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正史 日本传 ,从早问世的《魏志 倭人传》到晚成书的《清史稿 日本志》,近两千年来各朝史官、学者续写不辍,谱写出世所罕见的中日交流壮丽画卷,堪称世界文明史上蔚为壮观的一大伟业。 17部正史中有关日本的记载,既呈现了中国在外交方面的经验得失,也实录了日本的文明进程,历来被视为研究历代中日关系史乃至日本历史的珍贵史料。本书将中国正史中的17篇 日本传 融汇为一个整体,以解题、注释、杂考、研究余録四种形式加以系统、动态、跨学科、深度研究,不仅能为专家学者提供研究的基础史料和学界动向,也能为一般读者加深对日本的了解提供帮助。 该书为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
2015年10月下旬,盘古智库代表团对土耳其出访调研,这次出访使调研组对土耳其的印象有了很大改变:这是一个非常现代化、世俗化的国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历史遗产、地缘政治、经济体量、人口结构、未来的发展潜力、 一带一路 战略的节点位置等,土耳其的重要性都被大大低估了。 我们重新 发现 了土耳其,也随之产生了对其认识匮乏的问题,中国与土耳其之间相互认识得太少,了解得太少。 基于此,本书从土耳其的身份认同与自我定位、土耳其的经济与中土经贸关系、土耳其的政治与外交等多个角度全面地介绍、剖析土耳其,使读者对土耳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对目前的中东乱局有一个初步的观感。
钱穆先生不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对古史地理亦卓有研究,《先秦诸子系年》《史记地名考》为其代表作。本书汇集作者民国时期考论古代历史地理的文章二十余篇,包括三篇长文《周初地理考》《古三苗疆域考》《楚辞地名考》,及多篇短论如《秦三十六郡考》《中国史上之南北强弱观》《水利与水害》(上下篇)等。作者以通儒精神将地名学、史学、政治经济、人文及民族学融为一体,辨析异地同名的历史现象,探究古代部族迁徙之迹,进而说明中国历史上各地经济、政治、人文演进的古今变迁。
《西洋镜:燕京胜迹》 全书由《燕京胜迹》《美哉中国》与附录三部分组成。 《燕京胜迹》初版于1927年,由胡适作序、慈禧太后御前女官德龄公主参与撰文。共收录北京建筑风景照片70张,其中手工上色照片12张,首次展出中国宫殿庙宇华丽的色彩。在2009年的华辰影像拍卖中,本书以10万元的高价成交,堪称20世纪20年代*精美的摄影集之一。 《美哉中国》初版于1930年,共收录中国各地*艺术性的照片42张。其中一张天空映衬下的竹叶照片,显示出摄影师的功力完全不亚于欧洲任何一位大师。 附录部分包含《天坛》和《常见之华人容貌》两本相册。《天坛》共收录27张天坛主题照片,其中袁世凯祭天的数张照片十分珍贵。作者约翰 詹布鲁恩为袁世凯祭天大典的官方摄影师。《常见之华人容貌》初版于20世纪20年代,收录了摄影师卡特的24张中国人肖像照,记
《看不见的烟台山》从福州市仓山区烟台山区域可寻迹的,或已消失的老建筑入手,挖掘建筑背后原居住者的个人史,其所在家族、所经营企业的兴衰史,乃至这里曾作为“洋人区”的过往。这些老建筑的居住者,是这一区域过往与现在生动的连接者。该书以这种“看得见的建筑+看不见的历史”的方式,还原了烟台山的区域历史,也在某种程度上还原了福州的城市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