,从理学传统转进至自己的 一家之学 ,树立起汉学旗帜。惠栋将《易》之根本追溯至汉儒提倡的 元即太极 ,又将作《易》之宗旨定位到与人之性情息息相关的 赞化育 ,而深剖这些 微言大义 ,则可知其以《易》为基础统摄群经的深意,在于融汇易学与 明堂之法 ,从而建构全新的政治设计,藉此呈现惠氏 述旧信古 、颇具革命性的经学政治理想。 清代学术史研究多年以来 义理-考据 汉学-宋学 的对立框架为基础,以往学界对惠栋的定位,局限于严守汉儒家法的考据学家,实际上掩盖了惠氏极具特色的思想面貌。本书希望打破旧有窠臼,不仅为重新定位惠栋历史形象提供新思路

    • ¥74.3 ¥99 折扣:7.5折
    • 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
    •   ( 2570 条评论 )
    • 陈胜前 /2021-04-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文化为中心,从考古学的视角展开讨论。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说明考古学视角的独特性;介绍旧石器时代的文化演变,尤其是文化现代性的诞生(解剖学上现代人的文化),探索人类文化的独特性;从农业起源与社会冲突出发探讨文明起源过程,侧重探讨中国文明起源;关注文化传统(文化基因)的影响,结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探讨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问题。文化作为线索贯穿全书。

    • ¥53.7 ¥78 折扣:6.9折
    • 毛氏汲古阁钞本研究 樊长远
    •   ( 82 条评论 )
    • 樊长远 著 /2024-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广义的抄本包括稿本和抄本,前者指著作者著作的底本,是书籍的原始状态,最能准确表达著者思想;后者系稿本或刻印本的复写本。在中国古籍中,抄本是一种特殊的版本类型,也是著述保存和流传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我国图书主要靠抄本流传;印刷术发明之后,依然有不少图书靠抄本得以存世。 较之刻本,抄本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作为作者手稿的抄本,呈现的是书籍的原始面貌,是祖本,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其次,有些书籍虽有刻本传世,但并不能反映著者原稿面貌,可能经过刻印者的删改,而根据原始稿本誊写的抄本无疑保留了更多原书面貌。第三,有些书籍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未能付刊,只以抄本形式流传。抄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藏书家黄裳就曾提出 凡是抄本,不论新旧,皆为善本 的说法。 明代印刷术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当

    • ¥85.5 ¥150 折扣:5.7折
    • 探寻古蜀国:从三星堆看中华文明 三星堆文明惊世再现,揭露古蜀国神秘面纱,探寻古蜀文明与中华文明交织的关系
    •   ( 581 条评论 )
    • 黄剑华 著 /2022-03-30/ 研究出版社
    • 本书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剑华先生从事考古研究多年的成果累积,详尽罗列了大量史料,并借助精美的文物图片对三星堆文明的神秘起源、古蜀国的神权统治、宗教意识形态、经济文化等加以详细介绍,既有对有关三星堆文化古族、古城、古国的渊源流向的纵向探索,又有从生态到文态、从产业到科技工艺、从社会生活到神灵的主观艺术世界的全景式描绘,有理有据,详略得当,彰显了古蜀文明丰富多彩的生活、高度发达的制作工艺,以及与外来文明和中国西南与南亚及西亚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进而凸显出古蜀文明的独特地位和中华文明多源一统的关系。

    • ¥50.7 ¥89 折扣:5.7折
    • 坐具的文明
    •   ( 202 条评论 )
    • 马未都 编著 /2023-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坐具作为 家具中的原点 ,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曾长时间主导着古人的生活,让古人习惯以低视角观察社会,品味生活。在历史推进过程中,古人慢慢由席地而坐转为垂足高坐。起居方式的演进,带来了一场古典家具的变革,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古代传统家具体系。 本书臻选明清时期坐具80件,材质名贵,包括黄花梨、紫檀、红木、鸡翅木等;类型丰富,包括圈椅、官帽椅、禅椅、玫瑰椅、方凳、鼓凳等。以充满智慧的笔触,解读坐具的制作工艺与审美特质,再现传统家具黄金时期的幽幽古意。重新回顾古人的起居方式,令读者在感受古今文明差异的同时,触摸到时代的情怀与历史的温度。

    • ¥54 ¥108 折扣:5折
    • 制器尚象:中国古代造物观念与传统研究
    •   ( 112 条评论 )
    •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编, 练春海 主编 /2023-12-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制器尚象:中国古代造物观念与传统研究》重点探讨中国古代器物的生产传统、装饰以及流通,从工艺与形制、流变与传播、观念与思想等角度展开,推进对器物文化的深入解读,全方位、多层次地呈现出中国传统器物文化的多维景观。全书内容概括为三大部分:第一类为传承与流变研究,包括中国传统器物的形制、造型、功能、纹饰方面的传统以及演变情况(如特定器物与使用环境、适用对象以及使用方式、时空规定等问题)等。第二类为工艺与技术研究,包括探讨古代器物制作的工艺、技术、流程以及有关模范、工具等辅助加工设备的特点及相关情况的研究。第三类为文化与交流研究。包括器物与特定历史时期、族群、区域所流行的观念和信仰之间的关联的研究以及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研究等。

    • ¥92.5 ¥138 折扣:6.7折
    • 何谓良材:山西南部早期建筑大木作选材与加工(北京大学考古学丛书)
    •   ( 158 条评论 )
    • 彭明浩 著 /2023-0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古人究竟使用何种木材建房?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长期以来却只有模糊的答案。借助古建筑修缮机会,结合树种显微检测,本书对山西南部地区唐宋金元木构建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材料分析,发现伴随着松木的大量使用,这一地区森林资源逐渐消失,在金元时期,时人逐渐采用乡间常见的杨、榆、槐等树种建房。在人们印象中不堪大用的杨木,却广泛应用于金元时期的木构建筑中,并充用主体结构材料。这些建筑一直保存至今,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为适应杨木等乡土杂材,古人也发展出了特定的加工方式,尽量使用原木制作大额、大梁、大柱,随形就势,适度增加、简化或变更节点构件,形成了金元时期独具特色的 大额建筑 ,并深刻影响到了明清建筑体系。由材料视角,可见建筑营造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也能管窥建筑发展的内外动力。良材难觅,杂

    • ¥78 ¥156 折扣:5折
    • 南藩海昏侯
    •   ( 610 条评论 )
    • 王仁湘 /2022-05-1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南藩海昏侯》是一部公共考古作品。作者持续关注海昏侯墓的发掘与成果发布,其研究将历史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相结合,将出土文物与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广大读者在阅读中,既可以了解海昏侯及其所生活的西汉中期的历史,也可以通过出土文物了解中国古代的诸多物质文化传统(玉器、青铜器、货币、饮食)以及古代中国人的信仰世界。刘贺的个人经历贯穿在作者不同的研究单元中,他的种种生活细节也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51.8 ¥69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