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三星堆:失落的古蜀文明
    •   ( 3209 条评论 )
    • 屈小强 /2024-11-30/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本书探讨古蜀文明与以中原文明为主导的黄河文明及长江中下游文明的血缘关系,进而确立古蜀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的地位;亦将古蜀文明置于全球史视野之下,由此观察古蜀文明对推进人类文明史的作用。如果说,在中华文明起源 满天星斗 之时,古蜀文明乃是长江上游最亮的星;那么,当中原文明崛起,引导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而呈现出 月明星稀 乃至 皓月凌空 之际,古蜀文明之星却依旧在西南大地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与黄河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同源同体,相辅相成,四五千年一路过来,栉风沐雨而风颜不改。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意识的观照下,甚至全球史的视野中,古蜀人民都极富前瞻性、创造性,极具发明精神并勇猛精进,且兼有宏大的开放胸襟以及细腻的家国情怀、人类情怀。他们为中华文明推动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贡

    • ¥39.8 ¥69.8 折扣:5.7折
    •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作品系列)新版
    •   ( 2229 条评论 )
    • 张光直 /2022-07-1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所谓青铜时代,即是指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以青铜冠名,可见青铜器是贯穿三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从青铜器的产生到大量制造与使用,再到逐渐消失,构成了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青铜时代。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角。 本书由张光直先生两卷名著《中国青铜时代》和《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合编而成,对青铜时代文化与社会的若干主要特征作整体性的讨论,不仅是技术史角度的研究,还详尽论述了从政治、经济到战争、祭祀,从礼仪、艺术到巫术、饮食等等重要专题。以期回答,为什么青铜器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大的重要性?为何独在中国考古学上,青铜时代仍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中心概念?

    • ¥75.2 ¥98 折扣:7.7折
    • 会说话的青铜器
    •   ( 1643 条评论 )
    • 徐日辉 /2021-01-15/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该书是长期在大学*线进行传统文化过程中有关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将青铜器背后的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使一个静态的器物,自己能说话,叙述自己的来源,讲解自己的历史。 在人类智慧火花的迸发点上,青铜器的发明如同火的发明一样向文明社会迈出了关键性的一大步,青铜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者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代表的比仅仅是一段逝去的记忆而是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和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源远流长的中国青铜器,充分展示出先辈们的睿智、勤劳和对生活的左丘,其张开血盆大口的饕餮纹、幽深空行的龙纹、展翅欲飞的鸟纹、暴虐霸气的虎纹、吞噬生物的兽面纹、多子多孙的蟾蜍纹 陷入迷茫的涡纹等等反映出古人对生活的理解,对发展的期盼,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 ¥30.1 ¥35 折扣:8.6折
    • 中国青铜器研究
    •   ( 451 条评论 )
    • 马承源 著 /2023-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青铜器研究》分 概论 铭文考释 形制和纹样 实验考古 四大专题,收录了马承源先生40余年中撰写的40余篇论文,其中既有对青铜器的综合研究,也有对诸多个别器物铭文、纹饰的考释,既有利用铭文、图像结合典籍研究古史的鸿文,也有考古探索的成功记录。《中国青铜器研究》图文并茂,既有对中国青铜器发展阶段和艺术特色等的宏观叙述,又有关于铭文、形制等的微观探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关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多个研究面向。《中国青铜器研究》研究平实、内容丰富、论据充分,既可以做青铜器研究入门,也可以作为青铜器的深入研究参考来读,是青铜器研究bi读书。

    • ¥188.1 ¥198 折扣:9.5折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珍品讲读
    •   ( 209 条评论 )
    • 陈亮 编著 /2021-04-30/ 西北大学出版社
    • 文物,记录着历史的根脉。对我们来说,展陈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是古人的经典之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品质与精神诉求,也凝结着中国流传千载的生存智慧与文化血脉。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目前国内*的以青铜器命名的综合性博物馆,其馆藏青铜器数量之多、种类之全、造型之精、文饰之美、铭文之重要、内容之广泛,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都是罕见的。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珍品讲读》 分为上篇、下篇两部分。上篇 吉金耀世 主要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中出土于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藏、石鼓山西周地、強国墓地等地的有铭青铜器精品,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宝鸡源远流长的青铜文化。下篇 瀚海拾珍 则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珍的铜镜、玉器、陶器等精品文物进行介绍,读者可以通过它们了解不同时期的民俗风情,感知不同时代的社会风

