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向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楚简、秦简、汉简是其中体量优选的部分。郑威著的《出土文献与楚秦汉历史地理研究》以楚秦汉出土文献中的地理资料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楚国的封建制、县制及秦汉郡县等历史地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颇具价值的观点;书中大致勾勒出了楚秦汉封建、郡县的不同状态,可供学界参考。本书适合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和考古学学者和研究生,以及历史学爱好者阅读。
韩茂莉著的《十里八村(近代山西乡村社会地理研究)》是近三百年间山西乡村社会地理的研究专著。作者从地理学的视角入手,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方法,结合田野调查的亲身体验,对山西乡村农户的构成与农业生产空间、基层管理与空间秩序、婚姻圈的空间范围、商业活动与村民出行距离、乡间祭祀的空间表现、水利管理与社会组织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综合考察,从而呈现出近代山西乡村社会地理的基本面相及其村民生活发展的历史轨迹。作者提出一个核心论断:“十里八村”乃是近代山西乡村互有关联的村际交往空间、村民认知的大致范围和见识的地理空间。进而认为,通过集市交易构成的社会交往范围奠定了婚姻、祭祀等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本书揭示了近代社会剧烈变动情势下,传统理念与习俗对山西乡村社会或村民生活的实际影响和控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洛阳和濮阳二市均位于黄河流域,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辖区内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黄河流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探索》对洛阳和濮阳境内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举措,是开展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有益探索。
《知识、礼俗与政治宋代地理术的知识社会史探》从知识社会史的角度,在系统梳理宋代文献的基础上,考察了宋代地理术数知识类型、传播方式、地域分布,以及与政治、科举、聚落等诸多方面的关联问题,较为全面地复原了宋代地理术数的各个方面,以及它与当时社会的互动过程。除了在实证方面纠正一些常见定说之外,在理论上对传统的王朝学术史偏于儒学、诸子的状况提供了很有意义的补充。这些都有助于促进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和认识论的发展,具有原创性,体现了对中国古代思想史,以及历史文化地理、历史聚落地理研究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