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对隋唐北部边疆历史地理多个问题的研究成果的集结。主要对隋唐长城,唐代安北都护府,唐代北疆军事驻防城的建造与分布、历史演变、空间结构等,唐代后期沙陀突厥东迁的历程,唐代“丝路”沿线羁縻府州的配置及其担负的东西方贸易纽带作用,以及唐代“河曲”地域都督府与工商经济问题等展开研究探讨。
本辑收入历史地理类学术论文和文章28篇,都是专业教师和研究者撰写的,质量相当稳定。其中大部分文章的讨论对象相当微观,即使讨论较宏观的课题也选取个案以小见大,这与当前历史学的发展趋势相一致,也是见微知著的学术积累。这些作者都经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吸收了历史学前沿的理论与方法,所以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本辑收入的文章有:燕“并蓟居之”辨证;禹鼎、敔簋与淮夷内侵路线问题;唐代“陇右道”形成与变动的历史根据;清代玉环厅隶属关系考辩;论中国传统政治地理中的水域;论历史时期丝、麻地理分布与生产重心;唐代会宁关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地图中的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等等。
茶马古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走”出来的国际商贸通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壮观、文化神秘的古老驿道。《历史光影里的茶马古道》是一部全景再现茶马古道(川藏线)历史风貌的非虚构文集。作为资深记者和旅游作家,李贵平通过田野考察、人物采访和文献研读,将马帮、背夫、驿镇、互市、客栈、建筑、驮畜、民谣、情爱、土司、自卫、古战场、护茶之战等“珍珠”串联起来,构成斑斓的历史人文画卷。作品集故事性、史料性、思想性为一体,平静的叙述中如深穴岩浆般蓄存强大张力,又呈现清晰的地理元素——《历史光影里的茶马古道》也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茶马古道旅游路书。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理论,在阐 述唐代四川地区行政区划演变、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农业历史发展的 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探讨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与 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本书首先从农业物质生产资源、劳动力资源、 农业生产技术资源三个层面,着力解析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的内 在动力;其次,选取历代文献着重记载的“扬一益二”“别籍异 财”“俗好娱乐”以及“和同为一家”等四川地区特有的社会现 象,全面考察唐代四川地区农业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双重互动下所 折射出的内在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