    • ¥88 ¥88 折扣:10折
    • 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平)
    •   ( 716 条评论 )
    • 严志斌 著 /2017-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该书对存世的5454件商代青铜器铭文进行了全面的清理,花大力气运用考古学方法将零散的数据系统化,以断代分期为先导,确立了明确的时空框架,使立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选题涉及层面多,讨论了相应时间段中铭文的字形字体、语法及商代的族氏、职官、诸妇、诸子的金文称谓所反映的商代社会结构、宗法制度、族氏关系、方国地理等问题,有综述,有辨析,其中不乏独到的新见,如中商器铭的甄别、复合族氏之宗氏与支族的辨识、诸妇称谓中父族与夫族名号的区分,以及商代金文的语言学研究等,都反映出作者良好的研究水平与思辨能力。此书是对商代金文综合研究上做出努力与贡献的成功尝试,是*部全面总结并推进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的高质量学术专著。

    • ¥159.6 ¥168 折扣:9.5折
    • 中国古代青铜器保护与修复
    •   ( 342 条评论 )
    • 张珮琛 /2021-12-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青铜文物修复的理念与原则、修复的设备与工具、认知与理解、青铜器的病害、修复方案、病害图与档案记录、基本修复流程、加固方法与应用、鎏金青铜器与镶嵌青铜器的表面处理与复原以及案例分析,从这10个方面来分章进行阐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问题。通过著者悉心整理,使得本书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篇章结构完整、内容资料全面、丰富,学术价值高,对修复青铜器文物具有指导意义,且对于研究中国文物修复的学者来说意义深远。

    • ¥187.5 ¥218 折扣:8.6折
    • 中国铜器综述(陈梦家著作集·精装)
    •   ( 1050 条评论 )
    • 陈梦家 著,王睿曹菁菁田天孙莹莹 译 /2019-04-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作者于1947年与《美国所藏中国铜器集录》同时完成的一部关联著作。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收藏的V一英文稿本,由王睿等四人译成中文,译稿经张长寿、王世民二先生审阅。全书共分十五章,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对中国青铜器研究的诸多方面,如研究方法与研究简史、地域分布与文化背景、铜器术语和器形分类、形制与纹饰、作伪与铸造、铭文、断代等,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其中某些章节颇为精彩。这是中国青铜器研究史上,由于历史原因湮没甚久的一部著作,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 ¥114.1 ¥158 折扣:7.2折
    • 辽代金银器研究
    •   ( 170 条评论 )
    • 王春燕 /2023-1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旨在全部收集已发表的辽代金银器资料、并利用内蒙古国有馆藏珍贵文物数据库资料、结合亲自测拍采集部分资料的基础上,对辽代金银器资料进行全面梳理。横向上通过严格意义上的类型学研究,构建起辽代金银器总的构成体系,纵向上向阶段性特征、社会属性、文化因素、艺术风格延伸,多角度揭示出辽代金银器的总体面貌。

    • ¥121.3 ¥168 折扣:7.2折
    • 东周青铜容器谱系研究(全二册)
    •   ( 347 条评论 )
    • 路国权 著 /2018-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东周时期前承西周,后启两汉,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关键环节,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东周青铜器的谱系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科学揭示,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研究者将研究目的设定为分期断代而非构建谱系,另一方面也是受传统类型学研究方法的客观局限性所致,少数试图构建东周青铜器谱系的学者未能突破机械类型学的羁绊。为推动东周历史文化研究深入发展,需要深化东周时期青铜器的研究,以补充文献材料的不足。 本书选择东周青铜器中地位*重要、数量较多的青铜容器作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和全局出发,打破地域观念和界限,将各地区出土的东周青铜容器以器类为纲统一进行型式分类,研究每一类青铜容器发展演变的谱系,透物见人,揭示东周青铜容器 铸造 的东周历史的面貌。

    • ¥266 ¥280 折扣:9.5折
    • 西周青铜器分期与断代研究(1.2)
    •   ( 649 条评论 )
    • 王世民 /2017-10-01/ 文物出版社
    • 夏商周断代工程 是国家第九个五年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 在独立起源的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历经五千年沧桑巨变而从未中断的,惟有中华文明,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的杰出贡献。不无遗憾的是,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由兴起走向昌盛的时期,而我国古史的确切纪年,只能上溯到《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的始年 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再往前的历史纪年,或彼此歧异,或多有阙失,难以考索。自西汉末年的刘歆起,两千多年来,许多中外学者试图解决这一学术悬案。由于三代年代学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需要进行的研究非常繁多,使得任何个人的力量都难以取得突破。 夏商周断代工程 的总目标,是要将夏商周时期的年代学进一步科学化、量化,制定夏商周这一历史时期有科学依据的年代学年表,为深入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打

