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发源于何时?为什么能在这片土地上延续数千年,且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惊艳众生的代表作?沧浪亭、网师园、狮子林、留园、耦园 这些在咫尺之地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都承载着怎样的历史?凝聚了中国人怎样的择居智慧?寄托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怎样的隐逸情怀?那些曾经生活在此的文人雅士们,都曾怀着怎样的心情精心打造着自己的家? 作者从事园林多年,对园林史、园林建筑都颇有研究心得。本书从苏州人文历史、地理环境入手,介绍苏州园林的环境背景,然后逐一推荐苏州最具代表性的园林,狮子林、沧浪亭、网师园、留园等,每一座园林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和特点,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呈现。
推荐语: 那些被隐匿与变焦的历史身影,能穿越时空渡尽劫波,照见中西方终将不会停止的相遇之路。 内容简介 1911年,美国地质学家罗林 钱伯林(Rollin T. Chamberlin)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刊发的都江堰小镇上戏台与相机相遇照片,让历史上西方与东方在镜头里互视。本书以此为切入点,整体回溯了《国家地理》杂志一百多年来有关中国的报道,聚焦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文故事与地理景观,为跨越百年的无声文字与影像赋予多重审读视角。全书重点放在 西南一隅 ,梳理了关涉西南形象的四重主题,涵盖植物地理、道路交通、生态文明与民族文化等,运用了跨文化与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反思文化书写中的多重面纱,从不同学科视角探析区域文明变迁历程。
本书为《中国环境变迁史丛书》中的一个品种。 《隋唐五代环境变迁史》 主要从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的气候(气候特征、气候波动、气候状况)、水环境(降水、湖泊的变化等)、植被(文化用品消耗、造船业消耗、建筑消耗、森林分布、森林状况、植被分布、植被隐忧等)、野生动物环境、地貌与土壤、矿产分布与利用(金矿、银矿、铜矿、铁矿、瓷器、盐业等)、自然灾害(旱灾、水灾、蝗灾、冻灾、地震、疫病等)、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等角度研究隋唐五代时期的环境变迁。史料丰赡,论证有力,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福州内河史话》系福州市政协组织专家对城区内河全面系统的梳理,既包括了传统福州城现存河流、附着河流的桥梁、祠庙等古建及民俗、传说,还包括历史上存在过的流动水体及其相关内容,更辑存了不少内河文献资料,溯其发端,叙其变迁,探其人文内涵,明其未来趋向。
崇仁县是江西省中部抚州市辖县,元、明两朝为中国理学重镇。历史上,素有“江右名邑”“文献之邦”之誉。 本书将自宋至清末,凡纪录为古代崇仁籍的先贤,其著作有一种(部)或以上记载的,不论题材内容及表现方式、卷(册)数多寡或记录简繁、是否刊刻,均收录本书中。 每个人物单独成节,分人物简介、著作目录、著作简介(存佚、藏本、刊本及评价等)三个部分;按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补编(待考证的著作及人物等)五个编章及附录排序。 全书排序为:序(两篇)、凡例、目录、正文(至第五编)、附录(一至三)、引用文献、后记。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是中国古代以水道为纲,记载区域地理信息为著名的典籍。其中不仅包含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及文学等诸多方面的信息,而且还保存了大量后世已经散佚的书籍的片段内容以及碑刻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北魏及其以前的一部百科《水经注:节选》,被后世学人称为“不可无一,不容有二”的“宇宙未有之奇书”。《水经注:节选》根据《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的编纂要求,或择取典型段落,或整篇完整收入,将《水经注》四十卷的内容以及“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的撰写特点,通过导读、注释、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全景式的揭示,以期收到“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的效果。
1911年,美国地质学家罗林·钱伯林(Rollin T.Chamberlin)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刊发的都江堰小镇上戏台与相机相遇照片,成为西方与东方互视历史的一种隐喻。本书以此为切入点,整体回溯了《
该书是一本关于河洛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传承者生存状况的田野考察报告。作者历经10年的寻访、拍摄、搜集、整理,汇编河洛地区15位传统手艺人(钉秤匠、刻章匠、银匠、石刻匠、制鼓匠、制笙匠、传拓匠、纺织匠等)的口述文字编辑成稿。每个手艺人的记录分为导语、口述两部分,涵盖其从艺的历史、传承、工艺、现状四项内容,反映传统工匠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反映传统工艺曾有的辉煌和面临的困境,对优秀的中国民间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和振聋发聩的启示意义。
该书是一本关于河洛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传承者生存状况的田野考察报告。作者历经10年的寻访、拍摄、搜集、整理,汇编河洛地区15位传统手艺人(钉秤匠、刻章匠、银匠、石刻匠、制鼓匠、制笙匠、传拓匠、纺织匠等)的口述文字编辑成稿。每个手艺人的记录分为导语、口述两部分,涵盖其从艺的历史、传承、工艺、现状四项内容,反映传统工匠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反映传统工艺曾有的辉煌和面临的困境,对优秀的中国民间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和振聋发聩的启示意义。