    • ¥188.1 ¥198 折扣:9.5折
    • 穆穆曾侯:曾国出土青铜器精品
    •   ( 237 条评论 )
    • 吴中博物馆 编 /2021-02-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本书为吴中博物馆举办的 穆穆曾侯 曾国出土青铜器精品展 配套图录。该展览依托湖北随州等地区近年发掘的历代曾侯墓葬出土的丰富青铜器打造,立足于已发现较为明确的十多位曾侯的世系顺序,逐次呈现曾国自西周早期始封立国至战国中晚期为楚灭亡约700年间的历史发展脉络、物质文化面貌,堪称中国周代青铜文化的标尺。同时,图录将这些精美青铜器的高清照片、细节特征、铭文资料予以公布,既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 ¥83.6 ¥88 折扣:9.5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二辑)
    •   ( 352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 编,朱凤瀚 主编 /2019-0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该书收录了长期从事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学者的众多研究成果,该书涉及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结合出土文献对铭文的释读,又有对器物辨伪的考证和通过科技手段对器物的研究,可以让读者了解到青铜器与金文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该书承续《青铜器与金文》*辑,作为一个连续性的辑刊,将对考古界和古文字界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

    • ¥140.6 ¥148 折扣:9.5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十辑)
    •   ( 47 条评论 )
    •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 編 /2023-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書稿共收錄18篇論文,分爲三大板塊:一、金文與殷商史,主要研究金文中的用字、體例與所涉及的相關問題;二、青銅器及相關考古學研究,涉及青銅器鑄造技術、銅器群的形成等問題;三、學術史及海外青銅器研究,包括對小臣傳簋的再探讨,《郭沫若全集 考古編》《頌齋吉金圖錄》两書的述評及相關討論。該書承續《青銅器與金文》第一輯至九輯,將對商周考古學界和古文字學界產生持續的影響。

    • ¥74.1 ¥78 折扣:9.5折
    • 近古吉金:宋元明清铜器新赏
    •   ( 145 条评论 )
    • 潘炼;张江 编著 /2018-01-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近古吉金:宋元明清铜器新赏》是一部以传世宋元明清铜器为基础,结合出土文物与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器物类型学、考古学、工艺学、美术史学等研究方法,集中研究与展示宋代以来铜器艺术的专著。全书以科学严谨的学术内容、丰富可靠的考古资料和翔实精美的文物图片,向广大读者介绍宋元明清中国铜器的历史发展、艺术成就与鉴赏方法。

    • ¥58.5 ¥68 折扣:8.6折
    • 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索引(全二册)
    •   ( 177 条评论 )
    • 吴镇烽 编著 /2019-03-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该书乃《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简称《铭图》)的索引,分人名索引、地名索引、器物出土地索引、器物现藏地索引,还附有本书与《集成》《三代》《总集》《新收》《近出》等书之间的对照表、 首次著录器物 、《铭图》勘误等部分,以方便读者使用《铭图》。

    • ¥473.1 ¥498 折扣:9.5折
    • 贸易网络中的黄土丘陵(BC1300-1050)
    •   ( 250 条评论 )
    • 曹大志 /2021-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世纪以来,贫瘠的黄土丘陵地区陆续出土了几百件晚商时期精美的青铜器。本书从这一问题入手,以手资料深入剖析了黄土丘陵的本地社会;研究了青铜器的产地;分析了黄土丘陵与华北平原、关中盆地、蒙古草原的跨地区互动关系。黄土丘陵与发达的中原文明相比是较简单的边地社会,但是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它充当了跨地区联系的枢纽。 本书从社会 经济和古代贸易的角度观察社会变迁,为理解中原文明的成长、黄土丘陵等北方边地社会的发展,以及青铜时代中国与蒙古的远距离交流提出了系统解释。

    • ¥67.5 ¥98 折扣:6.9折
    • 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全四卷)
    •   ( 381 条评论 )
    • 吴镇烽 编著 /2016-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该书为2012年出版《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之 续编 ,收录自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作者所见有铭青铜器约1511件,其中未发表的公私藏品(主要是私家藏品)742件,占到全部内容的一半,现分成四册出版。本书收录的青铜器铭文来源于考古报告、图录、期刊、书报以及作者鉴定文物时所见到的私家收藏器物,其中许多资料对古文字学和相关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 ¥1311 ¥1380 折扣:9.5折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铁器
    •   ( 214 条评论 )
    • 李映福马春燕 著 /2019-07-31/ 开明出版社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二五 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是一套基于考古发现和传世文物等物质实体而书写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包括通史和专史两个系列,通史系列按年代进行划分,共6卷。专史系列则是根据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分类,按 类 来叙述某类物质文化遗存的分述系列,包括古建筑等基于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研究的分卷,也包括玉器、铜器等基于各类可移动文物进行研究的分卷。两个系列从纵横两个维度,多层面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的煌煌篇章。本书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之铁器卷,讲述的是铁制品以及冶铁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图文并茂,为读者了解中国铁器发展史提供了丰富直观形象的视觉感受。

    • ¥100 ¥150 折扣:6.7折
    • 长江万里青:长江流域青铜器精品展图录
    •   ( 38 条评论 )
    •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编 /2022-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该书稿收录了本次展览展出的118件(套)青铜器,根据展陈大纲内容,图录分为 既田疾兵 设宴飨客 异彩华章 三个主单元,并选取长江流域代表性的八件国宝级青铜器,另设 物华天宝 单元,涵盖长江流域代表性的青铜农具、兵器、炊器、宴饮器、祭祀用具和乐器,集中展现长江流域青铜文明时代耕种、征战、宴饮、祭祀、乐舞等社会生活,全书器物高清照、细节照和描述性、知识性文字搭配,图文并茂,同时穿插展览现场各单元的情境照片,再现较完整的展览场景,全面记录展览面貌,引导读者领略长江流域青铜时代先民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

    • ¥207.1 ¥218 折扣:9.5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六辑)
    •   ( 130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 编 /2021-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为一个连续性的辑刊,该书收录了16位长期从事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学者的研究成果,作者中不乏以研究青铜器和金文而享誉学界的学者。该书涉及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针对传统热点的深入解读,也有针对新材料而进行的新研究,可以让读者了解到青铜器与古文字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该书承续《青铜器与金文》辑至第五辑,将对商周考古学界和古文字学界产生持续的影响。

    • ¥83.6 ¥88 折扣:9.5折
    • 殷周青铜器综览(第一卷)
    •   ( 589 条评论 )
    • [日]林巳奈夫广濑薰雄郭永秉 润文 /2017-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卷分为上下两册。该卷上册文字部分,*编属绪论性质,其中 发现、搜集、研究史 一章所述之详,极大地超过此前的同类著作。林先生在对中国、日本和欧美有关著作的恰当评述中,进一步阐明自已的研究方法。而*编的主体, 青铜器种类的命名 、 殷、西周时代礼器的类别与用法 两章,是他精心钻研青铜器的基础性工作。上册第二编,对殷代至春秋早期的青铜器进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林先生考察殷周铜器用途和时代演变时,尤其注重出土墓葬中的器物组合和同铭文的器物组合状况。*卷下册图版部分,根据上册所作殷周铜器类型学的系统研究,将从鼎、鬲、甗到乐器和杂器,共计五十多种3500余件铜器的图像,按照器类、年代和型式编号排列,实际是一部相当齐全的殷周青铜器的集成性图谱。本次翻译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中心日籍教授广濑薰雄先生翻

    • ¥1425 ¥1500 折扣:9.5折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珍品讲读(中华文物览胜)
    •   ( 29 条评论 )
    • 编者:陈亮|责编:张立//王岚 /2021-04-01/ 西北大学
    • 是什么样的金石之韵,凝固着古老的时光? 是什么样的温暖色泽,散发着恒久的魅力? 是什么样的因缘际会,浸润着动人的周秦之风? 是什么样的智慧之光,铸就了不朽的青铜史书? 让我们走近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领略青铜文化魂之所在。 本书是一部图录,从多个角度介绍了青铜器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艺和中华礼乐文明。

    • ¥43.9 ¥88 折扣:5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七辑)
    •   ( 123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 编 /2021-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書稿共收錄18篇論文,可以分爲三大板塊:一、金文與殷商史,主要研究金文中的用字、體例與所涉及的相關問題;二、青銅器及相關考古學研究,涉及青銅器鑄造技術、銅器群的形成等問題;三、學術史與述評,包括對《賽克勒收藏商代青銅禮器》《賽克勒收藏西周青銅禮器》《賽克勒收藏東周青銅禮器》三本書的述評及相關討論。該書承續《青銅器與金文》輯至六輯,將對商周考古學界和古文字學界產生持續的影響。

    • ¥74.1 ¥78 折扣:9.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